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保险从业之保险代理人考试试题及解析
保险从业之保险代理人考试试题及解析(一)1.所谓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的保险利益。A.投保人B.保险人C.受益人D.保险代理人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从主体的角度考查了保险利益原则的概念。2.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合法的、经济上的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这体现了保险的()原则。A.可保风险B.保险利益C.最大诚信D.损失补偿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B、C、D三项为保险的基本原则,其含义差异较大,很容易判断出来。3.在财产保险中,除了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保险利益时效有一定的灵活性之外,一般要求,保险合同在()存在保险利益。A.投保时B.索赔时C.出险时D.从订立至终止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时效问题。在财产保险中,一般要求从合同订立至合同终止,自始至终都应存在保险利益。如果投保时具有保险利益,发生损失时已无保险利益,则无权向保险人索赔。但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是个例外,规定在投保时,投保人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受损索赔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4.在人身保险中,强调在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A.订立B.终止C.变更D.履行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人身保险利益存在的时效。与财产保险不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必须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存在,即保险利益是订立合同的必要前提条件,但不是给付的前提条件。无论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保险人均按合同中约定的条件给付保险金。5.保险合同中要求做到最大诚信,即要求()在订立与履行保险合同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最大化的诚实守信。A.投保人B.保险人C.保险人与投保人D.保险代理人与投保人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最大诚信原则的约束范围,也属于从某一角度考查基本概念的题型。最大诚信原则约束的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包括保险人、投保人。6.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应采用()的告知形式。A.无限告知B.询问回答告知C.书面告知D.口头告知参考答案B解析告知按形式划分可分为无限告知和询问回答告知。无限告知是指法律或保险人对告知的内容没有明确性的规定,投保人应将保险标的的危险状况及有关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询问回答告知是指投保人只对保险人所询问的问题必须如实回答,而对询问以外的问题投保人可无须告知。在我国,保险立法要求投保人采取询问回答的形式履行其告知义务。告知采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均可。7.在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某种事态存在或不存在的许诺称之为()。A.告知B.要约C.承诺D.保证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保证的概念。告知是指合同订立前、订立时及在合同有效期内,要求当事人依法实事求是地向对方所作的口头或书面陈述。要约和承诺是订立合同的两大步骤,保险合同的订立中,要约一般是指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承诺就是保险人对投保人提出的投保申请做出同意订立保险合同的意思表示,即同意承保。8.根据保证的事项是否存在,保证可以划分为()。A.确认保证和承诺保证B.对外保证和对内保证C.默示保证和明示保证D.口头保证和书面保证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保证的分类。根据保证的形式,可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确认保证和承诺保证都属于明示保证。9.一般是国际惯例所通行的规则,习惯上或社会公认的被保险人应在保险实践中遵守的规则,并不载明于保险合同中,这些规则称为()。A.默示保证B.明示保证C.确认保证D.承诺保证参考答案A解析保证按其存在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明示保证与默示保证,本题考查了默示保证的含义。明示保证指以文字或书面的形式载明于保险合同中,默示保证则未在保单中订明,但订约双方在订约时都清楚,一般根据有关的法律、惯例及行业习惯来决定。10.保证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的保证属于()。A.明示保证B.默示保证C.确认保证D.承诺保证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保证的形式,可分为明示保证和默示保证。根据保证事项是否已存在,明示保证又可分为确认保证和承诺保证。前者指投保人对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的保证。后者指投保人对将来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保证,即对该事项今后的发展作保证11.弃权指()放弃其在保险合同中可以主张的某种权利。A.投保人B.受益人C.保险人D.被保险人(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弃权的概念。告知、保证、弃权和禁止反言是最大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其履行主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告知的履行主体是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即投保人和保险人,也包括被保险人;保证义务的履行主体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弃权和禁止反言针对的都是保险人。12.在最大诚信原则中,弃权与禁止反言约束的主要对象是()。A.投保人B.保险人C.保险代理人D.投保人与保险代理人参考答案B解析见上题解析。13.在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的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发生保险事故而额外收益,请问这体现了保险的()。A.保险利益原则B.损失补偿原则C.最大诚信原则D.损失分摊原则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概念。14.某公司拥有一幢价值i00万元的两层办公用小楼,分别与甲乙两个保险公司签订了财产保险合同。保险金额分别是60万与90万元,已构成重复保险。后该办公楼遭受火灾,损失达90万元,按照以保险金额为基础的比例责任制的方式,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应承担的赔款分别为()。A.36、54B.45、45C.60、30D.30、60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在重复保险情况下,按照比例责任制的方式赔偿的分摊计算方法,即各保险人按其承保的保险金额占总的保险金额的比例分别支付赔款,公式为:某保险人责任=(某保险人的保险金额/所有人的保险金额之和)×损失额。具体分析,甲保险人责任=(60/150)×90=36;乙保险人责任=(90/150)×90=54。我国一般采用比例责任制的分摊方法,另有约定的除外,因此,对于这种计算方法的举例尤其要好好理解。15.A、B两家保险公司承保同一财产,其中A公司承保4万元,B公司承保6万元,已构成了重复保险。如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5万元,A公司在无B公司承保的情况下,应赔付4万元,B公司在无A公司的承保的情况下,应赔付5万元。请问,如果合同约定按照责任限额分摊,A、B两家保险公司分摊的赔款分别为()。A.4万、1万B.4万、5万C.2.22万、2.78万D.2.3万、2.7万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重复保险中,按照限额责任制的方式计算赔款的方法,即保险人分摊赔款额不以保额为基础,而是按照在无他保的情况下各自单独应负的责任限额进行比例分摊赔款。公式为:某保险人责任=(某保险人独立责任限额/所有保险人独立责任之和)×损失额。16.某公司就其同一项财产向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投保,保额分别为10万元和12万元,甲公司先出单,乙公司5天后出单。被保财产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达16万元,如按照顺序责任分摊方式,甲乙两家保险公司应分别赔款()。A.7.27万、8.73万B.10万、6万C.8万、8万D.4万、12万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重复保险情况下顺序责任制方式的计算方法,即各保险人所负责任依签订保单顺序而定。具体而言,由其中先订立保单的保险人首先负责赔偿,当赔偿不足时再由其他保单依次承担不足的部分。17.依据我国《保险法》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重复保险的赔款分摊一般采用()方式。A.比例责任制B.限额责任制C.顺序责任制D.由投保人指定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保险法》对重复保险的赔款分摊方式的规定。我国《保险法》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重复保险的赔款分摊一般采用比例责任制方式。18.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各家保险公司的赔款分摊不以其保险金额为基础,而是在假设不存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以各家公司单独应负的赔款金额占各家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之和的比例分摊损失金额。这种分摊方式是()。A.比例责任制B.限额责任制C.顺序责任制D.均等责任制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限额分摊方式的定义。再次提醒,重复保险三种分摊方式概念上非常清晰,计算上简单而又富有条理性,这种类型的内容正是命题的最佳选择,大家一定要重视,尤其是举有实例的,一定要结合举例,透彻理解。19.下列保险合同中,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合同是()。A.责任保险合同B.定期寿险合同C.年金保险合同D.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代位追偿原则的适用。代位追偿又称代位求偿,是指当保险标的因第三者责任而遭致保险损失,保险人自支付保险赔偿金之日起得向该第三者请求相应赔偿。行使代位求偿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保险标的损失的原因是由于第三者的行为所致的保险事故。本题中,A项责任保险合同和D项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符合这一前提,其他两项不存在第三者的行为所致的保险事故这一损失原因,得以排除。但是,代位求偿权一般不适用于人身保险,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D项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属于人身保险合同,不入选。20.在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与义务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的全部进行赔付的行为称之为()。A.转移B.提存C.委付D.物上代位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委付的概念。委付是指保险标的处于推定全损状态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一切权利义务转移给保险人的行为。所有权的转移是委付的结果,委付是物上代位的方式,三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同一概念。提存是债的消灭的一种方式,指债务人在一定条件下债的标的物向特定机关提存从而消灭债的行为。21.保险中所讲的近因,是指引起保险事故发生的()的原因。A.空间上最近B.时间上最近C.空间上、时间上均最为接近D.最直接、最有效、起主导作用或支配作用的原因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近因的定义。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决不能理解为时间上、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22.近因原则是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里近因是指()。A.导致损失的时间上最近的原因B.导致损失的第一原因C.导致损失的最后一个原因D.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参考答案D解析见上题解析。23.保险中的近因原则,是通过判断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A.事故责任人B.事故最初原因C.保险赔偿责任D.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近因原则的概念。确定事故原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保险赔偿责任。24.某日天下大雪,一行人被A、B两车相撞致死,后经交通警察查实,该事故是因A车驾驶员酒后驾车所致。则行人死亡的近因是()。A.大雪天气B.酒后驾车C.A车撞击D.B车撞击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近因的认定。确定近因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两种:①从最初事件出发,按逻辑推理直到最终损失发生,最初事件就是损失的近因。②从损失开始,沿系列自后往前推,追溯到最初事件,如没有中断,最初事件就是近因。本题中,行人死亡是由于两车相撞,而两车相撞是由于A车驾驶员酒后驾车,与大雪无直接必然的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25.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得以成立的前提,保险利益应当符合的条件不包括()。A.保险利益应为合法的利益B.保险利益应为经济利益C.保险利益应为确定的利益D.保险利益应为人身利益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保险利益应满足的条件。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的主体是投保人。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得以成立的前提,保险利益应符合下列条件:①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②保险利益必须是确定的利益;③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26.在下列选项中,享有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的人员不包括()。A.财产的所有人B.财产抵押权人和质权人C.股东对其持股企
本文标题:保险从业之保险代理人考试试题及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4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