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练习专题检测卷一Word版含答案
专题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突出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孔子的下列哪一观点,体现了上述规定()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其中“教育公平”体现了这一思想,故选B。答案:B2.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解析:本题考查调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A项体现了儒家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B项体现了墨家节用的思想,C项体现了法家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D项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答案:C3.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④解析: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确,“尚贤”、“非攻”是墨子的主张。答案:A4.“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反映出庄子()①看到了事物具有相对性的一面②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③否定了各种事物的差别④走上了不可知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从题干的两段话可知,庄子把事物的相对性绝对化了,从而抹杀了事物的相对性,走上相对主义,否定了各种事物的差别,必然走上了不可知论的道路。答案:D5.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解析:B为儒家思想,C为道家思想,D为法家思想。答案:A6.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仲舒传》)董仲舒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解析:本题考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背景。解答本题注意分析历史背景,汉武帝想要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董仲舒的对策符合汉武帝的政治需要。答案:D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②③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独尊儒术”的原因和影响做出正确分析,另外儒学之外的其他各学派地位虽然受到冲击,但是“独尊儒术”并非消灭其他各家。答案:D8.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重在“尊”,这主要表现在()A.提高儒学地位,禁绝其他思想学派B.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中C.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唯一内容D.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独尊儒术”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依据教材可知,是将儒术用于教育和选拔官员中,故选B。答案:B9.《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人数占52.38%。这说明()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解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其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见儒学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深刻,故D为最佳选项,A、C与材料无关,B项到秦朝已实现转变,故排除A、B、C。答案:D10.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科举制的影响中A、C、D都是正确的,而B项说法错误。因为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皇权,故选B。答案:B11.“二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天理的核心是“仁”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解析: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基本主张。答案:C12.“宇宙便是吾心”,与下列哪一思想家的观点本质一致()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守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思想家思想的识记能力。“宇宙便是吾心”属于心学,王守仁的思想与其一致。答案:D13.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和心学()A.本质上是相同的B.内容上是相同的C.观点上是一致的D.存在时间相同解析:理学和心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A14.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别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D.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解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虽然在对“理”的认识方面有差别,但二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本质是一致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答案:A15.明清之际,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黄宗羲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些进步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B.封建专制统治强化并出现严重危机C.宋明理学占主导地位D.人民起义的推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进行分析,其他选项是作为其产生的对立面或者有利条件,不属于根本原因。答案:A16.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解析:本题以儒家思想的发展切入,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项是孟子的主张;B项是荀子的主张;C项是董仲舒的主张,都体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D项是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他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具有民主启蒙色彩,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7.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可以看出黄宗羲主张法治的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他反对“一家之法”和君主专制,但他还未提出变革政治制度的主张。答案:C18.王守仁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解析:王守仁的言论体现了“心外无物”的思想是唯心主义;而王夫子的说法反映了事物的客观存在属于唯物主义,故选A。答案:A19.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A、B分别是先秦时期孟子、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不符;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挥孟子的性善论,主张先天性善论,认为天命之性善而气质之性恶,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20.张载曾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A.强调社会责任感B.提倡知行合一C.构建新儒学体系D.重建伦理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张载的思想与顾炎武的思想均强调了社会责任感。B项是王守仁的观点,C、D与材料无关,故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21题16分,22题18分,23题16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6分)(2)三则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韩非子、董仲舒和黄宗羲生活的不同时代,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地形成的时期;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2)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解析:(1)问抓住材料一中“君臣父子之礼……不可易也”来概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中“大一统”“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等信息来分析。(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天理”来回答。(4)问根据材料四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信息来回答。(5)问结合四则材料体现的时期及该时期儒学发展的阶段特征概括归纳。答案:(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在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的权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5)春秋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练习专题检测卷一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