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标准成本制度二、标准成本的控制四、标准成本的作用一、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三、标准成本制度的考评主要内容相关的几个概念标准成本制度:也称标准成本管理,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而设计的,将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最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在成本会计中的具体体现。它曾经被西方广为采用,是管理会计日常成本管理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标准成本制度包括三个环节:计划、控制和考评。具体体现是:一、制定单位产品的成本标准;二、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以揭示成本差异,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三、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考核。一、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就是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而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因而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亦称“应该成本”。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这三项成本都需要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得出成本标准。(一)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它是由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所确定。用量标准是根据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工艺条件所确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材料数量,其中包括必要的损耗和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废品所发生的材料损失。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就是单位采购成本,计算公式为: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该种产品所耗用的每种材料标准成本某单位产品耗用某种材料的标准成本=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它也是由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所确定的。用量标准是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工艺方法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用的工作时间,称为工时标准,其中包括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以及不可避免地加工废品所用的时间。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小时标准工资率,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小时标准工资率×工时标准预计直接人工工资总额小时标准工资率=标准(总)工时(三)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它也是由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所的。用量标准与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相同,均指生产单位产品所用的工时标准。价格标准是指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其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标准生产量;二是制造费用预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四)标准成本卡7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7-1】伟业公司2010年初制定的A产品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如下表所示:成本项目用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甲材料乙材料合计6.8千克5.2千克8.65元/千克5.50元/千克58.82元28.60元87.42元直接人工: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合计6小时8小时6.9元/小时5.8元/小时41.40元46.40元87.80元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第一车间)变动制造费用(第二车间)合计固定制造费用(第一车间)固定制造费用(第二车间)合计6小时8小时6小时8小时1.29元/小时0.85元/小时0.80元/小时0.68元/小时7.74元6.80元14.54元4.80元5.54元10.24元单位产品标准成本200.00元/件二、标准成本的控制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凡是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超支差异,称为不利差异,通常用字母U表示;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节约差异,称为有利差异,通常用字母F表示。标准成本的控制就是使实际成本不超出成本控制范围。标准成本的控制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成本控制范围,二是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一)成本控制范围的确定成本控制的范围就是允许实际成本波动的区间。成本控制范围可以根据经验确定,也可根据成本管理要求,利用最近成本资料分成本项目计算各自的标准差来确定。【例7-2】伟达公司生产A产品所用甲材料的标准成本为80元。去年各月的成本差异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标准成本实际成本xi差异18078-2428079-11380811148082245808339680800078077-3988076-41698078-24108079-111180811112808224合计54x)(xx2)(xx12.21254)(2nxx标准差(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主要包括成本差异揭示、差异原因分析和成本控制措施。1、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分为: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个部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又分为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用量差异(1)直接材料差异分析总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用量差异(2)直接人工差异分析总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工资率(价格)差异+效率(用量)差异(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总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耗费(价格)差异+效率(用量)差异(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二因素分析法: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三因素分析法:(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三因素分析法实际是把二因素分析法中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又分解为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两个部分。【7-3】伟业公司2010年6月生产A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1)产品A标准成本卡如前表所示,预算产量1000件。(2)实际产量1200件,实际成本如下表:成本项目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成本直接材料:甲材料乙材料合计8150千克6200千克8.60元/千克5.66元/千克70090元35092元105182元直接人工:第一车间第二车间合计7000小时9800小时7元/小时6元/小时49000元58800元107800元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第一车间)变动制造费用(第二车间)合计固定制造费用(第一车间)固定制造费用(第二车间)合计7000小时9800小时7000小时9800小时9100元8820元17920元5600元6800元12400元实际总成本243302元/件要求:揭示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解:其中:价格差异=(8.6-8.65)×8150+(5.66-5.5)×6200=584.5(元)用量差异=(8150-6.8×1200)×8.65+(6200-5.2×1200)×5.5=-306.5(元)(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07800-87.8×1200=2440(元)其中:工资率差异=(7-6.9)×7000+(6-5.8)×9800=2660(元)效率差异=(7000-6×1200)×6.9+(9800-8×1200)×5.8=-220(元)(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05182-18.42×1200=278(元)(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920-14.54×1200=472(元)耗费差异=(9100/7000-1.29)×7000+(8820/9800-0.85)×9800=560(元)效率差异=(7000-6×1200)×1.29+(9800-8×1200)×0.85=-88(元)(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2400-10.24×52×1200=112(元)二因素分析法:预算差异=12400-10.24×1000=2160(元)能力差异=(6×1000-7000)×0.8+(8×1000-9800)×0.68=-2024(元)效率差异=(7000-6×1200)×0.8+(9800-8×1200)×0.68=-24(元)三因素分析法:预算差异=12400-10.24×1000=2160(元)能量差异=10.24×1000-10.24×1200=-2048(元)2、差异原因分析需要强调的是,不仅要注重调查形成超支差异的原因,也要调查形成节约差异的原因。(1)影响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2)影响材料用量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3)影响工资率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4)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5(6)影响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3、成本控制措施(1)降低原材料消耗,节约材料成本方面通过以下方式:①改进产品结构和配比比例;②采用廉价材料做代用品;③控制生产的材料废损;④改进材料收发、保管方面的工作;⑤适时、适量及尽量避免远距离采购。(2)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工成本方面通过以下方式:①合理调配劳动力;②加强职工培训;③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④改善生产条件;⑤实行合理地工资制度和奖惩制度。(3)合理组织生产,降低变动制造费用方面通过以下方式:①制定设备利用定额;②建立设备管理的责任制和维修保养制度。(4)提高人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降低固定制造费用方面通过以下方式:①约束性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②酌量性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三、标准成本制度的考评标准成本制度的考评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两个部分(一)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有以下特点:1.“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记账,只把“制造费用”账户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个一级账户。2.按成本差异的类别设置“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预算差异”、“固定制造费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效率差异”账户,这些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期末将差异额从反方向结转到有关标准成本账户。3、期末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方法(1)直接处理法直接处理法也称结转本期损益法,是指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全部转入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利润表的销售收入项下扣减,不再分配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商品。这时,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只反映标准成本。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全部反映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但这种方法要求标准成本的制定要合理和切合实际并且要不断进行修订,这样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成本才能切合实际。(2)递延法递延法也称调整销货成本与期末存货法,是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将在产品、产成品和销货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一种成本差异处理方法。这样分配后,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在产品和产成品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利润表的产品销售成本反映的也是本期已销售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方法期末差异分配非常复杂,不便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西方企业一般都采用第一种方法。【例7—4】伟业公司2010年6月A产品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资料如【例7—1】、【例7—3】,再假设本月无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1200件本月全部完工,本月初产成品存货50
本文标题:第二节标准成本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