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xx县xx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汇报
xx县xx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汇报按照考核评估工作要求,现将xx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xx镇地处xx县西南部,东邻xx镇,西连xx县,南接xx、xx两县,北倚xx,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是全县唯一的纯干旱山区乡镇。镇政府所在地xx村,离县城xx公里,距省城兰州约xx公里,省道xx线和xx公路途径xx个村,现辖x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面积xx万亩,其中旱砂地xx万亩,井泉灌溉地xx万亩。主导产业以小杂粮为主,兼种春小麦、青稞、洋芋、油菜籽、胡麻等作物,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务工为主。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户xx人,贫困发生率为xx%,经动态调整后,目前系统在册xx户xx人,贫困发生率xx%,xx个行政村全部均为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xx个。近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镇上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总目标,按照“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发展思路,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各项部署要求,紧扣精准脱贫工作主线,以产业扶贫为抓手,落实责任分工,做到任务明、识别准、举措实,脱贫成效显著。2014—2018年累计脱贫2137户8382人,剩余贫困户162户546人,贫困面降至2.88%。严格对照贫困村退出四大项11小项指标,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省级认定,2018年退出贫困村12个(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我镇目前共有帮扶单位31个,其中省级单位1个(省卫生健康委),市级单位14个(xx、xx、市工商联、市公安局铜城分局、市农发行、市财保公司、条农集团、中国平安xx市分公司、甘肃银行xx分行、工商银行xx分行、市人寿保险公司、市动力公司、市广电网络公司、市电大),县级单位16个(县委办、县政法委、xx工业园管委会、县国税局、县住建局、县文广局、县司法局、县林业局、县公路段、县邮政局、县执法局、县检察院、县经合局、县计生服务中心、农发行xx支行、县给排水公司),共选派驻村工作队成员44名,为助推我镇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力量支撑。二、主要做法及成效2013年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及中央和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为指引,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任务”,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这一主线,矢志不移地破瓶颈、补短板、育产业、促发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抓建档程序精准识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我镇紧扣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严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贫困人口识别程序,按年度认真做好贫困人口新识别、剔除、自然增减等动态管理工作,严把程序关,不断完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公开、公正解决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问题,真正做到建档立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锁定建档贫困人口2299户8928人(其中因学致贫397户1775人,占贫困户19.88%;因病致贫451户1723人,占贫困户19.3%;缺技术致贫418户1670人,占贫困户18.71%;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375户1370人,占贫困户15.34%;缺资金致贫203户820人,占贫困户9.19%;因残致贫239户847人,占贫困户9.48%;因灾致贫72户329人,占贫困户3.69%;缺劳力致贫144户394人,占贫困户4.41%。),充分结合贫困类型和实际需求,因户制宜制定帮扶举措,“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制定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并适时根据户内变化进行调整优化,做到了把脉问症、对症开方、精准施策。(二)抓组织建设落实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xx镇坚持将精准扶贫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党委政府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工作队为直接责任人、帮扶干部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着力促进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捆绑式”推进。一是配齐扶贫队伍,坚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镇党政班子成员为主体,为全镇16个行政村明确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为软弱涣散村配备优秀党支部书记,通过明确“任务书”,绘制“作战图”,推动“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脱贫”的部署要求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二是建强驻村工作队,在1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成立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确保干部下得去、蹲的住、干的实,认真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推动扶贫和惠农政策落实到村到户。三是明确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不同情况,由帮扶责任人牵头逐户进行分析研判,精准制定贫困户“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落实扶贫政策、培育富民产业,全面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扶贫。(三)抓短板弱项提标改质,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我镇紧紧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环境4大核心任务,切实推动扶贫工作扶在“需”上,扶在“根”上,扶在“点”上,扶在“心”上。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我镇以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发挥基础设施对扶贫开发的支撑作用。近年来,争取项目资金40713.3万元,全力配合实施了覆盖xx等11个行政村3734户13620人的xx精准扶贫引提灌工程,新增灌溉面积9.5万亩,全面推广滴灌等节水技术,同步实施了xx、xx饮水提升工程,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在xx、xx等村建成老人互助幸福院15座;在xx、xx等村建成村级文化广场15个;建成双墩、xx、三墩、xx、x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处,易地扶贫搬迁853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44户;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29.23公里,衬砌渠道115.6公里,修建塘坝22处,铺设饮水管道8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116余盏;按照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同步的要求,实施了双墩等15村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发展特色经济林12702.86亩,发展林下经济100余万元。二是培育壮大富民产业。xx镇立足干旱山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定不移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抢抓xx市委“两园两率两节点”建设和xx县“6+5”产业扶持政策机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成立村级合作社,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致富。在种植业上,立足xx高海拔、干旱少雨等资源禀赋和小杂粮产业比重大的现实基础,依托精准扶贫xx引提灌工程机遇,以甘肃xx平硕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承载主体,积极探索“合作联社+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xx村建成及初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将xx镇辖区16个村45000亩地作为小杂粮有机种植认证田,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培育区域小杂粮品牌,带动289户贫困户科学种植、增收致富。在养殖业上,一是补齐集中安置点产业短板,结合圈舍出庄,在双墩、xx、xx、三墩集中安置点建设集中养殖小区4个,并采取分户认领、集中饲养的方式进行管理,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341户发展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二是紧抓产业扶贫根本,在石井村、红岘村、xx村、xx村、xx建设肉羊养殖产业园5座、xx村建设肉牛养殖产业园1座、扩大红岘村牦牛、xx村林下鸡、xx村生猪养殖规模,带动没有产业发展基础的91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逐步发展。三是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动正大集团15万头生猪、四川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尽快投产,带动合作社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劳务输转上,积极与xx市高新区、xx工业园等帮扶单位对接,有针对性的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近年来累计劳务输出人员2000余人次,实现了劳务输转人数和经济收入双增长;在xx、xx两村建成“扶贫车间”2座,带动周边6个贫困村60人在家门口就近就业,稳定脱贫。在自主发展上,积极申请精准扶贫小额贷款1546户7725万元,有效提升农户产业发展能力,增强自身发展动力。对2014年265户脱贫户,进行10000元产业资金补助,按照“3:4:3”的补助标准,分批次直补到户,帮助壮大主导产业。三是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义务教育方面,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推进等政策,全镇适龄学生157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09人)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全部享受“两免”政策、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农村就读学生“营养餐”等教育资助政策,“雨露计划”应享尽享,坚决防止脱贫人口“因学返贫”。基本医疗方面,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全镇行政村均配备村卫生室、村医。扎实开展健康扶贫“一人一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行动,建立健全“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按照“个人合规医疗费用自负15%以内或年累计不超过3000元”的要求,2018年累计补偿325人149.98万元,落实医疗救助128人次62.9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有病看不了、看病就医难、健康没人管”的问题,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兜底保障方面,保障环境显著改善,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15所,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各类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2013年以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救助金、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金、残疾两项补助、孤儿生活费等各项救助保障资金1785万元;拨付救灾救助资金472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资金228.4万元;为留守老人、困难老人发放各项救助补助金155.64万元,为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301.72万元。四是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构建坚实的思想根基、营造稳定氛围、优化人居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筑牢思想根基,充分利用道德讲堂、新时代讲习所、红白理事会等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扶贫扶志暨群众教育整改提升等工作,组织开展乡村春晚、三八文艺汇演、五一劳模评选和庆党庆国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对新时代的赞扬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不断强化脱贫光荣的正向激励,破除贫困群众“等靠要”陈旧思想。营造和谐氛围,着力构建信息化、网格化、立体化的“大巡防”体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营造“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的良好环境。建立“窗口受理、站式服务、限时办结”的“一条龙”服务机制,民政保障、党政服务、劳动就业、农技服务、综合服务五大窗口工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强化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失职追究制,切实提高工作效能,营造了“四一、三有”的办事环境(用“一杯热水、一脸微笑、一句暖话、一片真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解答有耐心、服务有热情、办结有承诺”成为常态机制)。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拆违治乱、环境卫生整治等专项行动,以农村“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资金投入,完善村规民约、督查考核等相关制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和网格化管理制度,配备保洁员38名、清运员19名、监督员80名、公益性岗位62名、垃圾收集车11辆、垃圾桶2878个;新建垃圾堆放点119处、公共旱厕43座;平整林带260亩,拆除残垣断壁11200米,拆除空壳房203院;推进红岘村垃圾填埋场建设进程,实现生活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镇处理”常态化运行,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使镇村面貌大为改观,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四)抓政策落地逐户销号,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我镇严格落实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紧盯贫困人口退出6项指标,以“七个一批”脱贫措施为引导,以贫困户致贫原因为导向,不断加强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帮扶力度,依托“一户一策”贫困人口脱贫计划,因人因户施策,严格落实贫困人口脱贫退出“12345”程序,扎实做好年人均收入核算、吃穿两不愁、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饮水安全等脱贫指标入户核查工作,确保“真脱贫
本文标题:xx县xx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4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