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2单元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王语.(yù)暴以好乐.(yuè)庶.(shù)几独乐.(yuè)乐.(lè)管籥.(yuè)之音疾首蹙.(cù)(è)羽旄.(máo)则王.(wànɡ)矣麋.(mí)鹿经始勿亟.(jí)灵囿.(yòu)麀.(yōu)鹿攸.(yōu)伏濯濯.(zhuó)於.(wū)牣.(rèn)鱼跃朝儛.(wǔ)放.(fǎnɡ)于琅邪.(yá)巡狩.(shòu)春省.(xǐnɡ)耕夏谚.(yàn)徵.(zhǐ)招角.(jué)招.(sháo)畜.(xù)君何尤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时日害丧(“害”,通“曷”,何日,何时)(2)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方”,通“放”)(3)景公说(“说”,通“悦”)(4)召大师曰(“大师”,同“太师”,乐官名)(5)盖《徵招》《角招》是也(“招”,同“韶”)(6)畜君何尤(“畜”,通“慉”,喜欢,喜爱)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行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行为,名词)惟君所行.也(做,动词)(2)乐直好世俗之乐.耳(音乐,名词)孰乐.(快乐,形容词)贤者亦乐.此乎(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乐.酒无厌谓之亡(喜欢,动词)(3)修乃重修.兵岳阳楼(修建,修造,动词)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动词)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从事某种活动,动词)邹忌修.八尺有余(高、长,形容词)(4)其则齐国其.庶几乎(大概,副词)谓其.台曰灵台(那,代词)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他们的,代词)(5)为臣请为.王言乐(给,介词)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建造,动词)一游一豫,为.诸侯度(做,动词)流连荒亡,为.诸侯忧(成为,动词)(6)与独乐乐,与.人乐乐(和,介词)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相当于“欤”,句末语气词)(7)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今也.不然(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古义: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2)兄弟妻子..离散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3)无非..事者古义:“无”是“没有”;“非”译为“不是”今义:意为只、不外乎(4)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古义:在那里今义:连词,表承接。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贤者而后乐.此(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2)庶民子.来(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3)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4)述职者,述所职.也(名词作动词,履行职守)(5)乐酒.无厌谓之亡(名词作动词,喝酒)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暴见于王。(被动句)译文:庄暴被齐宣王召见。(2)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宾语前置)译文:我们的国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够休息?(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译文:这样然后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4)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状语后置)译文:以天下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的忧愁为忧愁。(5)今王鼓乐于此。(状语后置)译文: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整体·感知]本课所录3则选文从不同方面共同阐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第1则选文,孟子与齐宣王论乐,乘机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施行“仁政”。孟子认为,国君能“与民同乐”,便能施行“仁政”,最后形成“王天下”的局面。第2则选文,孟子拿周文王和夏桀进行对比,说明与民同乐会得到百姓的拥戴;不与民同乐,老百姓就会恨之入骨,这样,国君即使拥有再多也不会感到快乐。选文第3则,孟子通过陈述晏婴劝齐景公不要只图自己享乐,要施行仁政与民同忧乐的故事,说明了自己“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观点。[文脉·梳理]1.庄暴见孟子提出观点——齐国其庶几乎对比论证与民同乐不与民同乐鼓乐、田猎得出结论——与民同乐,王天下与民同乐则王天下2.孟子见梁惠王提出观点——贤者后乐此,不贤者难乐此对比论证周文王夏桀观点自明3.齐宣王见孟子提出观点——与民同乐引齐景公故事证明先王出游为百姓景公出游为游乐正反对比[文本·层析]1.结合“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惠王”“齐宣王见孟子”三则选文试分析孟子是如何把握机会来宣传自己的主张的。【答案】儒家一直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但这音乐指的是古代君王创作的音乐,所谓“先王之乐”。齐宣王“好乐”,但他喜欢的是当时的流行音乐,非儒家所赞扬的“先王之乐”。面对这样的难题,孟子没有想方设法去劝说齐宣王改变他的喜好,而是先肯定他的这种喜好,然后进一步指出宣王不应当只是一个人欣赏音乐,而应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即所谓“与民同乐”。应当说,孟子的话适时引导对于让齐宣王接受“与民同乐”的思想,是极其有利的。能够与民同乐,实际上也是实行仁政的一种表现,孟子就是这样不失时机地宣传他的主张的。在“孟子见梁惠王”一章中,孟子从惠王一句“贤者亦乐此乎”的问话引申出去,谈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并引用古代故事来说服梁惠王,让其在何去何从中同意孟子的观点,时机抓得准确,论证有力。“齐宣王见孟子”一章,孟子也是在回答了齐宣王“贤者亦有此乐乎”的问话后提出“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借齐景公问晏子出游一事来阐明应“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借古讽今,很有说服力。2.试具体分析所选三则文章中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答案】孟子善于使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本课第一则主旨是说君王应当与民同乐。孟子举欣赏音乐和田猎的例子,先说国君不与民同乐就会遭百姓厌弃,再说国君与民同乐就会得到百姓爱戴。相比之下,与民同乐的好处一目了然。在第二则,孟子先说周文王贤明,深得百姓爱戴,在营建灵台的时候,他并不着急,可是百姓就像儿子为父母做事一样赶来劳动,不到一天就把灵台建好了。接着说夏桀暴虐害民,百姓把他比作太阳,说:“这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一正一反,有力揭示了君主贤明,才能拥有池沼苑囿之乐的主旨。在第三则,孟子引用晏子跟齐景公的故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齐景公想出去游山玩水,晏子劝谏,先说古时候,天子、诸侯或者巡狩或者述职,都是国家大事。他们出游是为了百姓,急百姓之所急,因此百姓也殷切盼望他们出游。接下来就说,眼下情形不同了,君王出游无非是“流连荒亡”,不体恤百姓的疾苦,兴师动众而靡费民财,为百姓添乱增忧。一者如此,一者如彼,全看自己怎么选择。景公欣然地接受了劝谏。这同样是从正反两面,来启发宣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使主旨更加鲜明、有力。3.孟子善用故事说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在节选的第二、三则中,孟子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和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则中引用了《诗经》中记载的周文王贤明而百姓拥戴的故事和《尚书》中《汤誓》一篇记载的百姓痛恨夏桀的事例。第三则中引用了过去齐景公问晏子的故事,说明该如何出游。这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这些前朝先例,统治者更应该幡然醒悟,否则,就会重蹈覆辙。1.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庄暴拜见孟子,说:“我被君王接见,君王把他爱好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音乐(的癖好)告诉我,我却没有什么话回答他。”(他停了停)曰:“好乐何如?”又说:“爱好音乐又怎么样呢?”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孟子回答说:“君王如果非常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实行其庶几乎!”王道)该差不多了吧。”庄暴:齐国大臣。于:介词,被。语(yù):告诉。好乐(yuè):爱好音乐。何如:怎么样?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其:语气助词,表揣测,也许。庶几(jī):近似、差不多。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另一天,(孟子)被齐宣王召见,说:“大王曾经把爱好庄子以好乐,有诸?”音乐的癖好告诉庄先生,有这回事吗?”庄子:对庄暴的尊称,而不是指庄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诸:兼词,“之乎”的合音。语庄子以好乐:倒装句,“以好乐语庄子”。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齐宣王(一听)变了脸色说:“我并不是爱好上古君王创作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的音乐,只不过喜欢时下流行的音乐罢了。”乎:介词,可加在动词及其宾语之间。色:脸色。寡人:“寡德之人”的简说,谦称,译为“我”。非:不是。世俗:社会的民俗。这里指现今流行的风俗。直……耳:只是……罢了。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孟子)说:“君王如果很爱好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差不多了吧!今天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乎:句末表感叹的语气词。曰:“可得闻与?”(齐宣王)问:“能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吗?”与(yú):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曰:“独乐乐,与人(孟子)说:“(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乐乐,孰乐?”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曰:“不若与人。”(齐宣王)说:“(独自欣赏音乐)不如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乐:第一、三个名词用作动词,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个为形容词,快乐。孰:义同“何”,哪一个,哪一种。若:如。曰:“与少乐乐,与众(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多数乐乐,孰乐?”人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曰:“不若”(齐宣王)说:“(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不如跟多数人与众。(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臣请为王言乐:(孟子说:)“请允许我给大王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吧: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老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之声,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全都觉得头痛并皱起眉头,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既然如此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爱好音乐,却为什么让我们缺少衣食,到了无路可走的极也?地步呢?请:表示客气,让,请允许。今:假如,假设。管、籥(yuè):两种管乐器,前者跟笛子相似,后者似是排箫的前身。钟鼓与管籥为互文。举:副词,全部。蹙(cùè):皱眉头。蹙,收紧。,鼻梁。何:疑问副词。极:指最痛苦的地步。于:介词,表动作归趋。父子不相见,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兄弟妻儿流离失所。’如果大王在这里打猎,老百姓听到大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车骑马队的喧嚣声,看到大王仪仗队华美的服饰,妻子:妻子和孩子。羽旄(máo):古代军旗的一种。古时常用鸟羽和牦牛尾装饰旗杆。举全都觉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得头痛并皱起眉头,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既然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这样爱好打猎,却为什么让我们缺少衣食,到了无路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可走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流离失所。’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大王)不跟老百姓一起娱乐啊。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如果大王在这里奏乐,老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之声,都兴高采烈面露喜色,互相议论说:‘我们大王没有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奏乐呢?’他:别的。何以:为什么。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如果大王在这里打猎,老百姓听到君王车骑马队的喧嚣声,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看到大王仪仗队华美的服饰,都兴高采烈面露喜色,互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议论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生病吧,不然怎么能够打猎呢?’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大王)跟百姓共同娱乐啊。然:用于形容词后,译作“……的样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如果大王跟百姓共同娱乐,就能统治天下了。”最后一个“王(wànɡ)”: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做王,称王”或“统治天下”。2.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孟子进见梁惠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2单元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9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