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三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①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历史条件)●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②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③1966--1976年:“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④1978—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条件的成熟:(1)政治上:①新中国政权的巩固②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确立(2)经济上:①土地改革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②国营企业的发展壮大③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1949年--1952年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1953年)(1)内容:一化三改(2)特点:改造与建设并举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同步进行(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同步进行)(3)两者关系:工业化是主体(核心),三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服务实质: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1953--1956年)①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同时开始三大改造---一化---三改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目前我国正实行的什么战略与这地区有关?①第一个五年计划(53-57)•依据:•中心环节:•重点地区:一五计划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制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特别是对于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支援新工业地区的建设……——《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优先发展重工业东北地区借鉴苏联经验,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基础优越,靠近苏联易受援助“一五计划”(1)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任务:(3)中心环节: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重工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代表企业有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②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1956年)(1)内容:(2)实质:(3)结果:(4)意义:(5)存在的问题: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政策)对农业、手工业和改造(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变革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①标志……②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改造后期,急躁和粗糙(急于求成)表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但是……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封建地主阶级,除个别地区以外,也已经消灭了。富农阶级也正在消灭中。原来剥削农民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处在由剥削者变为劳动者的转变过程中。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它的队伍扩大了,它的觉悟程度和文化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知识界已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想一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取得哪些成功的探索?(1)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依据、内容、意义)背景:内容:意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国内形势发生根本变化①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②规定主要任务:……③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成果;2、探索中的重大失误:(1)表现: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特点: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指导思想)②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标志)(3)实质:“左”倾冒进错误(4)影响: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极大破坏②导致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5)原因: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②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1957年,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毛泽东也提出中国用15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但1958年先改为7年,后改为3年赶上英国。图3、纠正错误:①开始:②八字方针:③成效:纠正农村中“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4、十年探索中的主要成就:(1)基础工业建设:(2)交通建设:(3)能源建设:1965年石油全部自给1、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①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②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③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大背景(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陈晓卿《百年中国》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国民经济陷入混乱: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2、1973、1975年经济复苏:原因:周、邓主持工作3、“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①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②更为严重的是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哪一幅最能反映“文革”期间我国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年代667375A年代6673750B年代667375D年代667375C【试试你的判断力】【小结与升华】2、“文革”十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①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②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抓住发展机遇④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又有哪些重大失误,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成就:•失误:①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②“一五”计划的执行,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开端;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④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党的主要任务,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⑤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1976年的“文革”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训:工商业:资本主义私有制农业、手工业:个体私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改造前:改造后:主要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主要形式: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和平赎买农民报名参加合作社荣毅仁(左一)等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大跃进时代的口号“在两年内建成一个像样的共产主义”“一天等于20年”“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踏翻地球顶破天。”“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吸袋烟。在山西省故县“小土群”的一角农民大炼土钢时运送矿石1958年,全国共生产钢1108万吨,其中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感悟历史】1月9日报道2000斤6月30日报道5103斤7月25日报道9195斤9月25日报道130434斤1959年各地报道水稻亩产情况----你信吗?“大跃进”中各地报道的农产量纪录:一颗白菜500斤,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13万斤,土豆亩产120万斤【感悟历史】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一大片超级水稻吸引无数游客目光。昨天,在无锡举行的世博会主题论坛上,“超级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听众介绍了他的研究进展。据悉,目前超级稻的亩产量已达到800公斤,到2012年有望达900公斤。“我现在80岁,我希望能在90岁时看到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的第四期杂交稻。”1958年《人民日报》经常出现的一句话:“地的产量是由人的胆量决定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大跃进”时期农业“高产卫星”宣传画千斤重的大南瓜【感悟历史】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什么是人民公社的特点?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感悟历史】人民公社时期的“共产风”(1958年)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人民公社好【感悟历史】“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征、危害)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这是河南建国人民公社的8名劳动力5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仅1.042亩小麦。和平赎买•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的具体方式是让资本家在一定的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四马分肥•四马分肥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利润分配形式的形象说法。•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为“四马分肥”,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基本上是为国计民生服务的。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即年息五厘所代替。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同课异构课件专题三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5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