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课时训练7李清照词两首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课时训练7李清照词两首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寻觅(mì)凄惨(qī)下载(zài)渐染(jiàn)B.憔悴(cuì)销魂(xiāo)咫尺(zhī)昵称(nì)C.两盏(zhǎn)煊赫(xuān)皈依(ɡuī)看守(kān)D.诘问(jié)重阳(chóng)靡丽(mí)叶韵(xié)答案:C解析:A项,“渐”应读“jiān”;B项,“咫”应读“zhǐ”;D项,“靡”应读“m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B.燕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疾!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A项,消—销;B项,燕—雁;C项,疾—急。3.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②有暗香盈袖(充满)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⑤憔悴损(损害)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A.①②③B.②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⑥答案:D解析:③“销魂”的意思为“极度的悲伤”;⑤“损”的意思相当于“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B.东篱把酒黄昏后C.雁过也,正伤心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次第:古义指光景;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5.下列对各句所表现的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A.豪放、雄浑、旷达、哀婉、缠绵B.旷达、豪放、清新、哀婉、清新2C.雄浑、豪放、清新、缠绵、旷达D.豪放、旷达、旷达、缠绵、清新答案:A解析:在了解整首诗的具体风格基础上,然后再把握诗句所表现的风格,进行对应即可。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瑞脑销金兽。(2),帘卷西风,。(3)佳节又重阳,,。(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5),憔悴损,?(6)(2012·浙江高考),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答案:(1)薄雾浓云愁永昼(2)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3)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4)凄凄惨惨戚戚(5)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6)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第7~8题。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7.上片中有些句子近似口语,从中可洞察作者的内心世界。请找出来并结合语境作简要分析。答案:(1)人在何处:怀念亡夫的内心忧伤。(2)春意知几许:尽管柳色加深,但心中因吹奏春梅凋谢的哀怨笛声而不觉春意。(3)次第岂无风雨:历经沧桑,对一切感到变幻莫测,顾虑重重,心情凄伤。(4)谢他酒朋诗侣:谢绝游赏的邀请,心情落寞、消沉。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主人公情感态度的能力。可抓住作品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结合作品的主旨去分析。8.下片今昔对照,反映作者晚年精神面貌的变化和物质生活的窘困。试结合上文,简析“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句所展现的心理活动。答案:对元宵夜的热闹繁华无心游赏,却又怀念昔日盛况,躲在帘内“听人笑语”。矛盾的心理中反映出心灵的哀思,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关键语句的含义。分析时可按题干提示,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怕”“不如”等。(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9~10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①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直饶:纵使。②分付:交付。9.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答案:客观上是指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上是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解析: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实际是要求对“隔”字在词中的含义特别是表达效果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首先要弄清“隔”的是什么,接着要理解由“隔”而产生怎样的意蕴。根据词意,“隔”既反映了客体的真实和美丽,又反映了主体的情思意绪。10.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案: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递,引起后文错过大雁传信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断。3解析:弄明白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词的上、下片的前两句均为眼前景(事),为实写;后两句均为想象中的景(事),为虚写。(三)(2012·江西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1~12题。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1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解析: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一个“柔”字,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动离忧,泪难收”。这杨柳不是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这柳色,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能使人感春伤别。“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可见不常登楼,而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言尽而情不尽。1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答案: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解析:李煜《虞美人》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秦观此词显然受其影响,但又有所翻新。李煜之词为问答语,感情是哀痛而澎湃汹涌的;秦观之句改作假设语,语气就委婉得多,表达的感情则较缠绵伤感。两者因表达的情感内容不同而有此区别。比较时,要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等方面入手。三、语言运用13.“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答案:一朵朵疼痛的菊花,一株株垂泪的梧桐。李清照,在乌江江畔,在那群雁往返的地方,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时分里独自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滴滴到天明;微风轻拂,飘落一地菊花。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李清照的身世,灵活化用其作品中的词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14.下面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时间感”是速滑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是对速度和节律的知觉。在“时间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肌肉运动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参数。“时间感”的训练应根据不同项目的比赛计划分别进行,要针对每个项目可以达到的最好成绩,确定每一分段距离上的滑跑步数,形成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从而准确估计时间,并通过想象训练加以强化。答案:时间感速滑运动员训练肌肉运动感觉解析:首先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即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然后明确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
本文标题:课时训练7李清照词两首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5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