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7110779A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评价规范
Q/JLYJ7110779A-2013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秘密级编制:胡鹏博校对:马从海审核:丁武俊审定:陈文强会签:余见山、沈源、金吉刚、杨国斌、刘卫国、刘巍、罗大国、李宏华、金启前、刘全有、戴礼强、韩海强标准化:伍永会批准:潘之杰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八月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辐射骚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前言为了指导和规范乘用车电器电子组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工作,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代替了Q/JLYJ7110379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耦合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380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发射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381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静电放电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382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传导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665A-2012《乘用车电子零部件辐射骚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666A-2012《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传导骚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679A-2012《乘用车电子零部件辐射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与七个标准相比,主要差异为:——新增加了测试的一般要求;——新增电子零部件选择要求;——新增各项测试的测试方法;——提高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测试的测试要求;——提高辐射抗干扰测试的测试要求;——新增电气负荷测试要求;——对引用标准做了更新。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鹏博、马从海、赵兰霞。本标准于2013年8月20日发布,并于2013年8月30日实施。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Q/JLYJ7110379A-2011(2011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380A-2011(2011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381A-2011(2011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382A-2011(2011年10月3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665A-2012(2012年9月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666A-2012(2012年9月1日首次发布)、Q/JLYJ7110679A-2012(2012年9月1日首次发布)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共52页第1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电磁兼容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113.101—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1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测量设备GB/T18655-2010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21437.2-2008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GB/T28046.2-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ISO7637-2-2011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ISO7637-3-2007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3部分除电源线以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ISO10605-2008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ISO11452-1-2005道路车辆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部件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和定义ISO11452-2-2004道路车辆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部件试验方法第2部分半电波暗室ISO11452-4-2005道路车辆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部件试验方法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ISO16750-2-2010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Q/JLYJ7210076A-2011乘用车电磁兼容术语3术语和定义Q/JLYJ7210076A-201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一般要求4.1环境条件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共52页第2页除非有说明,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a)温度:23℃±5℃;b)湿度:20%RH~80%RH。4.2供电电源a)除非本标准各部分内容有明确定义,12V系统应为13V±1V;b)电源中的射频噪声比测试计划所规定限值至少低6dB。4.3半电波暗室a)环境电磁噪声电平应比测试计划所规定限值至少低6dB;b)半电波暗室的反射特性应满足在70MHz~2500MHz频率范围内,从墙和天花板反射的能量造成最大误差小于6dB。4.4接地平板a)测量传导或辐射发射用的接地平板应采用最少0.5mm厚的铜板或镀锌钢板;b)接地平板应与屏蔽室或者暗室搭接,其直流电阻≥2.5mΩ。4.5天线a)0.15MHz~30MHzlm单极天线;b)30MHz~200MHz双锥天线;c)200MHz~100OMHz对数周期天线;d)1000MHz~2500MHz喇叭天线。4.6天线匹配单元a)应在全频范围内保证天线和50Ω阻抗测量接收机之间正确的阻抗匹配;b)驻波比最大为2:1。4.7人工电源网络a)传导骚扰、辐射骚扰测试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GB/T18655-2010要求;b)瞬态传导发射测试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GB/T21437.2-2008和ISO7637-2-2011要求;c)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ISO11452-4-2005要求;d)辐射抗干扰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ISO11452-2-2004要求。4.8接收机a)测量仪器应符合GB/T6113.101-2008的要求;b)测量仪器带宽选择参考表1。选择测量仪器的带宽时,应确保本底噪声至少比限值低6dB。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共52页第3页表1接收机参数设置表频率范围(MHz)峰值检波器准峰值检波器平均值检波器6dB带宽步进大小驻留时间6dB带宽步进大小驻留时间6dB带宽步进大小驻留时间0.15~309kHz5kHz50ms9kHz5kHz1s9kHz5kHz50ms30~1000120kHz50kHz5ms120kHz50kHz1s120kHz50kHz5msDDTV470~770120kHz50kHz5ms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120kHz50kHz5ms移动服务1000~2500120kHz50kHz5ms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120kHz50kHz5msGPS1567~1583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9kHz5kHz5ms4.9静电放电模拟器静电放电模拟器应符合ISO10605-2008要求,其主要参数如下:a)电压范围:从-25kV~25kV可调;b)电容:330pF±10%,150pF±10%;c)阻抗:2000Ω±10%,330Ω±10%;d)接触放电脉冲上升沿:0.7ns~1ns,空气放电脉冲上升沿:≤5ns。4.10调制要求射频电流注入和辐射抗干扰测试(自由场法)应符合ISO11452-1-2005要求,其调制参数如下:a)未调制波(CW),测试频段0.01MHz~18GHz,(见图1a);b)调幅波(AM),测试频段0.01MHz~800MHz,1kHz,80%正弦波调制,(见图1b);c)脉冲调制(PM),测试频段800MHz~18GHz,高电平持续时间577μs,周期4600μs,(见图1c)。a)CWb)AMc)PM图1调制波形图4.11负载对有负载的电机及其电机总成测试,电机应接上负载,使得电机的工作电流为其正常工作电流的50%577f=1kHz4600tus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共52页第4页以上。5电子零部件测试项目的选择电子零部件的测试项目依据表2执行,某些总成件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类别的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类别的零部件对应的测试项目都需要考虑。表2车载电器电子组件测试项目选择表测试项目代码电器电子组件分类PRBMEMAASAMAXAYAW辐射骚扰(半电波暗室法)RE410√√√√√√√√传导骚扰(电压法)CE310√√√√√√√传导骚扰(电流法)CE311√√√√√√√瞬态传导发射CE320√√√√√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RI120√√√√√√辐射抗干扰(半电波暗室法)RI121√√√√√√√瞬态传导抗干扰CI210√√√√√√瞬态耦合抗干扰CI211√√√√√√过电压CI220√√√√√√√√叠加交流电压CI221√√√√√电压渐变CI222√√√√√√电压跌落CI223√√√√√√启动电压特性CI224√√√√√√抛负载CI225√√√√√√参考点偏移CI226√√√√√静电放电抗干扰ESD510√√√√√√√√注:P:无源电子模块。例如:电阻,电容,电感,阻塞或箝位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热敏电阻等。R:感性元件。例如:继电器,螺线管,蜂鸣器,电喇叭等。BM:有刷整流直流电机。EM:电子控制直流电机。A:包含有源电子元件的电子模块。例如:模拟运算放大电路,开关电源,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器和显示器。AS:由位于其他电子模块中的电源供电的电子模块,通常是指给控制器提供输入的传感器。AM:包含磁场敏感元件的电子模块,或者与外部磁敏感元件连接的电子模块。AX:包含电子控制电机的电子模块,或者控制外部感性装置(包括电子控制电机)的电子模块。AY:包含磁力控制继电器的电子模块。AW:通过无线方式操作的电子零件。例如:胎压监测装置。6辐射骚扰(半电波暗室法):RE410GEELY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评价规范Q/JLYJ7110779A-2013共52页第5页6.1评价方法6.1.1试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辐射骚扰性能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本部分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由于待测样品和其线束辐射造成的电磁骚扰。本部分规定了从150kHz到2500MHz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6.1.2试验设备及环境6.1.2.1测试环境、仪器设备、设备的参数要求依据本标准4一般要求执行。6.1.2.2试验应在半电波暗室内进行,试验时环境噪声电平应比试验限值至少低6dB。6.1.2.3为了确定每个骚扰源的骚扰特性,应该使所有骚扰源能够按照常规工作条件独立工作。6.1.3试验布置及试验方法6.1.3.1接地平板的最小宽度应该为1000mm,最小长度应该为2000mm,或者比整个设备的各边大200mm,待测样品及其线束应放置于无导电性、低相关介电常数( r 1.4e£)的绝缘板上,距接地平板上方50mm±5mm处;被测线束的长边应与接地平板的边缘平行放置,面向天线的线束一侧应距接地平板边缘100mm±10mm;被测线束总长小于等于2000mm,其中与测试台边缘平行的部分被测线束长度为1500mm±75mm。6.1.3.2天线参考点与被测线束之间的距离为1000mm±10mm,天线(单极天线出外)的相位中心应位于接地平板上100mm±10mm处;150kHz~30MHz只进行垂直极化状态下进行测试,30MHz~2.5GHz进行垂直和水平极化状态下测试;对于频率小于等于1000MHz,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应与线束连接线的中心成一条直线;对于频率1000MHz以上,天线的相位中心应与待测样品成一条直线。6.1.3.3辅助设备应直接置于接地平板上,若辅助设备过大则将其通过线束与接地平板相连接。6.1.3.4待测样品应与真实负载连接并且应在最强的骚扰状态下工作;除非是模拟实际车辆的装配情况,待测样品的外壳不应与接地平板相连。6.1.3.5天线参考点选择见表3。表3参考点选择表天线参考点单极天线单极垂直部分对数周期天线天线尖端
本文标题:7110779A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评价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