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46张)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2018.5.28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习目标1.知道“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时间,理解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及意义。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4.知道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学习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坚持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什么是“两弹一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1、“两弹一星”的成就(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想一想:原子弹研制成功有何意义?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核政策: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2)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材料一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材料三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结合材料,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问题探究一帝国主义利用核武器进行威胁,抵制帝国主义的威胁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想一想:“两弹一星”为什么能研制成功?(5)代表科学家①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②钱学森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两弹一星元勋(6)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漫步太空(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神舟一号(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杨利伟(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三位航天员是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其中翟志刚顺利完成了出仓活动,刘伯明辅助出仓,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载人航天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2011年9月,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月探测器送入轨道,“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升入太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当代神农---袁隆平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解决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2)影响: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屠呦呦和青蒿素黄花蒿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用,还作外用药,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饲料。黄花蒿含挥发油,并含青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青蒿素,为抗疟疾的主要有效成分。(2)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领奖新时代的楷模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天眼”之父黄大年1958年8月—2017年1月战略科学家潘建伟著名物理学家“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二: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三: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各抒己见:我们要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哪些优秀品质?我们又该怎么做?•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淡薄名利、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我们今后要增强学习自觉性、掌握本领,下定决心、充满信心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提出者和时间影响促进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创作内容一、(改革开放前)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作品代表创作内容二、(改革开放后)描绘改革开放时代风貌作品代表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第二、坚定文化自信,其意义就在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第三、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材料研读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说一说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从自己的文化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前瞻未来。从过去和现在的文化发展进程中预见本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即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未来性,这是民族、国家自信的底气所在。有创造力的文化都是向未来敞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坚定对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随堂训练1.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21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④②①C3.“两弹一星”工程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是()A.邓稼先袁隆平B.邓稼先钱学森C.袁隆平屠呦呦D.杨利伟钱学森4.“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巴尔扎克的这句咖啡名言让人感到文字的浪漫。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我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则真实再现了著名科学家的科学品格()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屠呦呦AC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B6.“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世界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所述的是()A.钱学森B.袁隆平C.杨利伟D.屠呦呦D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46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6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