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公开课:综合性学习复习----中考材料探究题专题复习教案
1综合探究专题复习教案一、考试要求1.能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2.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3.能根据占有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二、复习目标通过对本块知识的集中复习,培养我们的能力,能够在给定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三、复习内容和思路综合性学习这类试题的特点在于引导我们开动脑筋,在占有给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探究发现,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解释: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因此,对这项内容的复习首先我们要认识这类问题的特点,把握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最后结合各种类型的练习进行巩固训练。四、复习重难点重点:应考策略的掌握难点:解题技巧的运用五、复习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探究题的特点及题型。2、掌握材料探究题的解题方法,并灵活运用方法解答实际题目。【课前准备】(1)综合性学习课件(2)综合性学习课堂资料【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脑筋急转弯)三名乘客乘坐一个热气球准备到某地旅行。半路上热气球出现了故障,需要扔下一个人才能继续安全飞行,否则就会坠毁。假如说三名乘客分别是胡锦涛、奥巴马、语文老师,扔下谁好呢?答案:把那个最胖的人扔下去。因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要考虑的不是身份而是体重,关键是要减轻热气球的负重(压力)。2、2011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纲要求: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清楚、连贯地阐述。22011年中考综合性学习命题方向解读:提供材料作探究二、解读中考语文材料探究题:所谓探究题,实际上就是材料比较题。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写出发现、探究的结果。三、题型概说及训练(一)、阅读下列几则材料,联系实际,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遇到可怕的巨大风浪,这时,老船长果断命令水手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一寸寸下沉,猛烈的风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点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材料二)在某山区一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路段,路窄坡陡,两边万丈深渊。每当导游带队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旅客们挑点或扛点什么东西。据说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从来没人出事。(材料三)热气球上扔下那个最胖的人,就又能安全飞行。概括分析:材料一:老船长让船负重后,船反而行得更稳了。材料二:导游让旅客负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材料三:热气球减轻压力后,就能够继续安全地飞行了。探究结果:人生的某些时候,需要给自己增加适度的压力(背负上责任),而有时候则需要适当地减轻压力,才能稳步前进。解题思路:读比材料,寻找异同或因果。概括分析,把握要点找突破。细研材料,整合信息广开拓。联系实际,简洁连贯写结果。(二)、认真观察《三代人赶集》的一组漫画,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这是一道读图探究题,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题图,并且认真把握题干的内容,来确定答题的角度。此题的要点在于““如何理解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应该到图中找到与“时代发展”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组织语言明白表述。板书设计材料一:爷爷肩挑原因:材料二:父亲车载变化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三:儿子上网3参考答案:(1)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3)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4)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三)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的看法。高中职业中专社会学生78%17%5%家长90%6%4%我的结论:我的看法:(100字内)【答案】结论:学生或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读高中,而不愿读职业中专,希望进入社会的则更少。看法:示例:我认为读职业中专挺好的,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类人才,这是一大特点。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读表表述题答题指导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①注重整体阅读。②关注数据变化。③注意全面分析。④简要归纳概括。四、课堂训练:音乐让不同国界、不同民族的人心灵相通,音乐让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情感共鸣。生活中跳动着各色音符,让我们带着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来完成问题。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音乐喜好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统计表。从表格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调查统计表喜欢曲类革命歌曲民歌流行歌曲人数11人18人71人结论:不少同学喜欢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这个现象引起同学们的热议,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班去毕业向百调查数据(分比)对象4级为此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不超过60字)观点和理由:【答案】示例一: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远比喜欢革命歌曲的学生多;示例二:喜欢革命歌曲和民歌的学生比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少得多;示例三:喜欢流行歌曲的学生更多示例一:支持。有人做过试验,听音乐的植物长得更好,事实上,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示例二“反对。一心不能二用,音乐容易让人分心,边听音乐边读书做作业注意力必定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示例三: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或肯定。有的人听音乐会分心,有的人听音乐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一概而论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中考突破》P43-44页1-5题、课堂学习资料练习(见下)本课时作业1、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诗。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此告别神童生涯。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探究的结果:2、下表是某网站对1000名不同年龄段学生通讯方式的调查,请你仔细阅读此表并写出从表中你得到的两点结论。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固定电话85.36%97.46%95.52%移动电话13.43%33.04%97.58%E-mail15.87%55.89%98.54%书信31.78%30.45%27.43%调查对象通讯方式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漫画《“外向型”乘客》,按要求做题。(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2)请指出漫画的含义,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内容:含义:看法:
本文标题:公开课:综合性学习复习----中考材料探究题专题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4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