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HXL本章要点*群体及其形成机制*社会助长及其心理原因*性别助长*社会惰化*脑力激励法对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群体决策理论*群体思维和群体极化*冒险转移第一节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概念二、群体的形成一、群体的概念1、什么是群体(1)群体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2)群体的核心成员之间彼此有直接接触和交流,并发生相互之间交叉影响和情感上的认同感,形成“我们”的概念和归属。(3)集群的概念彼此之间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但却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2、群体的特征(1)共同目标这是群体形成的先决条件和原因,也是群体的重要特征。(2)结构和规范群体是有组织化的人群,每一个成员在群体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执行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享有一定权利。(3)归属感和交互作用群体成员对群体存在认同感,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会发生一定的交互作用。3、群体的类型(1)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首属群体:由社会学家库利(C.H.Cooley,1923)提出的,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也称为初级群体。次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公司、企业、学校等。(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组织结构确定、角色分配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3)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群体:个体为某个群体正式成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成员归属于这个群体,对这个群体有较高的认同度。个体在实际上没有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称为参照群体。(4)面对面群体与虚拟群体面对面群体:以直接接触为基础运行的群体。虚拟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越组织甚至国家界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形式。二、群体的形成1、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互动与共同目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群体形成的前提。共同的目的既是群体的特征之一,也是形成群体的重要因素。(2)隶属需要①安全需要②地位需要③自尊需要④情感需要⑤权力需要(3)工具作用与情境压力工具作用: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群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得这个目标更容易达到。高压力的情境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2、群体形成过程(1)交往(2)共同活动(3)目标一致3、群体形成过程的认知因素人们在三个水平上知觉社会:(1)把所有人都看作在人类群体中的一员的高级水平;(2)依据相互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把人们区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中级水平;(3)把人们识别为单独个体的低级水平。第二节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一、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二、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三、去个性化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惰化作用(一)社会助长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抑制(socialinhibition):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1、社会助长:我们是怎样受在场影响的?特里普利特(Triplett,1898):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要比各自单独和时间赛跑时的成绩好早期社会心理学Allorp1920年研究实验目的:要求被试根据所给的词汇(如建筑、实验室),在纸上尽可能地写出相关的词汇。实验设计:实验共分三次,每次要求被试必须在一分钟内完成,其中有独立完成的,和另外两个人在场完成的。实验结果:93%的被试有他人在场的情境下成绩更佳。社会助长作用也发生在动物身上经典实验:扎荣茨(RobertZajonc,1969)和他的同事设计一个装置,用来观察蟑螂的行为是否会受到同类存在的影响。其他动物的研究迈克尔(Michael,1982)发现:一个优秀的撞球选手,在隐瞒观察条件下击中71%,在有四位观察者观看他们的表现时,击中80%;而差劲的选手,前面的是36%,有观察者的是25%。运动项目研究场次主场获胜的百分比棒球13566554.3橄榄球259257.3冰球432261.1篮球1359664.4足球3720269.0社会促进的主要效应1、结伴效应:结伴活动提高效率的现象。2、主场效应:运动员比赛时,如果有很多观众为他们加油鼓劲,他们往往能顺利甚至超水平发挥,所以在比赛中东道主更容易获胜,这种现象被称为“主场效应”。3、“观众效应”:有人在场观看某人从事某一项活动,会对此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其活动效率。4、性别助长: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行为效率增加。(金盛华)2、Zajonc(1965)的社会助长的驱动理论:唤醒状态与优势反应1)他人在场提高了生理唤醒状态,即我们的身体变得更有活力。2)当这种唤醒状态存在时,完成一些简单任务会变得更容易,而完成一些复杂任务或者学习新的内容就更困难。随着唤醒水平的增加,我们的优势反应--即特定情境下最容易作出的那个反应--倾向也随之提高。这种优势反应可能是恰当的,也可能并不恰当。如果恰当的话,观众在场就会有正向的效果,反之则产生负向的效果。优势反应3、为什么他人在场会引起生理唤醒?第一种理论解释:警觉第二种理论解释:评价的焦虑第三种理论解释:分心(分散-冲突理论)第一种解释认为他人在场提高我们的警觉例如:当我们独自一个人在看书时和有其他人在一起看书的心理感受。第二种解释认为人们总是对其他如何评价自己非常关心根据驱力理论,那么任何一类观众,即使被蒙上眼睛,不能观察和评价任务表现,也应该可以产生社会助长现象。科特雷尔(NickolasCottrell,1968)提出了“评价顾忌”。给观察者蒙上眼睛,结果发现与可以自由观察的观众不同,仅仅是蒙上眼睛的人的在场没有产生预期反应。但是,看似合理结论并不一定适用所有情况。例如前面的“蟑螂实验”。我们很难想象会去在乎别的蟑螂对它的评价,所以评价顾忌的解释在这里不适合。第三种解释认为他人会造成会分心问题桑德,巴伦合和穆尔(Sanders,Baron,Moore,1986)对评价顾忌进行科更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分散-冲突”理论。他人在场无论是观众还是合作者都会使人分心,这种分心导致生理唤醒;因为分心,又会使当事人认知超载,从而影响任务的表现。认知超载会限制个体的注意广度,使注意力只可放在关键线索或突然出现的无关刺激上。驱力水平的提高和注意力范围的缩小哪个因素更重要?根据Baron(1986)的看法,这两种理论有时会对同一个任务的完成产生不同的预期。如在一个从未学习过、只呈现几个关键刺激的任务中,如按照驱力理论,会预计他人在场将引发优势反应,所以一定是错误的,即行为会被抑制效应。如果按照注意力分配理论,他人在场使人更容易去关注重要线索,所以成绩将会提高。Huguet(1999)的斯楚普任务采用了有多个刺激并且不常见的斯楚普任务,要求被试读出一些表颜色的字:颜色一致的(如红字用红色显示),和颜色不一致的(如红字用绿色显示)。不同情境:没有他人在场有一个正专心读书的观众一个被试看不见的观众一个观看被试完成任务的观众结果有力支持了注意力分配理论,即没有观众的条件下斯楚普效应最明显,但有观众的条件下,尤其是专心的观众和不可见的观众,斯楚普效应会减少。人多好办事?(二)社会惰化1、社会惰化:他人在场使我们放松19世纪80年代,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Ringlemann,1913)发现:在团体拔河中集体所付出的努力仅有所有个人单独努力之总和的一半。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社会惰化(懈怠)。用力的方向和时间?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个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拉塔纳、威廉姆斯和哈金斯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拉塔纳、威廉姆斯和哈金斯(Larane,Willianmw,Harkins,1980)他们观察到:6个人一起叫喊或者鼓掌所发出的喧闹声还没有一个人单独所发出的喧闹声的3倍响。(蒙上眼睛戴上耳机)当有他人在场而且个人的表现无法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得更糟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得更佳倾向复杂任务?当团体中的表现无法得到辨认时,人们变得更放松,生理唤醒能提高简单任务,但却会降低复杂任务的表现。根据相同原理,放松会降低简单任务的表现,但却会提高复杂任务的表现。因为人们不再担心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他们变得更放松,因而不再对困难的任务表现出萎缩心理,结果反而表现的更好。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三)社会助长作用的应用——脑力激励法(1)什么是脑力激励法奥斯本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方法。(2)脑力激励法的有效性讨论在心理学家具有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脑力激励的假说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证明。林格伦脑力激励方法的问题解决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effect)之上。(四)社会惰化的预防1.群体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较高的相互认同;2.工作项目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入水平;3.注重群体整体效益,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4.强调协作精神的群体,群体的团队合作性较强时;5.个体对群体充分的信任,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时。二、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二)群体极化(三)群体思维(一)群体决策1.含义:群体决策是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即群体面临问题时,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的过程。2.作用:(1)群体决策可以减少偏见。(2)满足成员的自尊心并增强责任感,提高决策效率。(3)加强成员间信息的沟通。(4)群体决策解决复杂问题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在群体中每个人可分工去解决复杂问题的某一个部分,然后统一结果,交换意见。单个人决策则不具备这种能力。3、群体决策理论(1)社会决策图式理论关于如何将成员的个体选择整合为群体决策的社会决策模型,是关于个人影响力在群体决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论。(2)群体决策的信息取样模型斯达塞群体中决策形成前有关决策的信息在成员中的分布情况,会对讨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可能产生多种形式的偏差:一是分享信息偏差;二是偏好误差。3、群体决策理论群体决策:两人(或者更多人)的决策一定优于单独决策吗?(二)群体极化1、含义: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2、群体极化的机制(1)信息的作用当群体中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的时候,这种信息会对其他成员造成影响,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他们的观点,转向支持这种有说服力的观点,从而使一种观点在群体中极化。(2)社会比较通过群体讨论,人们会与别人比较他们的观点,比较的结果一般是他们使会转变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其观点看上去和其他成员的观点一样极端。3、冒险转移(riskyshift)例:一个青年人身患心脏病,不做手术则去日无多,做手术又有立即丧命的可能。如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心理学家柯根1967年的研究,个人在单独决策时,倾向于认为要有70%的成功把握时才能进行投资,而团体决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功的可能性降到了50%冒险转移的原因:第一,个人假设团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第二,责任分散。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二)群体思维(groupthink)1、含义:它是指在一个高凝聚力的群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性,而导致群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经常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2、最早关注此一现象的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
本文标题:第七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0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