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專題一道教之興起與演變2學習目標1.知曉道教的起源與發展2.明白道教在臺灣的發展3.了解道教對東亞的影響3道教的起源──先秦時代1.特點:道教為中國本土之傳統宗教2.信仰內涵:承襲中國古代先秦時期民間的巫術和神仙方術,並雜糅了道家、儒家、陰陽家及黃老等思想3.起源:戰國中後期的方仙道和漢初的黃老道4道教的起源──東漢晚期◎道教正式產生於東漢晚期:1.原因:東漢末年政治黑暗、社會動盪、瘟疫流行,人民生活痛苦,因此鬼怪迷信盛行,精通道術方士們紛紛建立帶有宗教色彩的團體2.派別:(1)丹鼎派:長生成仙為宗旨(2)符籙派:符水咒語為人治病消災3.傳播方法:提倡互助,救濟貧困,對當時社會中下層民眾有極大吸引力4.以太平道及五斗米道最為著名,它們是最早成立的兩個教派,是為道教創立的標誌5太平道1.創立者:鉅鹿人張角2.名稱由來:因信奉《太平經》而得名3.過程:《太平經》一書內容言及陰陽五行、災異、鬼神等,並預言將有大德之君降臨,張角得到此書,利用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創建起太平道4.傳教方法:起初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以善道教化天下,又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病者多癒,故信仰者日增5.黃巾之亂:漢靈帝中平元年(184),以黃巾為標幟,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都起來響應,史稱「黃巾之亂」。後為皇甫嵩所平,太平道組織被破壞,之後便銷聲匿跡6五斗米道1.創始人:張陵2.名稱由來: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道德經》為主要經典,並自稱出於太上老君(老子)口授而造作道書,要求受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3.「三師」:張陵死後,傳道給兒子張衡,張衡又傳其子張魯。此三人被稱為「三張」,稱張陵為「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系師」,即所謂「三師」74.政教合一:張魯與益州牧劉焉結盟,在漢中組成政教合一的宗教王國,自號「師君」,以鬼道教民,並設置義舍為過往行人免費提供食宿,又教道眾,有隱瞞小過者,須補道路百步,將功抵過,略示懲罰;對犯法者,寬宥三次,以後再犯,方處以刑罰,故史書稱「民夷樂之」5.發展:(1)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張魯投降曹操,五斗米道開始朝向官方道教發展,並傳往中原地區(2)晉取得政權後:向東南沿海傳播,遍及全國五斗米道86.別稱──「天師道」:因張陵的曾孫張盛後來移居江西龍虎山,自擁天師尊號並世代相傳7.教義:(1)初期:附會道家思想,尊奉老子為始祖,但教理卻極端複雜,廣泛採納符咒、祈禱治病的民俗信仰,以及神仙、養生、丹藥等方術理念(2)東晉──確立道教信仰的理論體系:葛洪對戰國以來神仙方術加以整理闡述,並以煉丹、服藥學理來附會易老五斗米道9張天師鎮宅符10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發展1.發展概況:道教在民間持續發展,但當時不少政治事件或社會動亂與道教多有關係2.完成理論體系之因:(1)魏晉士族流行玄學,以老莊思想為基礎,探索宇宙萬物存在的原理(2)世族多不問生產,崇尚虛無,貪圖享樂,追求長生不老,故信奉道教者頗多(3)玄學的流行與佛教的傳入,刺激道教的發展,道教才開始深化教義,建立完整的體系11葛洪1.地位:為道教建立一套理論體系及修煉成仙方法2.著作──《抱朴子》內外篇:(1)內道用以養生求仙,外儒用之兼濟天下,呈現出玄學家儒道互補的特色(2)提出「玄」、「道」、「一」三個概念:「玄」、「道」都是指宇宙的本源,它們和「一」相通,「玄」、「道」都起源於「一」。有仙骨的人能得到「玄一」或「真一」成仙(3)提倡煉丹成仙,使丹鼎派大盛(4)豐富道教教義,開啟南方道教注重教理研究的風氣12葛洪的地位1.將道教神仙學體系和儒家綱常名教緊密結合:強調修仙必須以遵守儒家倫常為先決條件2.將道教改造為符合統治者要求的宗教:兩晉道教走向上層化,道教為士族上層所逐漸認識並加以改造接受,進而引起道教本身的分化13葛洪煉丹圖14《抱朴子》《抱朴子》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又繼承魏伯陽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它也是研究中國晉朝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寶貴資料。15北天師道──寇謙之1.地位:(1)北朝道教的盛行歸功於寇謙之(2)北魏新天師道(北天師道)的代表人物2.早年:信仰天師道,修張魯之術3.主張:著重服食閉煉,改良五斗米道4.重要性:(1)為道教制定戒律軌儀:將道教的儀式、衣冠、經典等制度化(2)使道教一度成為北魏的國教16南天師道──陸修靜(1)1.對南方的天師道進行改革:因南朝初期的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鬆弛,經陸修靜清整後的天師道,後世稱為「南天師道」2.地位:(1)對道教經典重新分類整理:完成中國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經目錄17(2)參考當時制度及佛教修持儀式,改革五斗米道(3)重視道教齋儀的作用:主張修道應用禮拜、誦經、思神三種方法,以洗心潔行,心行精至,以達於至道(4)完善道教的科儀規戒: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齋醮規儀,使道教的齋醮儀式初具體系南天師道──陸修靜(2)18南朝──陶弘景1.時代背景:當時道教的教規、儀範經寇謙之和陸修靜修訂後就逐步定型2.南朝陶弘景:(1)整理撰述道教經,為道教的神仙排定了等級森嚴的系統,構築道教神仙譜系(2)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並吸收儒佛兩家思想,主張三教合一,對後世道教的發展影響極大19隋唐五代時期1.是道教教理不斷深化、發展的鼎盛時期:經廣泛的吸收佛教思想,道教義理已有紮實的基礎2.統治者態度:(1)採取扶植尊崇的態度:因須借用神權來維護其統治(2)視道教為國教:唐朝皇室追認老子李聃為其祖先,推崇道德經使其和儒家五經並立3.傳播外國:唐高祖李淵還派使臣把天尊像送給高句麗,派道士到高句麗宣講《道德經》,使道教傳播到外國204.形成新道教:玄宗封莊子為真人,將《莊子》一書改稱為《南華真經》,並規定貢舉士子必須兼通道經。又將崇道納入科舉教育體系,官吏考選多有道舉出身者,甚至親自為老子一書作注,因此道書的研究蔚為風氣5.有利因素:隋唐的統一,有利南北道教之交流及融匯6.重要教派:有茅山派、樓觀派、重玄派、龍虎山天師派等,其中以茅山派因善於吸取各派之長,成為唐朝道教的主流隋唐五代時期21宋元時期的道教1.內丹派大為流行:強調修煉精、氣、神的內丹派取代了以煉丹為主的外丹派,形成以煉內丹為主的金丹派南宗,為當時的主流教派※原因:隋唐以來服食丹藥常發生中毒身亡事件2.符籙派吸收內丹術,形成新的符籙道派3.產生許多新教派:像北方的太一教、真大道教、全真教,南方以符籙三山為主,又有神霄派、清微派、淨明道等教派,其中以金朝道士王重陽所創的全真道發展最迅速,勢力也最大22北宋道派1.全真道:基本教義根據《道德經》和儒家經典而制定,吸收了佛教輪迴、無常等觀念2.茅山派:最盛,符籙道法在此時獲得較大發展,特別是所謂的「五雷法」,呼風喚雨,甚得統治者青睞3.張天師道:(1)盛唐統治者大力扶植,北宋開始復甦(2)宋真宗時,召見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賜封「真靜先生」,吏部尚書王欽若為之奏請立「授籙院」,又賜錢在龍虎山擴建上清觀,免其田租,准其世襲。此後,宋朝嗣任天師均襲封「先生」號,是當時道士中最高階位的稱號23全真道全真道或全真派,金朝興起的北方三個新道派中最大和最重要的派別,因創始人王重陽在山東甯海自題所居庵為全真堂,入道者稱全真道士而得名。24南宋統治者對道教的態度1.對道教建立宮觀、道士出家等採行嚴格限制和管理2.提倡道教倫理思想:(1)實例:宋理宗曾親筆為《太上感應篇》刊本題寫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勸人行善做好事,免遭神靈報應(2)結果:《感應篇》因而廣泛流行於社會上,之後出現了一批以收拾人心,維護社會秩序為使命的道教勸善書3.利用道教的教化功能,安定社會,鞏固皇權25南宋道派1.以符籙派居多:(1)以傳統的符籙派、正一派、上清派、靈寶派為主(2)淨明道和內丹派南宗(3)新興道派:東華、神霄、清微等符籙道派2.龍虎山張天師道取代茅山道成為主流:(1)南宋高宗、孝宗、寧宗、理宗等對張天師道都十分崇奉(2)理宗時期:欽定龍虎山為江南符籙道派的統領,主管三山符籙,龍虎山張天師道自此取得了統領符籙諸派的顯赫地位3.靈寶派道士:多活動於民間,罕見有受朝廷徵召賜封的高道,在民間影響較大26正一派的法符「法符」是以「符號」的形式,附著在規定的「文字」(或圖形)上,並書寫在特定的物品(如紙、絹、木、石),作為天神的旨令。早期的法符是寫在桃木上,所以有「桃符」之稱。不是任何一位道家弟子可以畫,符必須經過受過天職的高道之手,才會靈驗。27龍虎山張天師道東漢末年(215~220),第四代天師張盛不受曹操所封的都亭侯,自漢中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玄壇,並在此傳度授籙。它是歷代張天師的祀神和生活起居之所。28元朝的道教(1)1.現象:(1)統治者的扶持,道教出現新老道派合流的興盛局面(2)形成北方以全真道為代表,南方以正一道為中心的格局2.北方──全真教王重陽弟子丘處機:(1)深得元太祖賞識,曾勸元太祖敬天愛民、不亂殺人(2)元世祖時,賜號神仙,並命他掌管天下的道教,使全真教盛極一時。元世祖忽必烈正式用官方名義承認張陵子孫為天師293.南方──正一道:(1)在元朝從第36代到第41代天師均受元室尊崇,封為真人,尊稱為天師,奉命主掌江南道教,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殊榮,這是龍虎山張天師道最為興盛時期(2)歷代天師受命主管江南道教,不僅江南符籙派的教務受其統領,全真道在江南者亦受其統轄(3)江南道教各派宮觀的賜額,道官、道職的任命,以及道官封號的賜予等,皆須經天師的首肯和轉達元朝的道教(2)30(4)歷代天師的首領地位日漸鞏固:以至到元朝中後期,以天師為首領的龍虎宗逐漸形成為南方道教的重心,其餘道教符籙派皆併入正一道(5)宋金元之後:形成全真、正一兩大道派各據一方的格局,為明清乃至近當代道教的發展、教派的地理分布等奠定了基礎元朝的道教(3)31明太祖建國後的道教1.尊崇道教:制定了三教並用的政策,並對正一道優禮扶持,明朝許多道士被封為真人,授與高官,深入宮廷,參與朝政2.加強對道教的管理:朝廷於京師置道籙司,府置道正司,縣置道會司,監督和控制道教,強化對道教的約束3.朝廷仍允許道教活動,甚至重用道士,明世宗就曾因追求長生成仙,崇道最盛32明中葉以後的道教1.正一道──組織發展停滯之因:(1)道教素質低、對教理教制無建樹等(2)統治者的疏遠(3)在上層社會的地位日漸衰落,社會影響也日益減弱,道教因而逐漸衰落2.全真道──主要活動於民間之因:(1)與元室關係密切(2)明室起自南方,器重正一道的社會功用33明清時代的道教1.概況:道教已逐漸僵化,只剩祈禳符咒的正一道尚勉強支撐2.沒落之因:(1)講求修身養性的全真道沒落(2)西方文化傳入中國,道教漸為知識分子視為迷信3.結果:走向沒落之途34道教在臺灣的發展1.傳入:明末時期隨鄭成功入臺由福建傳到臺灣2.主流:以崇奉玄天上帝的武當派為主流,一時頗為盛行3.清領時期:(1)正一派傳入:福建、廣東的正一派隨著移民來臺,當時正一派的道壇道士隨之遷移,設壇於各聚落內35道教在臺灣的發展──「火居道」1.特點:家設壇靖,散居民間社會,設齋行道,弘揚正教的傳法道士,世稱為「火居道」2.內部傳承:嚴密有序,經家傳或師授以後,始能嫻熟科儀唱唸、經訣法要3.兼習:配合信眾之需,舉凡紅白諸事的相關事,如擇日卜地亦能兼習36日治時期的道教1.目標:打擊臺人之信仰心,並期以日本神道及佛教取而代之2.打壓之因:日本總督府因道教是中國之本土宗教,蘊涵中國文化色彩,深恐不利其殖民統治,遂故意打壓,斥道教為低級迷信37日治時期的道教──皇民化運動時期1.進行「寺廟整理運動」2.揚佛抑道之因:道教發源於中國,易引起臺人思念祖國之情,不利其侵略政策之推行3.結果:使佛道不分的混雜現象延續至今38皇民化運動時期揚佛抑道的情況1.道教宮觀多遭損毀,僅兼供佛像或民間神祇得以保全2.不准道教建立新寺廟及成立道教組織,道士欲執業者,須先至佛教講習班受訓,執業時須穿僧服3.不許民眾信仰道教,信仰道教者,其戶口冊上之宗教信仰欄,一律改為佛教39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的臺灣道教1.道士也接受新式教育,參加道教組織,成
本文标题:道教之兴起与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2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