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00041基础会计学【重点】
00041基础会计学【重点】2工商企业管理【专科】基础会计学课程代码:000413目录4第一章总论………………………3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7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8第四章复式记账原理的应用………………………10第五章会计凭证………………………155第六章会计帐簿………………………17第七章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20第八章财务报表………………………21第九章会计工作组织………………………22题型单选题(❖一星选择熟读)辨析题(❖❖二星辨析领会熟读)简答题(❖❖❖三星简答背诵)业务核算(40分)综合题(10分)6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辨析)❖❖通过加工、收集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计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工作。二、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1、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辨析)❖❖A、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辨析)❖❖B、会计核算的特点(简答)❖❖❖(1)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状况(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3)全过程进行反应,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2、会计监督是指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法,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目的。A、会计监督的特点(简答)❖❖❖(1)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2)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3)依据合法性及合理性3、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简答)❖❖❖(1)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的;(2)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依据;(3)也只有搞好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规定要求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才能发挥会计的核算职能。三、会计基本目标(简答)❖❖❖(1)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7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债权人、供应商及客户、企业内部员工及管理者、政府部门有用的信息包括:内部信息、外部信息。(辨析)❖❖第二节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1、会计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辨析)❖❖2、会计要素是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辨析)❖❖A、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以下特点:(简答)❖❖❖(1)为企业拥有或控制(2)能用货币表现。(3)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B、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具有以下特点:(简答)❖❖❖(1)能用货币计量(2)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3)企业承担偿债义务。负债按其流动性分类,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非流动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C、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8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具有以下特点:(简答)❖❖❖(1)不要求偿还,企业可在存续期间内长期使用(2)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按投资比例承担风险(4)分享剩余利润及资产(5)能够用货币计量。所有者权益包括:(简答)❖❖❖(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留存收益D、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具有如下特点(简答)❖❖❖(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E、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不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具有以下特点:(简答)❖❖❖(1)在日常活动中发生(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F、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为利润(如是负数,则为亏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的项目,亦称资产负债表要素。辨析❖❖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的项目,亦称利润表要素。(辨析)❖❖二、会计等式资产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额库存现金2短期借款2009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也叫会计恒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记账基础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辨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A、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辨析)❖❖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简答)❖❖❖(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关系❖❖(1)法人一般应该是会计主体(2)但构成会计主体的并不一定都是法人。B、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辨析)❖❖资产按既定用途使用、负债按规定期限偿还。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C、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辨析)❖❖会计期间的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季、⽉。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银行存款28应付账款400应收账款140实收资本350存货480盈余公积50固定资产350合计1000合计100010D、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辨析)❖❖我国的会计核算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条件下,要将有关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以此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表。二、会计记账基础(辨析、选择)❖❖1、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2、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指对收入和费用按照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3、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记帐基础。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简答、选择)❖❖❖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素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A纵向可比:企业对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B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应采用规定的会计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11重要交易或事项。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提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处理,不得提前或延后。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确认1、会计确认是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2、会计确认的标准(简答、选择)❖❖❖(1)可定义性(2)可计量性(核心标准)(3)可靠性(4)相关性可定义性(主要标准):凡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交易或事项都属于会计确认的范围。会计确认实际上就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可计量性(主要标准):经济信息必须能够量化,能够以货币计量。二、会计计量1、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一定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2、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未经确认就不能进行计量;没有计量,确认也就失去了意义。❖3、会计计量属性又称为计量基础,是指所用量度的经济属性,即按什么标准、从什么角度来计量。(辨析)❖(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指按照形成某项会计要素时所付出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12(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现在形成某项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出售时可能收回的金额(扣除可能发生的费用后的净值)。(4)现值: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三、会计记录方法(简答、选择)❖❖❖1、按照一定的账务处理要求,将经过确认、计量的会计要素项目的名称、金额等登记在记账载体上。(1)设置会计科⽬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四、财务会计报告(简答、选择)❖❖❖1、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第二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一、设置会计科目会计对象分类会计要素分类会计科目131、概念:设置会计科目是指根据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标志的一种专门的方法。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是: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可以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的、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3、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简答、选择)❖❖❖(1)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2)必须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3)要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4)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5)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二、会计账户1、设置账户: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载体。❖2、设置账户的意义:设置会计科目以后,还必须根据规14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辨析)❖❖3、账户的格式:账户的格式一般应包括:账户名称;日期;凭证号码;摘要;增加、减少的金额以及余额。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辨析)❖❖三、丁字帐(辨析)❖❖•账户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账户金额之间的平衡关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记录增加额的一方,本期的期末余额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四、账户分类(选择、计算)❖❖❖更多内容详见《科目分类表》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580000本期减少发生额560000期末余额60000例151、总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内容的总括核算指标。亦称总账账户、一级账户。2、明细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能够提供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总分类账户,如“本年利润”账户不必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外,大多数总分类账户都需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反映资产的账户
本文标题:00041基础会计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3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