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2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自主学习】一、请自主学习教材第一专题p17至p21二、思考题目: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有哪些突出体现?2.清朝前期中央加强对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哪些重要制度措施和成功经验?三、自主解答:1.结合所学和本课知识扼要说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2.清朝军机处有哪些特点,你如何看待其设立?【互动学习】一、情景激趣明清时期我国已处于专制时代晚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废丞相和建立锦衣卫特务机构,后来东厂西厂又怎么样作恶多端,造成一种社会恐怖心理?《儒林外史》对八股取士制度下的读书人群相形象入目的描绘,清朝文字狱的荒谬残酷等等,同学们从不同的途径方式都有一程度的了解.由于很多戏说明清皇帝影视剧的误导,许多同学往往只看到了他们开明和歌舞升平的一面.环顾中国乃至同一时期的世界历史,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和政治的演进才更为科学客观呢?相信本课可以给同学们知识和认识上提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可以从中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二、探索生趣主题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原因目的;做法;评价)2.明成祖创立内阁制度.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阁员官位较低,内阁无实权3.特务统治和宦官参政思考探究1.废除丞相到创立内阁制度再到宦官参政,它们之间有何因果联系?主题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清初政治制度(1)沿用明朝内阁六部制度(2)皇权不强(亲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2.清朝的军机处:(1)时间: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2)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3)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较高)、密。(4)作用: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3.密折制的推行.4.大兴文字狱.思考探究2.明清加强专制的措施为什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因为它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从而只得依靠用强权、靠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思想上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的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进步;另一方面,作为上层建筑,它所维护的是处于崩溃中的旧统治基础,表现了更加的消极作用。)主题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清朝前期我国版图特点:稳定巩固,奠定近代版图基础.2.成功经验:3.重要制度措施:(1)设立理藩院(地位,职能,作用)(2)在西南民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时间,做法,意义)思考探究3.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明史》卷310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哪一阶段的什么制度?体现了明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明初的土司制度。是对少数民族施行安抚政策的体现)三.总结固趣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特点:极端强化并走向衰落。明初对专制政权进行了全面强化,废丞相,皇权具有绝对权威,成为明朝政治制度的特色。设立内阁,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成为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既减少了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环节,又提高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和保密性,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清朝理藩院的设置,空前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各民族的管辖。2.作用和影响(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对组织社会生产有一定作用;特别是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文化的繁荣。但是,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和措施,诸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长期形成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文化专制高压政策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总之,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消极方面占据了主导。而同一时期欧美国家已经初步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制度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只有清楚地认识,才能更好批判地传承。【素质提升】1.清朝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2.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统治日趋稳固B.封建统治日趋衰落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3.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适应了()A.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权力相互制衡的需要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4.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清)理藩院5.明朝宦官魏忠贤所作所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熹宗不问政治B.封建专制统治腐朽C.魏忠贤独揽朝中大权D.特务机构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6.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实行行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有效控制和管辖辽阔的地域B根除各地割据势力C加速元朝封建化进程的推进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7.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宣政院C.理藩院D.乌斯藏都斯8.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9.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0.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1.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直接涉及到的制度分别是()A.郡县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B.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C.郡县制度、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D.皇帝制度、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12.马克思说过: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下列哪些史实在事实上证明了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①秦兵马俑制作②隋大运河的开凿③元曲的出现④明长城的兴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自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4.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建设最具成就的时期是()①秦汉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5.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举措,造成北宋“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A.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16.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压制了民主思想的发展④是导致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能力过关】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自《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诸侯是小宗,在奉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材料2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刽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以上材料摘自《中国历史纵与横》读史感悟:(1)据材料1,结合西周的史实,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2)据材料2,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参考答案1.B2.B3.A4.C5.B6.A7.B8.C9.A10.D11.B12.C13.A14.A15.A16.D17.(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2)机构: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根源:皇权专制。(4)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走向衰落18.(1)周王诸侯卿大夫;宗法制的实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关系实行分封,形成的以王族为主体,联结许多旁系、支系贵族形成的政治制度。(2)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