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伐檀-课件-教案-(加入翻译版)
《诗经·伐檀》关于《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六义“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说的是内容;后三者说的是手法。内容:1.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共160首。2.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3.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诗经》六义手法:1.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铺陈、抒写、叙述,把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有层次的说出来,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这是一种直接叙事,反复铺陈的艺术手法(也就是直接说,反复说)。2.比:就是打比方,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叙事描写的艺术手法。3.兴:这是一种通过先描写其它事物来引出描写对象的表现手法。这里先描写的事物往往与描写对象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一般大都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学习字词1.生字:猗廛貆漘囷鹑飧2.词语解释:稼穑(jiàsè):狩(shòu)猎:县(xuán)特:素餐:yīchánhuánchúnqūnchúnsūn泛指农业劳动。稼,播种;穑,收获。泛指打猎。狩,又特指冬天打猎;悬挂的小兽。县,同“悬”;特,三岁的兽。白吃,指不劳而食。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丁丁当当来把檀树砍,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清纹儿象连环。栽秧割稻你不管,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上山打猎你不沾,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獾?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饭?魏风·伐檀(一)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做车辐丁当砍木头,砍来放在河埠头。河水清清纹儿直溜溜。栽秧割稻你闲瞅,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收?别人打猎你抄手,凭什么满院挂野兽?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受?魏风·伐檀(二)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做车轮儿砍树响丁当,砍来放在大河旁。河水清清圈儿连得长。栽秧割稻你不忙,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仓?上山打猎你不帮,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行?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养!魏风·伐檀(三)伐檀劳动生活伐檀伐辐伐轮(繁重、艰辛)借景起兴河水清涟(反衬)愤怒责问不稼不穑取三百廛、亿、囷不狩不猎县貆、特、鹑反语讽刺不素餐兮(剥削者本质)胡?(不劳而获)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赋”全诗3段,每段的开头两句都是直接地叙述。“坎坎”,象声词,仿佛是现场录音,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伐木场面。我们仿佛听到了砍木声,呼号声,倒树声,折枝声,当然,我们也听到了叹息声:多么繁重的劳动啊!不仅要砍下树,而且要把树运到河的堤岸上,岸坡上,水边上,以便通过水路运出去。这些艰苦的工作,全凭人力完成,这确实是多么艰辛啊!“赋”然而,艰辛的劳动没有给奴隶们带来任何好处,血汗换来的劳动成果全被奴隶主老爷霸占,这是多么不公道啊!我们似乎从“坎坎”的伐木声中又听到了奴隶们愤恨不平的心跳声。从全诗来看,“赋”表现在各段对于某一事物进行铺陈,如伐木运木场面,“尔庭县貆”情形,以及责问与讽刺等,都是从各个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铺陈。一是“直言”,一是“铺陈”,是赋的两个最主要的特点。艺术手法:“兴”“兴”的作用主要靠联想来实现。在特定的环境下,两种本来不相及的事物,通过联想,由此及彼。“河水清且涟猗”:“河水”与“伐木者”本来是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但在“伐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伐木者”愤懑的心声。表面上写清清的河水,凉风吹过,卷起一层涟漪,实际上是暗示了奴隶们内心的不平,这水面的涟漪正是他们心中的涟漪的写照。写水是为了写心,写心先写水,这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关于《诗经》《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本文标题:伐檀-课件-教案-(加入翻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8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