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效备课的反思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思考的重要作用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搞好教学工作。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即备课阶段的反思。从目前的现状看,主要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虑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有些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凭借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依然“穿旧鞋走老路”或“穿新鞋走老路”,要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教学中的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就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更是老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因此,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在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设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和“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从而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提到有效备课,大多数人想到了集体备课的开展、个人备课的完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材考纲的分析、重点难点的突破。而要想使上述内容能够在备课过程中顺利完成,离不开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句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其实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种情况同样存在。自己所接手的学生,最长是教他们三年,短的只有一年。每年的学生不一样,所发生的教学事件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师的工作不是说教完一轮从高一到高三就结束了,以后就可以按照上一轮的模式再来,而一种充满变数的工作。案例:机体的免疫调节一课课前反思中对学情的反思免疫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过的一种生理活动,有时候经常提到对某病产生免疫力了,或者学生亲身经历的注射疫苗等,所以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并不陌生。但是由于在初中的生物课中对免疫的内容只是很少的一点介绍,所以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机体中的免疫是如何发生的,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有哪些器官、组织、细胞参与等问题并不明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免疫的具体过程。另外,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基本过程图记忆困难;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的作用容易混淆;一些细胞(如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作用出现错误等。这些内容在授课时要重点解决。基本过程可以通过学生相互之间复述、自己书写相互检查等方法加强记忆理解;对于细胞的作用既要求学生整理总结,同时教师也要进一步强调,并且辅以相关的练习更加巩固。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纵观目前的课程改革,它改的是不适合时代进步的教学模式,而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那么作为一线老师如何去上好课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课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件事,那么做这件事的“预”和“备”是什么?那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对于教师而言,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所以备课对于老师的上课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新形势下的有效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备课就显得格外引人注意,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老师们要做到有效备课我们的备课是否能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用到,而不是成了一种华丽的摆设,如果那样有如写文章出现“形”与“神”分家,结果备课和上课成了两张皮。二是出于个人利益而言,老师的备课要对自己的上课有帮助,怎样的帮助呢?一致认为是有利于老师用较少的时间并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教师有效地备课还有助于老师个人的发展,丛自身利益出发,没有老师不希望自己能更快的获取高级职称,所以有效备课是很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三是教师这一行业被赋予“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光环,“做一名老师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好老师”不能只图个人利益而误人子弟,尤其处于知识时代的教育改革,因课时数少则要求老师要想方设法把知识让学生快、扎实的掌握,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效备课,向课堂要效益。以上是在前辈教育工作者的成果基础上,我略说了个人对有效备课的认识。那么有效备课都要“有效备”哪些内容呢?用我这一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资深专家的经验来浅谈一下。有效备课主要从这么几方面入手: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深挖教材、资源准备、框架内容、过程安排、练习准备等,下面我就逐一来说一下我个人对这几方面的认识及处理情况。教学目标是规定教与学全过程的纲领,也就是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新课改下的课标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老师要想做好有效备课就必须先做好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因为教学内容始终是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的,所以备一节新课老师先熟悉这一节课要上的内容有哪些,然后分析思考通过上这节课学生要达到怎样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这里的“怎样”是一个“度”,如若把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无效或低效的备课,类似盖大楼结果却画出了一间平房的草图。此外,目前有些学校老师用的书中有一本叫“三维设计”的,里面每一节都为老师准备好了三维目标,虽然如此老师们不能把其上的照抄下来,但老师可以参考此书和教参来规划自己的教学目标,因为有诸多原因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共用相同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通过思考形成有助于自身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利于自身的发展还响应课程改革,何乐而不为呢?学情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有备课中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备”学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很少涉及此区域,传统观点是学生就该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不管你是用走的还是跑的都得跟上老师,跟不上就落后被淘汰,教师很少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而今教育时局大变,课改的有效备课中明确提出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任务,那么学情分析都要分析什么呢?我认为有这么几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信息渠道、学生的感受和成功感、学生的低起点等,所以老师不能把自己所认为不经学情分析的观点就强加给学生,通过学情分析老师可以在备课中抓住内容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又因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和成功感所以教师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之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另外,我觉得学情分析很适合于课堂导入,因为初、高中知识是有衔接的,老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底子来设置巧妙的导入不仅是在初中所学与高中将学知识之间架一座桥,还能引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求欲望,就拿“光合作用”来说,初中时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但那是最基础的,我们做个比喻:把“光合作用”比喻一只兔子,学生已经知道兔子吃什么,但不知怎样把所吃转化成有用的,那么高中即将揭开表象后面隐藏的秘密。教材是老师上课的依据。拿过一本教材来,老师首先要了解它里面涉及的表面内容有哪些,然后逐节去细品,因为被选用的教材可以说是学者和专家心血的结晶,老师要去深挖里面的蕴含,不能只看到教材中的表面知识。对于一节新内容,老师看完课本首先确立的是教学目标,再确定是教学的重难点,后者老师在备课时也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能全力集中精力的时间不过前二十几分钟,所以一些重难点内容最好在此时间中处理。另外,老师用到的教材也是在变动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动,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环境与稳态》中第二章第四节中有关体液免疫示意图与我去年用的教材就有变动,就多了一个“淋巴因子”但却就由此引发了老师们的深讨,所以老师在分析教材时要注意这方面。此外,认真分析教材老师能较好的处理前后知识的衔接和问题的设置,例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知识点的问题衔接可以这样:体液免疫消灭的是在细胞外液的病菌,那么进入细胞内部的病毒或病菌该如何消灭?此外,认真分析教材确定哪些内容可以不处理或浅处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例如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技能训练如果没有条件可以不必处理。总之,教材的有效利用对于教师进行有效备课和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并由此设计好预习学案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言道“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资源准备会为老师的备课锦上添花。我个人认为这里的资源准备包括这么几方面:信息搜集、教具选用、课件准备(有条件的话)、学案设置等。对于一个新内容教师可以以一个小资料开场,这个小资料就需老师提前准备和细选。一个小资料很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一个合适的教具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会有很大益处,不容小视。框架内容就相对简单,就是你要进行讲解的内容,哪些内容设置的多那些设置的少,简单地说框架内容就是教师的上课思路,思路清晰了才有发展。我个人较喜欢采用“手写式”备课方式,所以框架内容都是书写下来。我个人较偏重过程处理,过程处理是一门很大的授课艺术,就是教师要明确哪个知识点要选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包括学生自学、学生个人思考、老师讲解、学生分组讨论等,这个过程老师在备课中要做好全面准备,例如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方法必须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此外,教师课堂语言的选用也会影响课堂教学,是平淡无奇还是绘声绘色抑扬顿挫、亦或故设疑阵,这都要视情况而定,但不论选择用哪一种都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所以老师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但是,备课中已成型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因情况有所变动,这都需要教师的细心注意及时修正。对于过程处理,我的实践时间较短所以谈不出什么有见解的理论,我个人在备课时有时预备要用的方法却在课堂中用不到而临时替换,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选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至于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可能至今也没有一个规范,我较信奉教学过程“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的”。至于练习题的预设,我现在采用的是分层次练习题,设有基础题和选做题,因为学生的知识层次是不同的,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成功感,所以这样设置能或多或少给基础较差的学生一些安慰和一些激励。我曾经问学生我这样设置练习题好还是不好?有学生说不太好,原因是那样做会让他们对选做题产生可怕感,我告诉他们不是选做题就很难,而是选做题的知识整合度较高并还需要更多的细心度。现在的结果是好多基础差的学生会去挑战选做题,虽正确率对他们而言不高,但他们的精神可嘉。事物总是在发展的,所以老师的每一次备课在上完课后还需要据上课情况进行修改以加完善。以上是我个人自立加外援来简单谈了一下新课改下的有效备课,因个人资历较浅里面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谅解和批评指正。有效备课对于一线教师是势在必行之路,用心去看、用行动去实践、用交流去完善,或许会耗用我们很长的时间,但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而今在新形势下我们还要有效地去备。同时要做到“三备”、“三精”,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案、精心编排习题(确定每道习题要达到的目的)、精心选择教法。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反思备课又是备好课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课
本文标题:有效备课的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3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