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民版必修一选择题限时训练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答案
限时12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2小题共48分)1、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反割台斗争D.反洋教斗争2、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有一张出自乡绅之手的对英国侵略者的“晓谕”说:“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惜身家亦惜土地,终怀父母之邦。”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饱读儒家经典著作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初具民族主义观念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3、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动,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B.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C.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略D.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4、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①邱逢甲②徐骧③刘永福④丁日昌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事件是()A.清军平定回部的叛乱B.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C.林则徐远赴虎门销烟D.邓世昌血染黄海碧涛6、“(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下行省7、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他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由此可见,左宗棠认为()A.西北稳定,为新疆建省提供有利条件B.新疆对于京师战略地位举足轻重C.新疆应该与蒙古发展睦邻友好关系D.新疆建省令分裂势力无隙可乘8、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甲午战争B.黄海海战C.左宗棠收复新疆D.反割台斗争9、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中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这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近代()A.民主意识B.民族意识C.平等意识D.法制意识10.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11.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C.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12.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不平等条约是A.《胶澳租界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1答案:A解析:由“1841年”“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等信息,可知为三元里抗英斗争。2答案:C3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第一次”“大规模”等信息,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是绝无疑义的”可知,它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故B项正确;C项中“沉重”说法错误;“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大小前提”说明作者并不认为三元里民众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故D项错误。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重新越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可知,B项正确。8答案:D9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义和团运动批判了列强对我国领土与人民的侵略,体现的是民族意识。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选项B正确;选项A、C在甲午战争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能够概括“救亡”的内涵,“救亡”实际上包括政治领域的改革和革命。11答案:A【解析】由材料“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和“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可见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故选A;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丧失对清王朝的警惕,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全民族性,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的信息,排除D。故选A。1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可知是《辛丑条约》中的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D项正确。《胶澳租界条约》是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强租胶州湾的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不符,排除A。《马关条约》是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不符,排除B。《南京条约》是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题干不符,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本文标题:人民版必修一选择题限时训练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08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