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二语文漫话清高1高二语文课件
漫话清高金开诚•金开诚,当代著名教育家、学者,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务。主要著作有《楚辞选注》《天问纂义》《文艺心理学论稿》《历代诗文要籍详解》《屈原辞研究》《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7):写古代“清高”的内涵。•第一层(1):介绍古代“清高”一词的含义,指出中国历史上的清高者多是“遗世寂居的隐士”。•第二层(2~5):介绍古代“清高者”的模式。•第二段:介绍历史上传说中的清高第一人—许由。指出古代混乱的价值取向。•第三段:古代清高者的模式。凡是显贵的人是不大可能得到清高之名的;后来显贵又扩大为富贵,即清高是与富贵无缘的。•第四段:介绍历史上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第五段指出真正的清高者除与富贵无缘外还须有才。•第三层(6~7):古人评定清高的标准—严格性和模糊性。•第六段:介绍古人评定清高的严格性。•第七段:指出古人评定清高的模糊性。•第二部分(8):介绍当代对清高的认识,指出即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需讲一点清高。•文章思路:•解释清高——隐士——许由——模式——评定标准——当代•思考题•1作者为什么说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明确:隐士大都超凡脱俗,他们远避尘世,不会也没有必要搞歪的斜的和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他的为人肯定会清白正直,因为他的远离世俗,自然与富贵、显贵无缘,因此最符合古人认定的清高的标准。•2作者为什么说古代士人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明确:唐尧是世人称颂的贤君明君圣君,他所选中的接班人许由一定是个德才兼备的贤士,可是当唐尧要把天下禅让给他时,他却跑到水边去洗耳,认为这话污染了耳朵,这显然是不愿为君,不愿为人民做事。品行端正又有才能,却不愿与黑暗的统治者为伍、远避尘世、值得人们尊重敬仰。可是唐尧是圣君明君,不愿为圣君办事,不愿为圣君时代的人民办事的许由,竟然也受到了历代士人的称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样的价值取向难道还不是混乱的吗?•3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等,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做官的人无论怎样都不能被评为清高吗?•明确:是的,古人评定清高的标准非常严格,一个为官者,不管他的品行如何端正、他的才能如何卓越、他的政绩如何突出,只要他是一个官,就不能评定为清高。官就是显贵者,显贵是第一条不可加入清高行列的条件,别说是为官者不能评定为清高,就是一心积极用事想做官的人也不能评定为清高。•4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这历来被看作是他厌恶官场、清高自持的“壮举”,课文中为什么说现在有新解,有怎样的新解?•明确:有人认为当时当个县令官俸并不高,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所以日子过得并不比没当官好多少,所以这个官当不当都没劲;有的说陶渊明当时体弱多病,不好支撑下去,又适逢妹妹去世,他心情极坏,本就不愿干了,正赶上督邮视察一事,于是愤然回家了;也友人说陶渊明本来就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只好选择逃避。•5许由洗耳的美谈给清高规定了一个模式,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美谈也给清高规定了一个模式,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明确: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都与富贵、显贵无缘。两个人都辞官不做,但许由不与之为伍的是圣君、是好官,而陶渊明不与之为伍的是黑暗的统治阶级,逃离的是腐败的官场,所以陶渊明的辞官是令人敬佩的,而许由的辞官同样受到人们的称颂就令人费解。再有,陶渊明除具有高风亮节的品质外,还有卓越的诗才,所以作为一个清高者就更具有典型性。•6真正的清高者一定要有不平凡的本事才行吗?•明确:是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清高者,必须有超凡的本事。因为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清高者,不是个人或哪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世人的评定,社会的认同。而要想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就必须让世人知晓你的本事。如果你只是品行端正、隐居山林,你清高,但什么本事也没有,世人谁知晓你呢?谁承认你的清高呢?再说有才就会有名,有才有名而不为官,不就更令人钦佩吗?清高的名声不就更响吗?•为什么说古人评定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呢?•明确:古人评定清高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有时严格得有些刻板了,文中提到的汲黯、苏武等人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仅因为做官而没被评为清高,可是李白并没做什么官,仅是因为他总想做官而没被评为清高,可见古人评定清高的严格。可是孟浩然既没做官,而且想得也很少,特别是在归隐之后,在寂寞心情中,也多有恬淡之意,并且他诗才卓著,应该被评为清高者了吧,但孟浩然最终与清高无缘,可见古人评定清高的模糊。•8清高在当代为什么曾经长期受到批判而作者又提倡讲一点清高?•明确:从历史的角度看,清高者大都是消极避世的隐居者,他们不求进步,不管国事,不问民生,只图自己清闲自在。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本是积极用世的,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让他们无法与之为伍,他们只好选择了逃避。但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当代,再选择这条消极避世的路自然要受到批判。可是什么事情都有个限度,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积极用世,追求显贵、追求富贵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无可非议的,但过于追求了,或因追求不到而失望而失态就不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讲一点清高的好。•文章主题:•本文以“清高”为线索,从古至今娓娓道来,分析了清高的内涵,清高的模式,占有清高的资本及古人对清高的评定,并在讲明了古人敬重清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也要保留一点清高的观点。•本文的主要特点:•1结构严谨,丝丝入扣。•2语言活泼,通俗生动。•3材料丰富,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漫话清高1高二语文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86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