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1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掌握医学心理学概念,医学心理学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行为量化方法,观察法;熟悉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医学模式的概念,新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临床实验研究和相关研究法;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其他相关学科。掌握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关系的科学,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三)学科性质1、交叉学科2、基础学科3、应用学科(二)研究范围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1.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2.科学研究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心理活动与健康关系密切。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如何维护心身健康成为现代人面临的主要问题。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科学家Engel提出,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理论基础:系统论和整体观基本观点:A.人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医学应从人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的四种量化方法1.描述(咨询门诊个案症状的报告)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22.序量化(现象学基础上的等级评估)3.间接定量(心理测验量表)4.直接定量(如:皮肤电阻、反应时测验等心理物理学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或控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直接性。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缺点:观察过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观察的结果难以重复。观察结果的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熟悉医学模式: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思考1.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2、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或控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3、心理测量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4、个案法5、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法有三种: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临床实验法。6、相关研究法复习思考题医学心理学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性质。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3简述新的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举例说明医学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基本要求掌握心理现象、记忆、思维概念,情绪、情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表情,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人格,人格的特征和心理结构,需要,需要分类和层次论,动机与挫折的概念,动机冲突形式,心理的社会学基础;熟悉感知觉定义,感受性,知觉的基本特征,注意的概念与基本品质,意志概念,气质概念与分类,性格概念,能力概念;了解思维的分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注意的种类,情绪理论,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能力分类,性格特征。掌握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并且具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情绪和情感定义: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伴随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的自我体验。情绪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1.情绪的分类(1)心境(2)激情(3)应激2、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1.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它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言表情。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4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维度两极性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性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人格的概念(p28-29)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特征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特性与共同性整体性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3、自我调节系统需要的概念: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的分类:按需要的起源分:按需要的对象分:自然性需要物质需要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Maslow)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动机(Motivation)与挫折(frustration)(一)动机概念定义:是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二)挫折概念:定义: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5动机冲突形式双趋冲突:指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而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双重趋避冲突:也称双重接近—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熟悉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刺激量。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就是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两者的关系呈反比。韦伯定律: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决定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即:k(韦伯系数)=ΔI/I知觉具有四个基本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注意1、概念: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谓指向是心理活动有选择地针对某一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深入到所选择的事物中去。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6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4、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意志定义: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气质定义: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的个性心理特征。2、气质的类型1)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感受性:对内外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耐受性:对客观刺激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能力反应的敏捷性: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的速度,不随意的反应性可塑性: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情绪兴奋性:情绪活动的易感性和表露程度向性:心理活动及言行反应表现于外或内的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不甘寂寞,善于交际;智慧敏捷,注意易于转移;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印象不很深刻;情绪和情感易于产生也易于改变,体验不强,但明显地表露于外。其显著特点是,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智慧敏捷,但准确性差;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其显著特点是,有很高的兴奋性,行为上表现也不均衡性。他们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沉着坚定;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其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发觉的细小事物。性格(character)1、概念: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72、性格的特征(自学)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4、性格类型能力(ability)定义: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记忆的种类1、按记忆内容分2、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分①形象记忆①瞬时记忆②情绪记忆②短时记忆③运动记忆③长时记忆④逻辑记忆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特性:间接性,概括性(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口腔091班医学心理学总结8(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3)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1)聚合思维(求同思维)(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2.情绪、情感的关系(区别和联系)(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基本要求掌握行为、潜意识、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操作条件反射,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熟悉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意识、前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的含义,认知的特点,人本主义对人性的理解
本文标题:总的总结医学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8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