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父母的觉醒》书摘父母首先应当努力做到的是让孩子享有身为自己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下生活。如果父母想进入一种纯粹的状态,做到同孩子心心相印,就必须抛弃优越的自负感。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望、权威与控制,父母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整身心,在每一个当下与他们和谐相伴。如果我们将教养孩子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精神转型的成长过程,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心灵的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承载转型过程中学到的种种经验与教训。孩子可以促使我们提升,让我们获得更深刻的感受;理解这一层,我们将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觉醒的教养方法不仅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精神,时刻同他们心心相印,同样需要我们重视纪律和约束。我们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居住、殷实、教育,还应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技能。如果我们带着自负感教养孩子,就说明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结果,我们将会驱使孩子进入我们的世界,导致他们错失机会而无法进入自己的世界。悲哀的是,当孩子在我们的专断下就范,听从我们的说教时,我们却感到自己是最尽责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以身作则。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时刻尊重、赞赏孩子,就是教他们去尊重、赞赏自己。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我们力图转变孩子当前的状态,2改变他们的行为以适应我们的要求,就相当于向他们传递了一条信息:做真实的自己还不够。结果,我们的孩子将会采用一套新的人格面具,逐渐脱离本真的自我。身为父母,放弃我们对孩子的设想,放弃替孩子书写未来的欲望,这个心灵过程是最难熬的。它要求我们放弃以往所有的计划,进入一种彻底放手的境地;它还要求我们放弃对孩子的一切前瞻,仅仅对眼前最真实的孩子作出反应。如果我们不需要孩子同我们达成统一的意志,那就能够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提升、互相补偿的关系。那种居高临下的权威感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通过控制、批评、责备、挑剔、评判,乃至展示自己“卓越的知识”向别人展示权威,那么他展示的非但不是自己高贵的灵魂,反而是贫瘠的灵魂。如果孩子从未见过父母的弱点、稚气,甚至笨拙,那他们怎么会有勇气袒露自己的弱点?如果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成长,我们就会裹足不前,不敢冒险,也不敢犯任何错误。因为我们害怕父母沉闷的否定和反对。我们知道父母迟早会反对,所以我们永远不会真正“启航”去经历生活的风浪,而只会待在温室里,毫无风险地自己玩耍。当然,因为我们甘愿“受控制”,在学校里我们会做老师的小天使,代价则是失去了本真。身为父母,我们总是凭借自己的本能、盲目地对孩子的言行作出反应,而不是先冷静一阵再选定最恰当的应对措施。往往还没等自己明白过来,我们就已将冲突升级了,不知不觉就在自己和孩子之间造3成了负面循环。如果我们带着抵触情绪主观地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很可能陷入气恼之中而无法自拔。当我们允许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各自的情绪,而且能做到同他人的情绪和平共处,也就实现了对情感、情绪的接纳。因为我们明白,情绪仅仅是情绪而已。生命本身是朴素而简单的。无论我们打算如何打理它,它都具有一种超越逻辑和条理的自然力量。在大海中游泳时,我们只能任凭水流推动自己的身体,而不会提出抗议:“这波浪好大胆!它不该翻滚得这么高。”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无法支配大海。事实上,无法预测的海浪会让我们感到兴奋。既然如此,为何我们对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或其他事情就不能泰然处之呢?生活不是板上钉钉般好或坏,而是像海浪一样自来自去。如果真的热爱生活,那就接受它的本来面目。如果我们能与生命的本真状态和谐共存,那就会像对待海浪一样对待自己心中的焦虑。只有当我们消极反应的时候,海浪才会变成海啸。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状况体现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生活,而是在互动中接受生活的经历。生活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他是中性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选择一种方式去解读生活,这种方式极大地影响着生活经历的性质。决定命运的关键在于我们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反应。如果我们能做到有情绪却不立即发作,就能给孩子作出示范;他4们不必立即对想法与情绪作出反应;相反,他们可以让心里的变化引导他们去了解自身。一旦孩子发现,静心观察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是一件饱含力量的事情;他们内心的空间就会打开,由此就可以同自己最真实的本质获得联系。如果我们把生活看作一位智慧的向导,那么每一次经历都有可能对孩子有所教益:给予、接受、谦逊、耐心、勇气、爱情。我们要做的知识拨开尘垢,把它们寻找出来。当我们引导孩子从每一次经历背后寻找感情教益的时候,都是在教他们用热情去拥抱生活。于是,他们不会再把自己视为受害者;相反,他们会获得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觉醒的教养方法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孩子的宽容心是巨大的。当我们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时,他们绝不会因此受到什么不可修复的伤害。相反,我们如果能接受自己的缺陷,他们也能由此学会接纳自身的缺陷。在长幼间的舞蹈中,我们如何在“放手”和“严守”之间取得平衡,决定着孩子能否在亲密依赖与独立自主之间取得平衡。尽管幼儿满心盼望自己能爬上高山、登上月球,但他们心里也感到无助,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未知世界。为了缓解这种感觉,父母应该为幼儿的生活确立常规,为他们设定言行举止的限制。一旦计划提上日程,我们的宝宝就得学着说话、走路、自己吃饭和大小便,并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不久以后,当他们进入了幼儿园,将更加独立于父母。如果我们以往对孩子太过严苛,那他们正好借着青春期挣脱一5番;如果我们在孩子成长期间对他们太过放纵,以致他们不懂得行为的界限,那他们如今会更加野性难驯。如果我们此前对孩子太过忽视,此时他们会拒绝与我们心意相通。叛逆角色的形成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接纳的问题。在最典型的案例当中,父母要么就是太过刻板专制,要么就是太过纵容溺爱。孩子感到骨鲠在喉,无法表达真实的自己,同时也被父母的期望压得喘不过气来。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孩子在变相地呼喊与求助。孩子想传递的信息,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满足,因此只要诉诸极端的手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还是会百般逢迎家长的要求,他们成了“小明星”或“承欢者”。要想孩子享受生活中简单的美好,我们就不能给他们安排太多的计划。相反,我们应该允许他们在游戏与懒散中度过童年时光。觉醒的生活意味着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意味着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勇气而不是某一项活动本身的完美。要明白,唯有当下才是最要紧的时刻。要相信生活是一位恒久的、明智的、欣然的老师。我们身边充满了焦虑的人,所有人都在匆匆忙忙地奔赴未来。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尽情品味当下的时光,从平凡中体会不平凡。我并非提倡家长限制孩子的拓展欲望。鼓励孩子开发多种能力是尊重孩子天性的一种途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帮助孩子确立一个观点,即他们的价值感并不取决于他们的成绩。期望孩子出色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前提是即便孩子平凡无奇,我们也会为他们感到欣慰。如果我们拒绝接受孩子的平凡,就等于教他们沉溺于生活的夸张一面。6他们就会相信,唯有卓然出众才能赢得掌声与关注,于是便会不断追求“更大”和“更好”。相比之下,如果孩子能理解平凡的价值,就会对生活本身安之若素。他们会欣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灵,与他人分享微笑的乐趣,关心他人的权利。这一切都始于父母的教导。孩子的天性是善于想象的,他们善于用身体、精神、心灵向真正的自我作出回应。孩子只需要一间空屋子,再加上他们的想象力和一个假象的伙伴就够了。他们不需要昂贵的时髦物件和一间填满玩具的房间,因为他们创造力的核心是与生俱来的。一旦他们与自己的内在核心发生联系,就会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开心;他们还会意识到,满足来源于内心而不是外在世界。当我们为孩子的成绩或业余活动过分担忧时,他们将会因为追求完美的成绩而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只要有机会,我们就应不遗余力地鼓励孩子去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热爱学习过程,体验掌握技能的喜悦,乐于冒险,即使遭遇失败也要乐观自嘲。这样我们就能教会孩子怎样展示出他们真正的创造性潜能。要想帮助孩子回归天然的本性,最简单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他们远离电视,尽量少在任何屏幕前消磨时光。我不是说电视或电脑一定对孩子不好,只是想反思他们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应当允许孩子看看卡通片和电视节目、玩玩游戏(尤其是在周末),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因此而失去了同我们相处的时间。如果电子屏幕变成了解闷消愁的工具,孩子就会渐渐对这种化解焦虑的7外在手段形成依赖。当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候,电视和电脑不仅能起到创可贴的效用,而且还有可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就这样,它们夺走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无法静下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当孩子沉浸在节目与游戏的喧嚣之中时,他们的感觉也随之麻木钝化。电视和电脑很快就成了桎梏,孩子逐渐与它们难舍难分,只要屏幕一亮起来,他们就从中获得了一种奇怪的满足感。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我们的关心,而不是我们的金钱。我们的关心所带来的的价值是用钱买不到的。如果孩子从幼年起就学会珍视同我们之间的感情,而不是我们给他们买的东西,他们就会懂得真实的内心远比外在的物质更重要。一个人终究会优先选择感情而不是物质财富,除非我们侵蚀了他们的本心。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当成是小大人,因为他们还无法凭借理智来支配行为。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对事态有所预见。因此,我们让孩子自己拿的主意、作的决定应该同他们的年龄相适应,要让他们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作出明智的决定。例如,我们应给予孩子穿衣的自由,除非他们想在严冬里穿着比基尼出门。他们有权对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发表意见,比如一家人去哪里用餐。还有,我们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同我们意见不一致。这样他们就会明确地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创造和变化的空间。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你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获得了多少纯粹的快乐。8享受生活就是欣赏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是想象着它应该怎样。生活本身自然会呈现出它的非同凡响。我们不能强迫孩子为进入名校而奋斗,除非那出于他们心甘情愿的选择。的确,对孩子“撒手不管”会我们感到害怕。也许我们认为,这种置身事外的方式会对孩子有害,其实恰恰相反。不过我们确实可以在下述几方面为孩子设定目标:让孩子发出真实的心声;让孩子每天同我们真诚对话;让孩子参与服务他人的行动;让孩子每天都沉静安详;让孩子展现想象力、创造力和心灵世界;让孩子善待自己与他人;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让孩子坦率地表达情感;让孩子保持一种好奇与开放的状态。与其为孩子设定目标,让他们变成我们理想中的人;还不如设定目标让他们体现自己的本真,让他们相信自己天生的价值与能力。以此为基础,他们会为自己确立起优秀与否的标准,这个标准能够反映出他们内心最精彩的状态。一旦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正面行为,尤其是当他们动机良好时,我们就要帮助他们为这样的行为设置一盏灯。像花儿一样,孩子也是有趋光性的。关键在于我们相信孩子会因为善举还是惩罚而被激发出动9力?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全部的教养方法。重大规则和灵活性规则是有所不同的。我认为重大性规则包括:睡觉、做功课、用餐、起床时要尊重父母的权威;当父母说“不”的时候,孩子要予以尊重;孩子要有自尊,包括保暖和注意安全;孩子要对他人抱有尊重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成为觉醒的父母的核心在于,出现问题时要有能力直接面对。我们能够站在清醒的立场上从容应对而不是感情用事吗?我们对孩子的纪律约束到底是发自本真还是出于自负感?成为觉醒的父母,意味着对孩子的需求作出回应而不是逢迎。如果孩子表现得骄纵和无礼,我们不可以纵容他们。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开拓内心的情感力量,实现坚韧和自立。这种力量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纪律,因为后者能实现对情感世界的管理。如果不断遭受父母的负面评判,孩子就会筑起高墙以遮挡自己真实的感受,并见敬爱呢对父母的意见置若罔闻。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敢于对他们说“不”、敢于对他们施展强硬手段,这些都是成为好父母的一部分,并且同接纳孩子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教导孩子不要害怕、不要生气不要悲伤。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受惊了,难道不该害怕吗?如果他们真的感到悲伤,难道不该伤心吗?我们为什么要求他们以自己的感受为耻呢?要想更多地理解孩子
本文标题:《父母的觉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25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