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手足口病消毒技术指南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成人感染后大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我国已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概述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门把手等而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手足口病消毒原则消毒范围和对象: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一般不必对室外环境开展大面积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消毒持续时间:以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的持续时间。※需要理解的定义※什么叫随时消毒:是指对患儿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什么叫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包括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消毒剂的选择应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碘伏、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戊二醛和甲醛等进行消毒,并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一)家庭中手足口病的消毒措施家有手足口病患儿时,应加强个人卫生与家庭卫生,同时进行随时消毒;患儿痊愈或送医院治疗后,应对家庭彻底进行一次终末消毒,消毒的对象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儿奶嘴、奶瓶、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厕所、卫生间,垃圾,污水等家庭中预防性消毒措施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无患病儿童的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婴儿奶嘴、奶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儿童玩具定期清洗。搞好厨房、卫生间卫生。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家庭成员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更衣,有客来访后,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洁处理,必要时进行消毒。(二)托幼机构和小学发生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停课后应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包括:校区内室内外地面、墙壁(墙壁可只消毒至2m高),门把手、楼梯及其扶手,场所内的各种物品表面,特别要注意患儿的衣服、被褥,学习用品,玩具,奶瓶和食饮具,厕所、卫生间,污水、垃圾等。托幼机构和小学预防性消毒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保育员、教师要保持手部清洁,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等要保持良好通风。活动室、教室、宿舍等地面每天湿式拖扫,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地一次。门把手、桌、椅等各种物体表面每天用清水擦拭,每周末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玩具保持清洁。搞好食饮具消毒和食品卫生。(三)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发热门诊、手足口病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手足口病患者病房在患者康复、死亡或离开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洗脸盆、便盆等生活用品,厕所等。医疗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医疗机构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工作。儿科门诊、发热门诊、儿科病房等还要注意做到如下消毒工作。(1)诊疗用品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min,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医疗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压舌板应使用一次性压舌板;非一次性压舌板采用高压蒸汽灭菌,一人一用一消毒。非一次性用品诊疗、护理患者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医疗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可以浸泡消毒的医疗器械等物品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15min,需要灭菌的器械要做好清洗、灭菌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性消毒(2)手消毒:医护、陪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均应严格洗手,手的消毒用0.5%碘伏溶液或0.05%过氧乙酸消毒液涂擦或浸泡,作用2~3min。特别需要注意常规的免洗手消毒液对肠道病毒无效。(3)环境表面消毒地面、墙壁、桌、椅、工作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min。消毒要求候诊及诊疗区域应每日上午、下午、早上各做好一次清洁和消毒,遇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空气消毒采用通风对流方式消毒;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使用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认真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消毒要求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流行结束时做好终末消毒才能用于其他诊疗工作。切实做好候诊、诊疗区域的灭蝇灭蟑螂工作。废物处理手足口病候诊、诊疗区域内所有废物为感染性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先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离开上述区域时,应在垃圾袋外面再套一个黄色废物袋,防止转运过程污染其他物体表面。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手:手的消毒用0.5%碘伏溶液作用2~3min后清水冲洗干净。看护人在给患儿换尿片、处理粪便,或直接接触患儿分泌物、皮肤疱疹前后要按正确方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特别需要注意常规的免洗手消毒液对肠道病毒无效。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地面、墙壁: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15min。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min。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物体表面: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溴)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15min,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奶瓶和食饮具: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二星级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玩具、学习用品:患儿接触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15min后用清水擦拭、冲洗干净。厕所、卫生间:患儿使用后的便盆、便池、坐便器先投入50g漂白粉,作用60min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喷雾、擦拭消毒,作用15min。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后再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污染物: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等最好用固定容器盛放,稀薄的排泄物、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或含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含有效氯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衣物、被褥等织物:患儿的衣服、被褥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30min,患儿所用毛巾、擦手巾、尿布等每次清洗后煮沸5min。垃圾:垃圾喷洒含有效氯10000mg/L消毒剂溶液,作用60min后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液配制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例如疾控中心下发到各单位现用的含氯量为40%、每瓶净重为1000g的消毒粒,加水800L即配制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含氯制剂使用注意事项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调配或使用时应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含氯制剂使用注意事项由于含氯制剂有一定的刺激性,应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操作。配制时应有量杯或汤勺计算份量,使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配制浓度。消毒完的物品应以清水冲洗及抹干,最后清洁双手。消毒剂现用现配。如不慎接触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并求医。含氯制剂使用注意事项消毒期间不得随意用手揉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及时洗手,避免幼儿接触用消毒剂擦拭过的消毒剂未干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含氯消毒剂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消毒指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7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