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科学卷及答案
八年级科学练习卷2018.06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S-32O-16Cu-64H-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D.氮气2.20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右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据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3.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分子B.氧离子C.氧气D.氧元素4.有些科学概念可以用以下三种关系图表示他们之间的联系,下列概念关系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单质属于包含关系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5.月球表面有月壤。其中绝大部分月壤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A.空气B.水C.腐殖质D.矿物质6.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7.如图是把A、B、C三块钢块悬挂起来,并让它们彼此靠近时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钢块一定是磁体B.A、B、C一定都是磁体C.C钢块一定是磁体D.A钢块一定不是磁体8.推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在科学上成立的是(▲)A.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感应电流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所以导体切割磁感线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C.可燃物燃烧时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了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9.蜡烛(足量)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10.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氧循环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B.各种燃烧现象在消耗氧气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D.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11.用易观察的现象显示不易观察的现象、用易测量的量表示不易测量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不是应用这一方法的是(▲)A.图①以磁感线来描绘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B.图②用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图③以α粒子反弹或偏转推测原子核的存在D.图④以碘能使淀粉变蓝鉴定淀粉的存在12当前正是妙西桃子等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如图),我市很多果农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使桃子丰收的物质主要来自(▲)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C.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D.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3.关于下图所示的四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能够悬浮是利用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B.电动机在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D.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14.小亮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相当于保卫细胞(▲)A.吸水膨胀,气孔张开B.吸水膨胀,气孔闭合C.失水萎缩,气孔张开D.失水萎缩,气孔闭合15.小柯利用右图装置对植物光合作用进行探究,该装置的广口瓶中装满清水,清水中有黑藻,止水夹能控制导管开闭,排水管中排出的水可进入量筒。请判断以下有关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为了提高实验准确性,黑藻必须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B.若观察到黑藻表面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C.实验过程中排水管中的滴水速度会出现先增快后减慢的情况D.若观察到量筒中水量增加5毫升,则可以判断该段时间内黑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等于5毫升。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D.物质Y一定是单质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17.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氢氧根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3)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A元素是▲。(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它一定是放射▲(选填“电子”、“质子”或“中子”)。19.小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因为受到▲的作用能指向南北方向;若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线圈的磁极将▲(选填“会”或“不会”)改变。20.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人肺。(2)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哪个生理过程?▲。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图中▲装置。(2)若收集的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选用C装置收集气体可避免污染空气。收集时气体应从C装置的▲导管进入,并进行尾气处理。(3)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1)将装置放于光下照射3-5小时,取出植株,洗净杆浮色,为了知道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我们应该对植物枝条进行▲(选填“横”或“纵”)切处理,并使用放大镜观察。(2)通过实验知道植物运输水分在导管中,运输水分的动力来自于▲所产生的拉力。23.将质量均为5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不同。(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35分)24.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通电螺旋管磁性强弱可能跟线圈匝数多少有关”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实验时,用铁钉和漆包线绕制匝数为20匝的电磁铁,并接入电路中的AB两端,其他如图正确连接。步骤二: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1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步骤三:断开开关,用匝数为50匝的电磁铁替换20匝的电磁铁。闭合开关,再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记录数据。(1)实验时通过观察▲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该学习小组同学分析后,发现步骤三中存在错误,正确的实验操作是▲。(3)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线圈的匝数(匝)电流(安)吸引大头针数量201550111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5.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无机盐。小明和小科为了探究N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实验需要配置不同的营养液,他们该配制怎样不同的营养液?▲(2)选取生长旺盛的小麦幼苗4株,小心洗去其根部附着物,最后用蒸馏水洗净,并分别将它们“种植”在装有不同溶液的2只锥形瓶中,如右图。“小心洗去其根部附着物,最后用蒸馏水洗净”这样做的目的是▲。(3)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当发现某一锥形瓶内幼苗生长出现异常后,为了充分说明幼苗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缺N元素引起的,我们除了多次实验之外,还可以▲,再观察该锥形瓶内的植物的生长情况。26.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对制取过程中药品的选择做了进一步探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实验次数123456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10%15%5%10%15%大理石的种类AAABBB收集一瓶C02所用的时间/秒(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2)科学兴趣小组讨论后认为,既然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那么从这个角度思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速率还应该与大理石的▲有关。(3)根据你作出的假设,完善表格内容,以便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次数12327.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也是我们初中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就该实验的药品、装置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1)同学们对这个探究实验的药品的选择展开了讨论: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品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如图的药品做这个探究实验呢?选择这些药品的优点是▲。(写出2点)(2)图一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会不会一直保持平衡?为什么?▲。(3)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如图):通过对教材所示实验装置的分析,小明做了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小电烙铁开始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小明发现读数始终不变。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待冷却后从电烙铁上解下铜丝,放在灵敏电子台秤发现铜丝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28.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小明和小科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如图(a),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物质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2)他们在纸片上放上▲相同,材料不同的铁板、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铁板和镍板对磁体吸引力的影响较大,而陶瓷板,塑料板和玻璃板对磁体吸引力的影响较小。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分析,原因可能是▲。(3)日常生活中,磁条式银行卡和购物卡常受外界磁场影响出现消磁现象。请你根据本探究实验的结论,写出一种保护磁性的方法:▲。四、解答题(共七题,45分)29.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请回答:(1)图一微观模型所表示的物质中氧图一图二图三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变化Ⅰ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写出一项即可)(3)变化Ⅱ发生的是分解反应,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30.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①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克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②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请分析回答:(1)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2)这个创新设计的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01)31.科学中常用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它的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T),磁感应强度B越大表明磁场越强;B=0表明没有磁场.,图1所示是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为了研究某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刚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S1断开,S2闭合时,磁敏电阻R=▲。(2)闭合S1和S2,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此时该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科学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4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