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成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我过从改革开放至今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发展。最后从国际投资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国际贸易、国际服务合作四个方面谈了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国际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世界上有关国家政府、经济组织及其企业与自然人之间,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国际之间进行的协作,通过一定的方式以其自身占有优势的生产要素(如资源、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设备与管理技能等)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内开展较为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并根据协议、章程或合同分担一定的风险,共同分享合作的收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首先可以分为“广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狭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广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指除国际贸易以外的国际经济技术协作活动;狭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仅指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和对外经济援助。还有人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与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所谓垂直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科技及装配水平差异较大的厂矿企业之间或商品生产前后阶段企业和产品生产企业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则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的国家、科技及装配水平接近的工矿企业或商品生产中处于同一产品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和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既包括了宏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也含有微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国际合作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是形成国际合作的重要原因。它合作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国际经济的协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合作结构,反应出了新型国家间的关系。具有合作、竞争、协调的基本特征。国际合作于二战后期得以在区域内发展,并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逐步扩展开来,现已成为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从1978到90年代,我国采取了全方位协调发展的国别地区政策,发展了同美国、日本的经贸合作,开拓了欧共体市场,恢复发展了与苏联、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在此期间,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以及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也是向我国提供政府贷款和无偿援助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我国还参与了南南合作,自1984年起,我国同一些非洲国家政府一起,对不同援建项目分别采取了技术合作、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使已建成项目的效益得到改善和提高。另外,我国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在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上百个中心,均为该国具有技术优势和特长的项目。由90年代到2000年,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态势,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逐步显现,国际经济机构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开始加强与国际经济机构合作,着力促进亚太经济区域合作,逐步深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在此期间,中、日、韩三国在经济相互交融,中日双边贸易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此外,这一时期的中美经济合作、中欧经济合作也都取得积极进展。2001年以后,我国全面深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并选取渐进式、多层次合作模式,基本沿着从周边国家逐渐扩大到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思路,以周边地区、资源富集地区、主要市场和战略伙伴为重点,逐步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侧重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区域经济合作涉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国自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各种辉煌成就,国际经济合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首先,国际投资合作通过国际引入外资弥补了我过国内资金不足的情况。因为,对一些投资规模较大、回收周期较长的基础领域和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科技领域,由于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受规模及投资渠道的限制短期内难以进入这些领域。外资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以在这个时候缓解由于这些投资不足在整个经济中形成的生产延误,弥补这部分资金的不足。此外,引进外资弥补了我国先进技术的不足。我国属于技术缺失的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借助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特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及对引进技术有效性的意识普遍增强,外商投资企业向我国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作为外资主题代表的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因为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本土进行生产和销售时,往往吸引大批中小企业聚集在周围为之提供配套的初级产品和服务,进而形成一个以外资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群。这样就为内资提供了参与投资的机,有利于中小企业从外资的外部性和技术扩散中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自身能力。跨国公司是技术转移的主要载体。从跨国公司引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二是技术自身所带有的外部性。跨国公司常采用内部方式进行转移技术。一般是指技术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流动。就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外资的技术转移是通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子公司与本地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形成的前后向关联来实现的。其中后向联系是外资进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跨国公司通过培训中国员工、产生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等等方式,对我国的企业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政府、科技组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多种组织参与了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了我国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争取了时间,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理论、观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培养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促进了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造等。国际科技合作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有助于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我国现有技术水平,缩小了同先进技术的级差,为进一步开展研发、改进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了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还为我国科技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使我国在科技政策、规划和管理方面迅速跟上国际潮流。此外,把科学技术的恩惠带给发展中国家,为加强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发挥了实质性作用。例如:援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了计算中心、电子显微中心、地震研究中心,提供了中国生产的最好设备。针对非洲国家的需要,中国派专家援助津巴布韦建立了太阳能和生物能发电示范项目;援助肯尼亚建立疟疾防治中心项目;为塞内加尔、几内亚、布隆迪等国修建中国式沼气池。从国际科技合作开始至今,合作与交流形式已从过去相互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发展到了合作研究、合办试验室和研究所。甚至独资在华或国外建立研究中心。美国微软公司投资8000万美元在中国建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合作交流领域除一般的传统技术、基础和基础性学科方面的项目外,中国已与国外就生物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国科学家已经参与一些国际性的大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和欧盟的科学研究计划中有关项目的研究,同时中国973等研究计划也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科学家参加。在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这些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再次,国际贸易促进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参与了国际分工和交换,获得了比较利益,提高了经济效益。过去,由于大量廉价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中国得以在加工贸易环节、劳动密集型行业保持较长时期的优势。但是近年来随着动力供给的稳定增长、迅速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变迁等因素使中国生产和出口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并具备了很强的生产和出口新产品的能力,中国得以进入全新的市场。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已经从最初的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档的机电产品转移。中国从低成本的装配中心起步,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中心迈进。而这也将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此外,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充分地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在某些工程技术上拥有的优势,增加了我国的外汇收入,还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增强了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和交往。我国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起步较晚,20多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对我国扩大了影响,增进了友谊,带动和促进了商品出口,学习了外国的先进技术,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为劳务人员个人增加了收益,一举数得,成绩喜人。在国际旅游方面,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在我国的召开,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来我国观光游览,并随之带动了旅游,酒店,娱乐,餐饮,交通,通讯等很多方面的房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成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不断的深入和实践国际合作,认真处理国际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谋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参考书目:《我国国际经济合作战略的转变与深化》——《国际贸易》2009/03刊《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版陈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回顾》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朱丽兰
本文标题: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2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