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
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作者:陈柳钦,CHENLiu-qin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刊名:南都学坛英文刊名:ACADEMICFORUMOFNANDU年,卷(期):2009,29(5)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30条)1.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19852.KogutBDesigningglobalstrategies:comparativeandcompetitivevalue-addedchains1985(04)3.GereffiGACommodityChainsFrameworkforAnalyzingGlobalIndustries19994.HendersonJDangerandopportunityintheAsia-Pacific19985.UnitedNationsIndustrialDevelopmentOrganizationInsertinglocalindustriesintoglobalvaluechainsandglobalproductionnetwork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upgradingwithafocusonAsia20046.UNIDO'sindustrialdevelopment2002/200320027.GereffiG.HumphreyJ.SturgeonTTheGovernanceofglobalvaluechains2003(04)8.HumphreyJ.SchmitzHGovernanceinglobalvaluechains2001(03)9.SturgeonT.LeeJ-RIndustryCo-evolutionandtheRiseofASharedSupply-baseforElectronicsManufacturing200110.HumphreyJ.SchmitzHHowdoesInsertioninGlobalValueChainsAffectUpgradinginIndustrialClusters2002(36)11.GereffiG.KorzeniewiczMCommoditychainsandglobalcapitalism199412.KaplinskyR.MorrisMAHandbookforValueChainResearch200213.HumphreyJ.SchmitzHGovernanceandUpgrading:LinkingIndustrialClusterandGlobalValueChain[IDSWorkingPaper120]200014.KaplinskyR.MorrisMGovernanceMattersinValueChains2003(01)15.KaplinskyRSpreadingtheGainsfromGlobalisation:WhatCanBeLearnedfromValueChainAnalysis2000(02)16.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集群转型和升级200617.刘珂产业集群升级研究200818.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200719.罗勇.曹丽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思路2008(11)20.孙志燕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探讨我国产业升级及政策调整取向200521.张剑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地位的提升2007(06)22.刘友金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2009(01)23.谢名一.王季全球价值链内集群产业升级研究综述2007(30)24.吴建新.刘德学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综述2007(08)25.杜龙政.刘友金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与集群式创新发展研究2007(12)26.詹霞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2007(08)27.汪斌.侯茂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2007(03)28.池仁勇全球价值链治理、驱动力和创新理论探析2006(03)29.江静.刘志彪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基于商品价值链视角的分析2007(07)30.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2004(05)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谭力文.马海燕.刘义胜.TANLi-wen.MAHai-yan.LIUYi-sheng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针对企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的新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寻求更佳的资源配置模式,动态地重构价值链,从而在全球分工下获得持续的生存权,通过分析国家竞争力演化轨迹,确定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复合定位,进而结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围绕创新优势和效率优势,构建了在全球价值链条件下中国企业价值链重构的战略框架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子系统:产业竞争系统、基于学习创新机制的价值链重构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2.学位论文周习全球价值链、垂直非一体化与中国产业升级——基于分工和生产组织模式的视角2007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的出现和生产组织模式的变革正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以愈发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一国不但可以寻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入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寻找具有最大优势的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从而把本国各个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中国凭借着劳动力的优势已经在一些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中占据了某些节点,但是往往都停留在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制造和组装环节。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换取经济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全球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剧烈变革的年代,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如何借助这次世界经济的变革,摆脱单纯“世界工厂”的地位,向着全球产业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转变,并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帮助中国产业在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突破现有的局限,寻找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实现产业的升级。从分析方法来看,本文在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疏理的基础之上,采用了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五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下的价值链参与者的力量对比关系,以及不同关系下产业升级的情况和难易程度,并建立了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模型,用以说明发展中国家实现价值链内部升级的条件和主要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目前中国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并利用计量软件对垂直非一体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分析的角度来看,本文分别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关系和具体的实现形式等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根据以上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作为以后分析的基础,论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全球价值链、垂直非一体化以及产业升级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疏理了相关领域的文献。第二章可以说是全文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全球价值链还是垂直非一体化都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之上的。那么,对于分工和分工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价值链和垂直非一体化。本部分就对分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疏理。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是从价值链治理模式的角度对中国的产业升级进行了分析。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有不同的参与者力量对比,从而也会带来不同的发展障碍、机遇以及不同的发展前景。第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疏理了价值链的内部治理模式和外部治理模式,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在内部治理模式中,五种不同类型治理关系下的价值链特征,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本章还对中国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经验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主要是以加工组装的形式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价值洼地,并且这种优势目前已经开始逐渐减弱,而且中国产业面临的主要是俘获型和层级制的价值链治理关系。最后,本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定义了价值链,提出了价值链的成本面分析。第四章承接第三章的研究,首先考察了在不同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下,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升级的难易程度和路径选择。并且在第三章价值链成本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若干因素。第五章和第六章则从价值链实现形式的角度对中国的产业升级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从全球价值链实现形式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目前作为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最主要形式的垂直非一体化产生的动因,并对中国目前的垂直非一体化程度进行了衡量。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不论是从所有行业的角度,还是制造业的角度,或者各个子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垂直非一体化程度都是在逐渐加强的。第六章承接第五章的研究,通过计量检验考察了垂直非一体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根据前文的分析研究,对中国产业的升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中国相关产业可以分别从价值链治理关系的转换和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等两个方面着手,立足我国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渠道控制”为突破,并充分利用广阔的本土市场帮助中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指出了本文分析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对于全球价值链、垂直非一体化和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疏理了价值链的内部治理模式和外部治理模式,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在内部治理模式中,五种不同类型治理关系下的价值链特征,以及在这五种治理关系下,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的难易程度以及路径选择。研究显示:在市场型和模块型的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业能够顺利实现工艺升级一产品升级一功能升级一整个价值链升级的全部升级;在关系型的治理关系中,发展中国家能够完成前三种升级,但是却很难实现价值链的整体跃升;在俘获型的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的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是比较顺利的,但是后两种较为高端的升级却很难实现;在层级制的关系中,发展中国家只能实现最低级的工艺升级。2、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定义了价值链,提出了价值链的成本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的模型。证明了只要发展中国家资本存量出现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或者技术水平出现了相对的增长就能够实现价值链上产业功能的升级。另一方面,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不断地细化,那么也能够完成价值链的攀升和产业的升级。3、本文选取了二十三个主要工业行业作为样本,并使用它们从1992年到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量检验考察了垂直非一体化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非一体化确实对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中资本密集型行业在规模效应、技术外溢、集聚以及相关的产业关联作用的共同影响下,能够从垂直非一体化中得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以及对技术较高的依赖程度,也能从中获益匪浅。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作用的有限性,主要依赖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进作用最小。而垂直非一体化对非外向型行业与外向型行业的不同促进作用的差距比较小。3.期刊论文周习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经济师2009,(6)全球价值链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价值链相关理论.除了管理学界对价值链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外,经济学家们也试图从经济学成本面的角度来对此作出解释和分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4.期刊论文胡丹婷.汪佩霞.HUDanting.WANGPeixia全球价值链下的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纺织学报2007,28(12)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服装价值链是购买者驱动型的,即大型的服装零售商、品牌营销商、品牌制造商是服装价值链的领导者,他们居于价值链的高端并控制着价值链
本文标题: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9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