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__摩擦力
78高三一轮复习摩擦力问题专题何涛2015.9.122[重点难点提示]摩擦力问题既是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重点,又是力学计算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弄清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的判断,掌握相关的计算规律,抓住它的特点,并正确分析、判断它的作用效果,对于解决好跟摩擦力相关的各种力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分析时,由于摩擦力存在条件的“复杂性”,摩擦力方向的“隐蔽性”及摩擦力大小的“不确定性”,使得对问题的研究往往容易出错.摩擦力的大小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必须先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必须接触;②接触处有形变产生;③接触面是粗糙的;④接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μ为滑动摩擦系数,N为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系数与材料的表面性质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在滑动摩擦系数μ未知的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也可以由动力学方程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除最大静摩擦力外,与正压力不成正比关系,不能用某个简单公式来计算,只能通过平衡条件或动力学方程求解。在一般计算中,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采用同一公式,即fm=μN,并且不区别静摩擦系数与滑动摩擦系数。而实际上前者要稍大于后者。3.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需要注意的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滑动摩擦力的功要改变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的机械能将转化为物体的内能。而静摩擦力的功不会改变系统的机械能,不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摩擦力做功特点:静摩擦力做功: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为0。(故静摩擦力不损失系统机械能)滑动摩擦力做: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代数和不为0,且为fs,s为相对位移。类型一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分析与解答::物体P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绳上拉力恒等于物体P的重力,不会发生变化,所以D选项正确.未加F时,物体Q处于静止状态,Q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不确定,79PQθ设斜面倾角为α,则有TpFmg,sinTfQFFmg,即sinfQpFmgmg,当sinQpmgmg时,fF方向沿斜面向上,再加水平向左的的推力F,fF可能变小,fF可能反向变大;当sinQpmgmg时,fF=0,再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sinQpmgmg变大,当sinQpmgmg时,fF方向沿斜面向下,再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fF变大.综合得物体Q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变小,可能变大,A、B选项均错误.答案为D变式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0;B.μ1mgcosθ;C.μ2mgcosθ;D.(μ1+μ2)mgcosθ;分析与解答::当物体P和Q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其加速度为:a=gsinθ-μ2gcosθ.因为P和Q相对静止,所以P和Q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不能用公式fN求解。对物体P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所以求得:f=μ2mgcosθ.答案为C。变式2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置一个铁块,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放置铁块的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地向上抬起,木板另一端相对水平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如图所示.铁块受到摩擦力f木板倾角变化的图线可能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分析与解答:本题应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1.当0≤<arctan(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铁块相对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铁块受静摩擦力作用其大小与重力沿木板面(斜面)方向分力大小相等,即f=mgsin,=0时,f=0;f随增大按正弦规律增大.2.当=arctan时处于临界状态,此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由题设条件可知其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3.当arctan<≤900时,铁块相对木板向下滑动,铁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根据摩擦定律可知f=FN=mgcos,f随增大按余弦规律减小.答案为C变式3a、b、c三个物体,均重30N,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各个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0.2。现用两个水平力F1=10N,F2=15N,分别作用于b和c上,方向相反。则地面对物体c,c对b,b对a的摩擦力是:A.15N,5N,5NB.15N,10N,ONC.5N,10N,OND.5N,10N,10N分析与解答:判断三个相关联的物体间的摩擦力是否存在,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是一个难点,能否化难而易,取决于正确选择对象的突破口。以b与c的接触面作为切人点,a、b作为一个整体,重为60N,则物体c所受a、b对它的正压力为N=60N,如物体b、c有相对滑动,则滑动摩擦力人f1=μN=0.2×60N=l2N此值大ABCD80于F1=10N,所以在F1的作用下,物体b不可能在物体c的表面上滑动。那么在力F2的作用下,物体c有没有可能在地面上产生滑动呢?用同样的办法可以估计出物体c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f2=0.2×90N=18N,大于F2,所以物体c不可能沿地面滑动,三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所以,物体b与物体a间静摩擦力为零。物体c对物体b的滑动摩擦力为fb=F1=10N,方向向左。地面对物体c的静摩擦力为fc=F2-fb=5N,方向向右。答案为C变式4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B,物体A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已知A物体质量为m,A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与斜面间弹力的倍(tan),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要静止在斜面上,物体B质量的取值范围为多少?在A静止的前提下,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情况又如何?分析与解答:先以B为研究对象,若A处于将要上滑的临界状态有:T=mBg再以A为研究对象,若A处于将要上滑的临界状态有:T1=fm+mgsinT1=T而fm=NN=mgcos得:mB=m(sin+cos)同理,若A处于将要下滑的临界状态则有:T2=fm+mgsintT2=T得:mB=m(sin–cos)m(sin–cos)≤mB≤m(sin+cos)在A静止的前提下,A和滑轮支架对斜面体的总作用力竖直向下,A、B和斜面C整体对地面只有向下的压力,地面与C间无摩擦力.变式5如图所示,物体P左边用一根轻弹簧和竖直墙相连,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把P拉动。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N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N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B.N先不变后增大,f先减小后增大C.N保持不变,f始终减小D.N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分析与解答:拉动之前弹簧伸长量始终没变,因此弹力大小不变;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开始方向向右,当水平力F增大时,摩擦力先减小,减小到零后,F再增大,P就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了,因此摩擦力向左,且逐渐增大到最大值。答案为D【方法概述】静摩擦力的分析要注意三性:(1)隐蔽性:静摩擦力方向虽然总是阻碍相对运动趋势,但相对运动趋势往往不容易确定,一般要用假设法去推理分析.(2)被动性:静摩擦力大小没有确定的计算公式,是因为其大小往往需要由其它外力和运动状态一起来决定,或其它外力跟静摩擦力的合力决定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需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确定.(3)可变性: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确定.只要其大小在0mff范围内,当其它外力变化,或运动状态有所变化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会作相应的变化.类型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向。PF81为了测定小木板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弹簧测力计(质量不计),弹簧测力计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将木板连同小球一起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用手固定住木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测得斜面倾角为θ,由测得的数据可求出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分析与解答:用手固定住木板时,对小球有F1=mgsinθ木板沿斜面下滑时,对小球有mgsinθ-F2=ma木板与小球一起下滑有共同的加速度,对整体有(M+m)gsinθ-Ff=(M+m)aFf=μ(M+m)gcosθ得:tan12FF变式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素为μ。由于受到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使物体以速度V2沿导槽匀速运动,求拉力F大小。分析与解答::物体相对钢板具有向左的速度分量V1和侧向的速度分量V2,故相对钢板的合速度V的方向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fcosθ=μmg22212VVV从上式可以看出:钢板的速度V1越大,拉力F越小。【方法概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方向,即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该参照物运动的方向。当研究对象参与几种运动时,相对运动方向应是相对接触物体的合运动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即是把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假若没有摩擦力研究对象相对该参照物可能出现运动的方向。变式2如图3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粗糙挡板ab的宽度略大于小物体厚度.现给带电体一个水平冲量I,试分析带电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分析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必须了解其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的特点.带电体获得水平初速mIv/0它在.它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mqBIBqvf/0洛和重力mgG,若Gf洛,则带电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abV1V2CABV1V2fVθ82若Gf洛,则带电体贴着a板前进,滑动摩擦力)(mgqvBNf滑,速度越来越小,滑f变小,当v减小到0v,又有mgBqv0,它又不受摩擦力作用而匀速前进.若Gf洛,则带电体贴着b板前逆。滑动摩擦力;)(qvBmgNf滑,它减速运动动直至静止,而滑f却是变大的.变式3质量m=1.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水平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一段距离撤去该力,物体继续滑行t=2.0s停在B点.已知AB两点间的距离S=5.0m,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求恒力F为多大?(g=10m/s2)分析与解答:设撤去力F前物块的位移为1S,撤去力F时物块的速度为v,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mgF1对撤去力后物块滑动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得mvtF01由运动学公式得tvSS21对物块运动的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011SFFS由以上各式得222gtsmgsF代入数据解得NF15变式4如图所示,质量m的小木块原来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劈上。当对木块施加一个平行斜面的水平推力F时,木块恰能沿与斜劈底边成60°角的方向匀速下滑。求木块与斜劈间的摩擦力是多大?分析与解答:小木块受四个力作用,mg、N、f、F,将mg分解为:下滑为F1=mgsin30°和垂直斜面分力F2=mgcos3
本文标题:高三一轮复习专题__摩擦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2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