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课堂教学课件1观书有感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ppt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PPT模板下载:行业PPT模板:节日PPT模板:素材下载:背景图片:图表下载:优秀PPT下载:教程:教程:教程:资料下载:课件下载:范文下载:试卷下载:教案下载: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撰写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自学要求: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味。2、画出生字,理解重点字词,交流诗句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认识生字鉴徘徊jiànpáihuái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2句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鉴——镜子。徘徊——来回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4句意思:为什么方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呢?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地流来。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这样。为——因为。半亩方塘不见开,一片污物在徘徊。问渠哪得脏如许?为有世人乱扔来。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拓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用塘水清澈可映万物的境界比喻读书时的豁然开朗。问渠那的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池塘要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避免停滞和僵化。这句诗含有哲理: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知识拓展《观书有感》这首诗里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2、搜集摘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星星文库!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课件1观书有感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3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