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三语文课件郑伯克段于鄢高三语文课件
《左传》一、《左传》简介《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是哪三传呢?左丘明《左氏春秋传》公羊高《公羊春秋传》谷梁赤《谷梁春秋传》相传2、《左传》的体例:《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1、能否说《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共经历了十二国君,两百多年的历史。期间肯定有人添补。《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回顾(1)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二、解题郑伯克段于鄢主人公事件地点(2)克,战胜,今有“攻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等用法。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3)于鄢,介词结构。鄢,地名,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题目结构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要人物身份关系性格特点文章结构段落号段意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主要人物、身份关系和性格:结构段落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姜氏(母亲):任性阴毒狡诈共叔段(儿、弟弟、大叔):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有勇无谋庄公(儿、兄长、国君):老谋深算薄情寡义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对君位的争夺。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共叔段扩展势力,一直延伸到廪廷。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为内应。共叔段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颍。颍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厌恶()寤()生•亟()请虢()叔•祭()仲义暱()•廪()延自毙()wùwùqìguózhàinìlǐnbì三、通假字:1、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佗,通“他”2、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啎,啎,倒着的意思3、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5、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辟,同“避”,这是一对古今字。6、无庸,将自及庸,通“用”7、无使滋蔓,无,通毋,副词。反过来,毋也可以通无。8、无生民心无,通毋,表示禁止的副词,是“不要”的意思。9、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率”,率领10、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寘,通“置”,放置1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12、孝子不匮,用锡尔类阙,通“掘”,即挖。锡,通“赐”,赐给四、古今义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应该分别是“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五之一”和“九之一”也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分数表示法,意思是五分之一和九分之一2、子姑待之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3、可矣,厚将得众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五、词类活用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惊”,使(姜氏)受惊,使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度,本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合乎法度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之,本来是代词,这里可以理解成活用为动词,放在能愿动词“欲”之后,义为“想这样做”。4、夫人将启之。启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启,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动词5、段不弟,故不言弟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做弟弟6、既而悔之7、闻之,有献于公。8、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悔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悔。动词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遗”是一个动词,念wèi,意为“赠送”9.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10.公入而赋隧,隧道,洞子,从“隧而相见”的行文来看,应该是用为动词,指挖隧道。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六、文言文句式(一)省略句:1.省略主语(1)生庄公及共叔段。(2)爱共叔段,欲立之。(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2.省略谓语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二)被动句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倒装句:1、宾语前置(1)姜氏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2)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问”字的宾语是“何谓”,何谓,所说的是指什么?(3)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君患何焉”(4)其是之谓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代词,“之”复指宾语“是”“其谓是乎”七、重要实词2.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倒下,摔跟斗,自己摔跟斗,不是死的意思。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指都邑;城,指城墙,这是两个词。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既,不久,这是一个表时间过去的词。既而,常一起连用。鄙,边邑,这是它的本意。今天我们常说“鄙人”、“鄙意”、“鄙见”,这个鄙是一个谦词,它的词义是从本义边邑引申而来的。在古代,边邑的人比都城的人地位、见识都要差一些,所以发展出这样的引申义。贰,两属,这里指既臣属于郑庄公,又臣属于共叔段。两属与专属是相对的。凡专属于某,后又再属于某,就叫贰。4、无生民心心,是想法、念头。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甲,铠甲;兵,武器;卒乘,指战士;步兵叫卒,车兵叫乘当时,敲着钟鼓去进攻叫伐,而不用钟鼓,部队轻装前进,不让对方知道,叫袭。侵、袭、伐、攻,都是有区别的。6、尔有母遗,繄我独无繄(yī),句首语气词,表示仅有、唯有的意思。7、敢问何谓也?“敢”,是一个谦词,意思是说,以我这么低的地位,不该这么大胆、冒昧地发问。8、其谁曰不然。其,语气词,这里表示反问,意思是肯定。八、一词多义•1虚词•(1)焉:•A姜氏欲之,焉辟害?(疑问副词,怎么,)•B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于之”的合音,同时也是“于之”的合意。)•C君何患焉焉(焉,于此,对这件事)•D心不在焉(于此)•E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代词,相当于“之”)•F且焉置土石(在哪里)•(2)为•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动词。当,做)•B为人所讥(介词,被)•C今做告之,反怒为(句末语气词)•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介词,因为,为了)•(3)诸•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众,各)•B公伐诸鄢(之于)•C子闻诸(之乎)2实词•(1)国•A国不堪,君将若之何(国家)•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国都)•(2)遗•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赠送)•B养虎遗患(遗失,遗留)•(3)厌•A姜氏何厌之有(饱,引申为满足)•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讨厌,引申为嫌)•(4)爱•A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疼爱)•B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吝啬)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课件郑伯克段于鄢高三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8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