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高考模拟卷15Word版含解析
1、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情况,这表明()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49703073.626.4195256.943.164.535.5195648.751.357.642.4A.轻工业发展速度超过重工业B.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确立C.国家注重轻重工业平衡发展D.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2、“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A.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B.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性质C.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D.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3、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柳随年曾提到这样的小故事:某年秋,国家计委干部去河北徐水搞共产主义规划,问老农一亩能产多少粮食,老衣两次都不吭声,问到第三次的时候才用嘴指着牌子上的800斤,又问能产800斤吗?他说,包括秸秆在内。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结构急需得到调整B.一五计划导致经济比例失调C.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严重不足D.“左”倾错误影响农业发展4、在2018年的全国人大、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把12月18日设定为“国家改革开放日”的建议。在12月18日这一天()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全国人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C.安徽凤阳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D.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半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5、鸡毛换糖的说法最初源自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镇,是指在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曾经,鸡毛换糖被作为“投机倒把”的典型加以禁止,直到1980年,当地工商局才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纷纷出动,可谓盛况空前。它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C.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D.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6、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中国欧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英国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的向右转”1980年中国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特区;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化产责任制的文件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法国开始私有改革浪潮A.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欧美的所有制关系都发生了质变B.中国改革开放是在欧美私有化改革浪潮推动下发生的C.凯恩斯理论对世界经济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D.20世纪70、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调整时期7、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这一分配政策()A.开始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C.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8、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9、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比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①当时商品供应匮乏②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③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④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10、1919年詹天佑赴海参崴参加由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召开的大会。会议期间,詹天佑为中国力争中东铁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中东铁路原是中俄合办,中国又是大战参战国之一,而且有保持该路秩序的能力,中东铁路应由中国人全权管理,不需要协约国监管委员会来监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A.华盛顿会议上解决了中国在中东铁路的管理权问题B.詹天佑与英、美、俄、日等国代表一道主持中东铁路C.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导致中国内政的铁路主权问题国际化D.日本在巴黎和会上攫取了中国境内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11、下图为民国21年在《申报》刊登的一则香烟广告。这表明当时()(注:“国难当头”“人人应有救国的责任”)A.申报成为宣传抗日的主流媒体B.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C.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爱国商家利用时局营销产品12、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账时却变成38元一只,一盘虾耍价1500余元。10月6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对经营者处以9万元罚款。这说明网络()A.具有舆论监督作用B.信任度较高C.能够决定处罚结果D.是民间反腐的平台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往今来,国家治理与制度设计、治国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关系。材料一公元前六世纪,大流士首创行省制度,将全国分为20多个行省,其总督由皇帝任命。各省有固定的税收额度,并统一了全国的币制,金币的铸造权归中央。为解决国内民族众多、语言互异的问题,将阿拉米亚语确定为全国通用语言。大流士强化国王的意志和命令就是法律的君主制传统,并使各行省驻军归中央政府节制。秦帝国在地方上废除了分封制,全盘实行自战国以来各国陆续采取的郡县制,由皇帝任免地方行政首长。实行土地私有制,社会成员以统一的田租、口赋、兵役、力役等形式向国家尽义务。为使帝国境内的经济发展,秦始皇在统一当年就采取了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以及车轨的措施,并以秦国成文法为基础,制定和颁行全国统一的法律。在军事上,秦帝国的三大兵种分属地方和中央两大系统,军权集中于皇帝本人。——摘自段清波《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二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1.依据材料一,概括波斯帝国和秦始皇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相同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生资产阶级的哪些主张反映了这种“人文思想”?他们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两岸四地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材料三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1.材料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答案1.B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知,“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上升,表明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确立,故B项正确;表中所描述的是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发展速度,故A项排除;表中数据反映,轻工业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重工业逐步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并非平衡发展,故C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七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排除D项。2.A3.C解析:依据材料“问到第三次的时候才用嘴指着牌子上的800斤,又问能产800斤吗?他说,包括秸秆在内”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存在农业产量浮夸的现象,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农业生产结构,故A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左”倾错误,与一五计划无关,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故C排除。4.A5.D解析: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从90年代开始的。B.材料没有涉及到所有制结构变化。C.材料不涉及到对外的开放。D.从材料可以看出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在80年代初被逐渐打破。故选:D。6.D解析:A.70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所有制结构尽管有所调整,但没有发生本质改变。B.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在欧美国家私有化改革浪潮下推动的,选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C.从材料可以看出都是加强市场的作用,而凯恩斯主义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七八十年代以后就逐渐的削弱了。D.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七八十年代中国和欧美国家都进入了经济政策的调整阶段。故选:D。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现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三大召开的时间是1987年10月,距离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而在改革一开始就着力打破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故A项错误;合理的分配制度,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防止贫富悬殊,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进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故B项正确;这一分配政策强调“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因此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故C项错误;中共十三大召开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故D项错误。8.C9.C10.C解析:根据材料中詹天佑声明的内容“中东铁路原是中俄合办,中国又是大战参战国之一”可以看出,中东铁路问题理应属于中国内政,但由于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协约国取得了监督权,由此可见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均未涉及中东铁路的权利归属问题,A、D项错误;由于俄国退出一战,并于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一战后俄国被排除在协约国之外,B项错误。11.D12.D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官府任意干涉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到此事,但并不能说明社会舆论都在关注,故B项错误;题干中媒体报道并未对此事提出看法,故C项错误;题干中官府依据有伤风化的传统观念将一对青年男女收押,说明了传统思想影响司法判决,故D项正确。13.1.相同:构建了中央集权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化;统一了税制、货币和文字;统一了法律制度;行政、军事大权集于君主。2.主张及实践:主张君主立宪,实行维新变法;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主张民主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3.表现:提出依法治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1.影响:破除了人们对“包产到户”的错误认识,加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突破了人民公社旧
本文标题:2019高考模拟卷15Word版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6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