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第一节国际货币制度概述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安排和惯例。二.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一)为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的运行规则。(二)稳定汇率。(三)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①汇率机制;②对逆差国资金融通机制;③对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四)协调各国货币金融事务和经济政策。第二节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作用(一)特点:1、黄金是最后的国际支付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2、汇率体系呈现为严格的固定汇率制;3、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二)作用:1、促进了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2、保持了汇率的稳定;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4、促进国际资本流动;5、协调各国经济政策;二、国际金本位体系的崩溃(一)自由流通遭到破坏,大量黄金集中到少数几个国家手中;(二)自由兑换的条件不再具备(黄金被剥夺了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三)黄金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各国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四)黄金自由输出入的条件不复存在;(五)各国越来越不愿意接受金本位的基本规则;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怀特计划1、以基金制为基础;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基金货币挂钩;3、调节国际收支;4、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二)凯恩斯计划1、建立“国际清算同盟”,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2、“同盟”发行一种名叫“班珂”的国际货币单位,其价值由“国际清算同盟”适时调整;3、会员国无须向同盟缴纳黄金、本国货币或政府债券,各国在同盟的份额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4、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一)主要内容1、规定以黄金和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2、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能有:监督会员国货币的汇率,维护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秩序;定期就国际经济形势和会员国经济政策举行磋商,审批货币平价的变更,协调各国重大金融问题;为国际收支逆差成员国提供贷款,以稳定外汇市场和扩大国际贸易。3、建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①向逆差会员国提供贷款;②当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改变汇率平价;③建立“稀缺货币”条款;);4、建立多边支付体系,废除外汇管制;(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1、重新建立了国际货币秩序;2、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困难,维持了各国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态势;3、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体系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1、储备制度不稳定(特里芬难题):美国长期顺差,人们愿意持有美元,但却得不到它;当美国长期逆差时,虽然人们对美元的需求得以满足,但美元的信用却无法维持;2、汇率机制缺乏弹性;3、美元——黄金机制的缺陷;4、缺乏协调机制(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协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能力;②各国经济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③内外平衡难以协调;)5、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冲击6、美国经济地位的衰落(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美国对外短期债务首次超过了它的黄金储备额;拯救:1、《互惠信贷协议》(14):双方在一定的时间和金额幅度内可以利用对方的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一种协议;2、借款总安排(10):为了缓和美元危机,为之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可以从美国以外的9个国家借入资金以支持美元;3、黄金总库(8):建立黄金总库,调节黄金供求,稳定金价;第二次美元危机(1968):由于侵越战争,美国财政金融状况明显恶化,国内通货膨胀加剧;拯救:黄金双价制、特别提款权的创造第三次美元危机(1971):美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美元大量外流,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美国对外短期债务与黄金储备的比例达到战后历史上的最高点;拯救:1、“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限制美国进口,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临时附加税,并压迫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实行货币升值;2、史密斯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7.89%,一些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升值,扩大汇率的波动幅度,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彻底崩溃(1973):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持续发展,外汇市场上又一次掀起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马克、日元的浪潮,主要的西方货币纷纷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第四节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一.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一)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二)黄金非货币化;1、取消黄金官价2、取消会员国之间、会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必须用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3、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黄金不再作为各国货币定值标准。4、基金组织在四年内出售它持有的1/6黄金;(三)扩大基金份额。基金组织的份额由原来的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390亿特别提款权。(四)特别提款权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五)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二.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一)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二)汇率制度多样化(三)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汇率机制和利率机制)(四)多种政策协调机制*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一)对现行的牙买加货币体系进行改造1、发达国家的主张有如下几点:确保资本输出的自由;通过国际组织促使发展中国家遵守发达国家的规则和做法;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债权人的损失;2、发展中国家则强调: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应该是渐进的、有序的;应该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国际组织紧急援助的条件应该有更多的灵活性;债权人在债务重组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二)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1、成立新的更有约束力的国际金融协调机构2、重新回到布雷顿森林体系3、实行全面的浮动汇率制第五节欧洲货币联盟一.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研究具有什么特性的国家相互间可以结合成一个通货区(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单一指标法1、要素流动分析(1961):生产要素可以高度流动的国家间可以结合成一个通货区;2、经济开放性分析(1963):一些贸易关系密切的开放国家应该结合成一个共同货币区;3、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分析(1969):高程度产品多样性国家可以承受固定汇率的后果,适合加入通货区;4、国际金融一体化分析(1969):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国家适合加入通货区;5、政策一体化程度分析(1970):政策取向上保持一致的国家适合组成通货区;6、通货膨胀相似性分析(1970-1971):通货膨胀率趋于一致的国家可以组成通货区;(二)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新发展——综合分析法1、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收益:简化经济活动中的计算步骤,方便交易的顺利实现;2、经济一体化与固定汇率区的成本:经济稳定性损失,即放弃运用汇率工具和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国内产出和就业目标的一部分自主权而产生的不稳定性;二、.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1、第一阶段(1950—1971年):欧洲支付同盟(1950):参与国之间由于贸易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可以在同盟内部进行多边清算,顺差国向支付同盟提供自动信贷,再由支付同盟提供给逆差国;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1958.1.1)欧洲货币协定(1958):促进成员国贸易和经济在战后的发展,恢复各国货币的自由兑换(不涉及各国汇率安排和储备资产的形式);关税同盟(1968):对内取消工业品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农产品自由流通(1969):取消内部农产品关税,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农产品自由流通;2、第二阶段(1972—1978年):联合浮动布雷顿森林瓦解之际,欧洲共同体国家为了减少世界货币金融不稳定对区内经济的不利影响,于1969年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议。1970年10月负责负责此项工作的委员会提出了《魏尔报告》,1971年2月9日经欧共体部长会议通过,虽然在美元危机、石油危机、经济危机的多冲冲击下,这一计划最重夭折,但是这种尝试为后来的一体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第一阶段建立起来的(以下三点)也成为了未来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魏尔计划》:该计划决定花10年(1971-198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实现欧洲货币一体化:1971-1973年,缩小成员国间汇率的波动幅度,协调各国的货币经济政策;1974-1976年,集中成员国部分外汇,建立欧洲货币储备基金;1977-1980年欧共体内部商品、资本、劳务流动不再受到限制,汇率完全稳定,向统一货币过渡,欧洲货币储备基金向中央银行发展。联合浮动: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1.125%),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汇率;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支持各成员国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逐步发展为成员国之间的清算中心;欧洲货币计算单位:欧洲货币单位的前身;3、第三阶段(1979—1998年):欧洲货币体系1979年3月正式成立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欧洲货币单位、汇率稳定机制和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建立的过程:1978年4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上法国和德国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创议,同年12月5日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于1979年1月1日正式成立欧洲货币体系,但因德法两国当时在农产品贸易上的整饬,又沿赤道1979你那3月13日才正式成立。最初参加的有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和丹麦8个国家,英国暂时没有加入,但是加入了欧洲货币基金,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0年英国加入。4、第四阶段(1999年以后):欧洲单一货币(二)欧洲货币体系1、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欧洲货币单位:(ECU,“埃居”):价值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值,每一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的比重,是根据各国在共同体内部贸易总额以及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加权平均计算的。(作用:计算各成员国的篮子中心汇率和相互之间的双边汇率,作为决定各成员国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成员国官方之间的结算手段、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逐步成为各成员国货币当局的储备货币;)实行稳定汇率的机制:各成员国确定本国货币同欧洲货币单位的固定比价,根据此汇率套算出与其他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表8-11990年10月8日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中心汇率的最大偏离幅度英国英镑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荷兰盾丹麦法郎最大偏离幅度±5.23±1.82±1.57±2.03±2.04±2.19差异界限±3.924±1.362±1.178±1.522±1.529±1.645资料来源:《英格兰银行季报》,第11卷,1990年。欧洲货币基金:扩大了原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数额;2、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欧洲货币单位的地位得到提高;促进了共同体的发展;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三、欧洲货币联盟(一)欧元的诞生1、发展过程:《单一欧洲法案》(1985.12):于1992年实现欧共体内部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德洛尔报告》(1989.6):保证货币完全和不可撤销的自由兑换,在银行和其他金融市场充分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平价,建立一个共同的货币管理当局,实现成员国间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充分协调一致,并最终实行统一的欧洲经济政策;德洛尔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合作,消除阻碍共同体内部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切障碍。为此从1990年6月开始,撤消成员国的外汇管制,尽量避免汇率的重组,争取所有成员国以同等条件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继续充实欧洲货币基金,将货币决策权由各国逐步移向欧共体,建立欧洲货币机构,集中行使宏观经济政策,减少汇率的波动。在第三阶段成员国汇率完全稳定,欧洲议会享有约
本文标题:第八章国际货币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9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