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网络课程现状分析及研究
156电化教育当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操作能力基础上,学校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中的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完全掌握了基础理念知识,才能完整地展开技能操作,这也是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且被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唯一途径。技能与基础知识是构成学生整体能力的基本要素,知识与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能够影响到学生对于技能形成的具体广度与速度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能力与课程知识考核的过程中必须把能力、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合并起来,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多层面且全方位地对学生们传授相关的应用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结束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在高职院校中的考核,应该注重其主要的教育特征,尊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考试模式的改革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这与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完成相符,此公共课的考试模式在其他计算机类的课程考试改革中也能适用。引用:[1]张荣荣,田钧,黄润.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BRT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4,09:65-67.[2]唐倩,游鑫.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1,06:98-99.[3]徐晓阳.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4:144-145.[4]刘俞,李胜,王芳,苏新.面向不同专业目标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52-56.[5]李祥城,王贵,高龙龙,张艳红.计算机公共课个性化教学模式调查分析(二)——以青岛理工大学(临沂)为例[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3:235-236.[6]金东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三维五化”教学模式[J/OL].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015.html[7]吴漪菡.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热点问题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5,20:99-101.(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网络教学是目前教学中最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发展趋势贯穿全球,然而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课程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网络教学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点,通过调查对网络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课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网络课程概念及特点1.1网络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对于网络课程的界定,教育部现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认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坏境。”(参见《现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这也是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网络课程用于实践中的总结。1.2网络课程特点根据上述网络课程的定义,网络课程除了具备普通课程一般的特点和要求以外,它作为一种网络教学资源,还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教学内容的非线性和多样性等特点。1.2.1交互性:网络课程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等。1.2.2共享性:处于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都是学生可以参考和学习的资料,如此大容量的信息是传统的课本或者电视,多媒体CAI课件难以比拟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的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使教育公平成为可能。1.2.3开放性: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按需学习并且和其他学生、老师进行交流。网络课程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师可以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学习者也可以对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创建。1.2.4教学内容的非线性和多样性学习内容不是以线性的从易到难或从前到后的组织方式,而是以超链接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学信息是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接受信息,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网络课程现状调查结果分析根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学生使用电脑的目的是娱乐,只有小部分学生使用电脑的目的是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并没有合理的使用电脑,所以网络课程虽然影响全球,但是学生使用学习的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我们访问了很多学生,发现经常使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现状分析及研究◆胡春春电化教育157的学生占访问学生的一小部分,然后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课程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或者是在完成作业时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课程解决。然而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兴趣大部分取决于作业的完成,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极少部分是因为自己感兴趣充实自身的知识技能。由此可见,他们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并不完全由本身决定,外界条件的影响决定了他们使用网络课程的情况。根据调查分析,大部分学生无法自主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目前网络课程,学生都是自己在学习,遇到问题,并没有相应的辅助学习的材料呈现,自控能力也很欠缺。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单一,其中以视屏为主的网络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大部分学生认为视屏呈现形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当然,这与传统的教师教学是离不开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形象下,潜意识里已面对面教学方式为主来吸收老师所传授的方式。然而网络课程的视屏呈现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的移动特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倾听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评价,只有45%的学生觉得网络课程可以帮助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课程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其原因在于网络课程只注重了内容的呈现,而缺少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网络课程师生隔离,也就是说教和学士分离的,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有待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有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使用,使学生不仅接受了丰富的内容还要使其坚持“传承”下去。大部分网络课程是根据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教学设计,并没有根据网络课程独特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就减少了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使许多网络课程的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学习的实际效果。3关于网络课程的建议3.1加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加强教学设计时,在注重网络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交流等等。3.2提高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在编辑网络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应当选择适合学习者个性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但大多数网络课程不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学习内容的层次不够深入,表现形式单一,不能够提高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兴趣。所以网络课程不能顾居于图像,静态的文本等单一的表现形式,要综合运用视屏,音频,动态网站等一系列媒体素材的灵活运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多渠道多样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不仅如此,也要注重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据美国远程教育学者穆尔的观点,远程学习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那么如何在网络课程中实现好这三种交互呢?要设置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设置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真正实现生生、师生以及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其次,要注意到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其开放性的特点体现在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供更多学生需要的教学资源和素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使用。站在学生角度去构思教学策略如何引起学生注意,也要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分析,加以改正。3.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首先,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了解目标,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为自主性培养提供了动力。如果在学生还没有开始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教师灌输其教学的内容,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要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受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前提,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将对目标的期望转化为学习动机。其次,还要注意严把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形成性评价的考核内容不但要有作业和期中测设,还要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信息技术能力,学生素养和是否积极参与问题交流等,从多个方面对学生做出客观性评价,促进学习者检验自我,提高学习自主性。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网络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影响颇为重大,但是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国内的网络课程存在一些建设性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到来,信息化教育在将来必然后更加繁荣,而网络课程也一定会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引用:[1]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试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01(11).[2]丁兴富.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01(2).[3]钮志东,段娟,何苗. 我国网络课程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庞维国. 自主学习— 学与教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2003.作者简介:胡春春(1986-),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应用。(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本文标题:网络课程现状分析及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7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