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规划设计资格:甲级资格证书编号:091191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一○年四月项目名称: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委托单位: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承担单位: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红军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生产副院长:饶斌高级工程师总规划工程师:李庆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王炜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设计人员:王炜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石志珉注册规划师李佳锦规划师孙先波助理规划师刘翅湘助理规划师校对:规划师审核:规划师审定: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评估体系第三章城市概况第四章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面临的基本背景第五章邵阳市历次总体规划编制回顾第六章2004版即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回顾第七章2004版即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第八章城市现状主要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九章结论附件:1、湘建规涵[2005]67号即《邵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纲要和邵阳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评审会会议纪要》2、上版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现状图(2003年)3、上版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图(2004-2020)4、邵阳市现状建成区示意图(2009年)第一章前言上一轮《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编制与实施,在拓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新区方面有力地指导了城市的发展建设,对邵阳城市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湖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后发赶超,加速邵阳崛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宝庆火电厂的建设以及沪昆高速公路、吉邵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怀邵衡铁路等区域交通干道相继开通或建设,使得上一轮《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布局等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为更好促进邵阳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适应周边城镇乃至整个湖南省城镇发展需要,上一轮《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必须重新进行调整,以促进邵阳市合理、高效、健康及可持续发展,达到城市现代化、产业集约化和环境生态化的目的。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评估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下称《城乡规划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新的《城乡规划法》第七条规定:“经法定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第四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组织编制机关方可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第四十六条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询公众意见。”通过以上条款,《城乡规划法》严格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改程序,并将城市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的评估工作列为规划动态实施机制的重要环节。一、总体规划修编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于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不得随意进行调整与修改。同时,在维护规划实施严肃性的前提下,《城乡规划法》考虑到规划实施的动态过程以及实施的复杂性,对规划修改的条件作出了规定,在如下情况之下,可以依法进行修改:1、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应及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当行政区划发生调整时,应及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3、国务院批准增加重大建设工程,也应及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4、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5、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以上的第4、第5条,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之前,应当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评估。二、修编评估内容的选择1、由于人口变动引起的规划修编2、由产业变动引起规划修编3、由政策变动引起规划修编4、由资源变化引起规划修编5、由设施变动引起的规划修编6、由于规划新增内容引起规划修编7、对错误的规划内容进行修编以上七种情况,为基层规划因子发生改变,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认定其规划必须修编。第三章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东西长约225公里,南北宽约188公里。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其幅员在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三。邵阳市位于市域东北部,邵水与资水交汇处,320国道、207国道、沪昆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以及规划中的二广高速公路等从市区穿过,交通便利。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来就是通向云南、贵州、广西和湘西南的要塞重镇和湘中及湘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二、历史沿革邵阳市域历史悠久,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了原始农业。邵阳城区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历史名城,历代为州府所在地,历史上是湘中及湘西南的重要商埠和军事要地。秦汉之际,资、邵二水交汇处渐成市集;西汉初始置昭陵县,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北部都尉辖地置昭陵郡,治今城区,为境内建郡之始;西晋太康元年(280),更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宋崇宁五年(1106),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南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晌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2路;明初设宝庆、武冈2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2年(1913),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11年直隶于省;民国17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26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11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翌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1955年4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1968年2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1977年7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10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1980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1986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977年4月邵阳市升为省辖市(邵阳地区代管);1986年3月地市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90年末,邵阳市共辖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9县,东、西、郊区3区,59个县辖区,59镇,308乡,11个街道办事处。三、行政区划邵阳市辖九县(市)三区,即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城步等9县(市)和北塔、大祥、双清三区。四、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演变城市形态的演变是与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其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方面。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尽管各个城市发展的诱导因素不尽相同,但城市空间形态的阶段性演变大体都经历过点状形成,轴向扩展、伸展轴稳定、内向填充、再次轴向扩展这五个阶段,邵阳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也不例外。1、建城之初至唐朝——点状形成阶段秦汉之际,资、邵二水交汇处渐成市集;西汉初始置昭陵县,设治于资江南岸,邵水之西,并垒土筑城,隋末迁至江北后又迁回资江以南。这段时期,城市建设完全集中在资江两岸的较小范围内进行,城市用地呈现单一紧凑的小规模块状形态,尚未形成明确的伸展轴。2、唐朝至清朝末年——轴向扩展阶段唐朝以后,府城手工业、商业、水运日渐发展,人口增多,城池沿资江东西向拓展,明初形成封闭式城池格局,建有朝天、大安、顶远、丰庆和临津5座城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宝庆府城从内城向邵水以东的外城拓展,其态势为资江绕郭,邵水穿城,东西狭长,周长7.7里,东西长3.3里;环城设置炮台12个,建城楼7座,守备坚固,有“铁打宝庆”之称。这一时期城市沿资江轴向拓展,城市用地由紧凑的块状向长条带状演变。3、清朝末年至解放初期——轴向扩展阶段民国17年,城区建成潭宝公路,后相继修建资江汽车轮渡码头,修通衡宝、宝洪公路,通达长、潭、衡等重镇,并逐渐延伸至湘西、贵州,邵阳由此成为湘中、湘西南的货物转运中心,公路在邵阳交通运输中的比重越来越显著。运输方式的改善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进一步演变。该时期城市空间由沿河转为沿城区主要对外交通干道扩展,扩展方向仍为东西方向。至解放前夕,邵阳县城建成区面积为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47万人,房屋建筑面积108.51公顷,62条石板、卵石街巷总面积10.4公顷,弯急坡陡。3、解放初期至70年代末——轴向扩展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依托旧城建设新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随着“三线”建设的深入,大量工业进入城区,城市外溢趋势十分明显。该时期城区建成20余个大中型企业,形成龙须塘至洋溪桥、城东、城西三个工业区,并在佘湖山、七里坪、新滩镇等新区建设一批工矿企业,飞机坪也被占用作为厂区。至1976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5.36万人,城市道路长62.4公里,面积48.6公顷,公共绿地13.95公顷。5、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伸展轴稳定1977年以后,城区面积两度扩大,增至436.1平方公里,城区全面改造旧城,同时建设新区,城区向北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但规模较小。至199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3.3平方公里,道路长度104.07公里,面积992.47公顷。6、90年代末至今——南北扩张1990年代以来,邵阳城区的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尤其随着火车南站的建成带动了城区南部地区的开发,城市形态逐步优化。五、社会经济1、人口2009年全市总人口764.14万人,人口密度367人/平方公里(数据来源:《邵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市区建成区面积约为57.4平方公里,人口约57.09万人(数据来源:《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经济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561.57亿元,同比增长11.1%;人均GDP为8332元,同上一年增长10.9%;全市财政收入12.45亿元,同上一年增长16.3%。三大产业比例为26.8:32.5:40.7,新型工业化成效明显,工业保持对整体经济较强的带动作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8%,其中规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资料来源:《2009年邵阳市统计年鉴》)六、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貌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四周向中心倾斜。市境北、西、南三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丘陵起伏平原镶嵌其中,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地貌。邵阳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各类地貌兼有,有“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2、气候邵阳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等特点,历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39.5℃(1971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7.7℃。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327.5mm,最大年降雨量1710.3mm(1963年),最小为914.4mm。最大日降雨量为128.2mm(1982年6月16日);每年3—8月为丰水季节,降雨量为全年的70.94%以上。常以暴雨出现,多年平均雨日为160天。全年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550小时。历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最小相对湿度为9%。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积雪期,积雪天数5天左右,最大积雪厚10cm,多年平均霜冻日83天。全年盛行风向以东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东北风,最大风速18.3m/s。3、地质邵阳市处于湘中丘陵向湘西山地的过渡地带,东部属衡邵丘陵盆地,南、西、北三面环山,西南为雪峰山脉。市境地层,从前震旦系至第
本文标题: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