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训练
“顺乎世界之潮流”1.现代日本学者井上靖说过:“幕府末期日本学者文化人等……例如,横井小楠的思想起了革命,倾向开国主义,其契机是读了中国的《海国图志》。”这反映出《海国图志》()A.主张倡导发动民主革命B.主张推行实质性改革和开放C.推动了近代日本社会变革D.摆脱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影响解析A项的表述不正确,《海国图志》反映了地主阶级的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朝统治,反对社会革命。B项不符合史实。C项准确地反映了材料的内涵。D项的表述是错误的。答案C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的统一解析君主立宪思想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改革的主流思想,排除A项;19世纪40年代、60年代中国只引进西方技术,没有全面引进西方文化,排除B项;C项建立民主共和是20世纪初期的社会思潮,排除;19世纪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列强对华侵略,中国兴起反侵略斗争,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从学技术转到学制度阶段,D项正确。答案D3.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着重从经学方面进行论述,对传统的“古文”经学展开猛烈的抨击,宣传变法的思想,在政治上打击了“恪守祖训”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做了舆论准备。答案C4.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提倡国人虚心向西方学习C.主张世界各国和平相处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解析题干中“中国并不在中央”,意思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的观念,故选D项。答案D5.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解析A、B、C三项表述不全面。D项全面表述了中国近代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学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学如此,其余亦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材料二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材料三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4)材料一至材料三表明中国近代化发展到了哪一层面?参考答案(1)西学的源头在中国。减少洋务运动的阻力。(2)差异:中学重等级和封建伦理道德;西学重平等和法制。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主思想传播。(3)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共和思想,共和思想符合世界历史潮流。(4)由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时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6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