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荀子》中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他说;“人之性恶,其善恶者伪也。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者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礼仪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一定会行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端正人性,“化性起伪”。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恶变善。关于这一点荀子从理论上作了论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业,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野,然而可为业。”(《荀子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1.荀子的学习思想荀子非常重视学习,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学习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前提,没有学习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同时修养品德是学习的目的。他认为,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有礼仪道德,才能使“性”由“恶”转“善”,才能向“君子”进取。可以看出,荀子这里所讲的“学习”不仅仅指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修习。这一点体现在他的《劝学》中:“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千里硅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在学习的方式上,荀子提出了一个重“行”的学习过程,反对口耳之学,主张身体力行。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荀子劝学》),即从“耳闻”、“目见”到“箸心”“行乎动静”,从感性到思维加工,并进一步付诸行动。他洞察到了学——思——行这一过程的步骤,比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前进了一大步。荀子又提出,在只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始终保持“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即学习时要用心专一,“不以夫以害一谓之壹”(《荀子解蔽》)。不为成见和习惯所束缚,更不能以各种梦想和剧烈的感情来扰乱理智,影响学习。二、荀子思想总览《荀子》一共有三十二篇,一般认为其中的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全书有关于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人们信仰天命鬼神,肯定了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积极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和孔子的“性善论”走了相背离的道路,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现实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比如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在教育思想上,他十分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发达,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即以身作则。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三、荀子的学习观《荀子》的开篇之作就是《劝学》,通读《荀子》下来,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荀子的学习观,荀子的学习观是有开创性的,在荀子以前也有很多的人在论述学习观,但真正把学习论述得这么透彻的就是荀子,可以说,荀子的学习观是最为令人折服的。《劝学》一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是“学不可以已”,他说明了学习是社会化、终生化的活动。他在《荀子》中运用了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目的、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这篇写于二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是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积极的启迪。还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观点也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人贵有志、学贵有恒”的道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充实自己、提高素质、提高工作的能力。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懂得“学贵有恒”的道理,纵使心中有远大的理想而没有恒一的学习态度,一旦在实践工作中遇到困难就会一筹莫展,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正如古人所说“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止”是最容易发生的,一场坚持,易不当易,止不当止,于是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所以说,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学习,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学习;也许正因为宝贵,坚持学习才充满难度,也正因为难,才更见其弥足珍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的一生不但要坚持坚持学习,还应付诸行动,学习与行动本来就是统一体。事实证明,只有把学习和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荀子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就是这个道理。学习还要不断的思考,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是经常学习并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如此才能做到心知肚明,行为无过错。可见学习和思考是相统一的。四、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倾其一生从事教育和学术活动.荀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融合诸家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观,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教师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是否重视教师,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用。其二,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又说,“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决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荀子进一步修证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把“尊严而惮”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者。其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深奥渊博的儒家经典经教师讲解与阐发,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理解与掌握。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他说“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其四,作为教师条件,荀子有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首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的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粗,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而不是记问之学。荀子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善喻的讲解能力,“臂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这些思想均为《学记》继承与发挥,成了对封建社会教师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
本文标题:《荀子的教育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70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