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对货币失衡的调整方式主要有哪些
四、对货币失衡的调整方式主要有哪些?(134)答:1、调整货币供应量第一,公开市场业务;第二,再贴现率;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调整货币需求量增加商品供给量,包括积极扩大进口3、混合型调整4、逆货币运行方向调整指在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中央银行并不是压缩货币供应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全面均衡。中央银行对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主要有四种方式:(1642)供给型调整所谓供给型调整,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紧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当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的货币需求量时,中央银行从扩张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迎和货币需求量,这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失衡的货币供需进行调整时,以货币需求量作为参照系,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相应调整,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调整。由于现实货币供给通常总是大于货币需求,因而本节旨在研究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下的调整对策设计。供给型调整的主要内容有:(1)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其主要对策有:其一,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以直接回笼流通中的货币;其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以紧缩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其三,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2)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对于货币供给量大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到均衡的调整可采取如下对策:其一,停止向客户发放新贷款;其二,对已到期的贷款不再转期,坚决收回;其三,将未到期的贷款提前收回。(3)从政府财政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政府税收措施将一部分社会经济主体的存款转入政府在中央银行的金库存款,即将一部分现实的购买力转化为潜在的购买力,从而达到实质上紧缩货币供给量的效果。其中的主要措施有:其一,政府可减少对有关微观经济主体的财政拨款;其二,可相应的增发政府债券,以直接减少社会各经济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其三,在税收上,可增设新的税种、降低税基和提高税率等。(4)从经济运行中的个人角度而言,可以通过个人收入资本化的途径来疏导流通偏多的货币供给量。所谓个人收入资本化,是指将经济运行中个人可支配收入一部分转化为投资资本,既包括直接投资资本,又包括间接投资资本,从而使个人可支配收入由消费领域引导至生产投资领域。需求型调整与供给型调整相对应的需求型调整,乃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从增加货币需求量入手而使之适应于货币供给量;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小于相应货币需求量的失衡时,则从减少货币需求量角度入手来使之与货币供给量相适应。即:需求型调整从需求方入手,医治货币需求,并从而填平货币供需失衡缺口,以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目标。由于货币需求量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内生变量,因此对货币需求量的调整对策更多地在中央银行之外进行,主要包括:(1)增加商品市场上的供给,由商品市场上的供给引导需求,并从而实现货币市场上对货币需求的增加。(2)中央银行动用金银外汇储备,与此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从而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给。(3)大幅度地提高商品价格水平,通过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来吸收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实现货币供需均衡的调整。混合型调整所谓混合型调整,实际上是供给型调整和需求型调整的有机结合。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加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入手,既进行供给型调整,又开展需求型调整,以尽快收到货币供需均衡而不致于给经济运行带来过大经济波动;反之,在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在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同时,压缩相应的货币需求量,以尽快而有效地实现货币供需的均衡。逆向型调整所谓逆向型调整,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的货币供需失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并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全面均衡。其内涵是:若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同时现实经济运行中又存在着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而且也存在着某些供不应求的短缺产品,社会经济运行对此需求量很大,而可供能力又相对有限,这样通过对这类产业的追加投资和发放贷款,以促进供给的增加,并依此来消化过多的货币供给,达到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虽然这种逆向型调整不如供给型调整那么见效,而且在短期内还会扩大货币供需失衡的局势,但是只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过程中把握时机,调控力度适度,便能成功地实现货币供需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本文标题:对货币失衡的调整方式主要有哪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19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