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黄鹂病期琐事孙犁一、导入课文优秀的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的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就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的。老舍先生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孙犁借黄鹂传递的是一种怎样的观点呢?黄鹂也叫黄莺,世称“金衣公主”,身体黄色,从眼部到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声很好听,吃森林中的害虫。从南到北,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地,是一种益鸟。(头戴黑沿儿黄缎小帽,身穿金黄闪光的“连衣裙”,裙子的下摆和衣袖上都镶着黑边。)1、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5、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杜牧)人们总是把“莺”与大好春光、美好春景联在一起,是因为莺的啼叫清脆婉转,悦耳动听。很显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的黄鹂很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那么,黄鹂在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二、整体感知追寻黄鹂对于长篇文章来说,解剖结构,从整体上观照文章可以说是获取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我们先朗读文章,将1~23段这部分文字按时地变化分成五大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文中的关键语词填空。次数时间地点环境特点黄鹂特点作者的感情态度初见黄鹂二见黄鹂三见黄鹂五见黄鹂四见黄鹂抗战时期阜平县的山村前几年春天青岛海滨,一天清晨杨树林里有一天鸟市那地方第二年春季太湖次数时间地点环境特点黄鹂特点作者的感情炮火洗礼尖利的富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迅若流星,忽隐忽现,金黄的羽毛美丽极了喜爱追逐逗闹、安家落户杨树林里林木深密幽静高兴杨树林里老史试枪险遭枪击、一去不返惋惜卖鸟儿的很少了,囚系着鸟儿遭人戏弄,羽毛焦黄、神气凄惨同情江南湖光山色看到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赞美问题:①作者为什么对黄鹂会有不同的感情和认识?五次黄鹂出现的环境都不一样,表现了作者对美的事物的狂热追求。问题:②作者为什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由老史试枪引发联想,表现作者对摧残鸟儿这类丑恶行径的义愤。问题:③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你能说出“极致”在文中的含义吗?文中五次提及黄鹂的生存状态,大体上说第一、二、五次是好的或比较好的环境,而第三、四次的环境则是不好的。两者相比,不难发现黄鹂的自由与美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1.以上我们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体描写部分。我们作一个假设,如果本文就只有前面23段文字,那么,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和对比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结出本文怎样的主旨呢?三、重点分析、揭示、评价文章主旨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2.很显然,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渲泻了如此充沛的激情,绝不可能是仅仅为了一个鸟类,应该有其更多更深的寓意。⑵想想,这一部分联系前面的描写对本篇写作主旨的认识是不是会有新的发现呢?⑴齐读第24段和第25段。呼唤为黄鹂乃至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⑶接着再看文章最末的两句话。从这两句话是否可以推断出作者另外的寓意呢?原来,借助黄鹂的故事,作者或许也还想演绎一条艺术创作的规律——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以上我们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和过程,通过把握文章整体,揣摩关键句段等方法已经获得了本文寄寓的几方面的主旨。除了第一点,由于未曾联系到结尾语段,把握上有所局限外,其余两点概括,应该是正确的。有同学要问,一篇文章,怎么会有几个主题呢?实际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都是多主题、多寓意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阶段小结而且,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我们刚才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比如就没有提及孙犁先生写作本文时的背景材料。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文学主题多元化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特别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主观性阅读实证性阅读5.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乘胜前进,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的旅行。请看孙犁先生写作本文的有关背景材料:本文写于1962年,其时孙犁先生49岁,20年后才公开发表,收入作者的散文集《晚华集》。自从1956年写完小说《铁木前传》之后,他再也不写小说了。这固然与一场大病有关,但可能还有更深的时代社会政治原因。他在后来的《说赵树理》一文中描述那个年代赵树理的处境与心境:“政治斗争的形势,也有变化。上层建筑领域,进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跌落下来。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兢兢业业,唯恐有什么过失,引来大的灾难。”这说的更多的恰恰也是孙犁自己。他在《文虑》一文中说:“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环境越来越‘宽松’,人对人越来越‘宽容’,创作越来越‘自由’,周围的呼声越高,我却对写东西越来越感到困难,没有意思,甚至有些厌倦了。”大家联系文章的整体描写和议论再来看看,文章还应该有着怎样的寄寓呢?《黄鹂》写作背景大家联系文章的整体描写和议论再来看看,文章还应该有着怎样的寄寓呢?呼唤为作家等一切人才(人)的成长、发展创设安全、平和、自由的环境,以使他们充分尽情地展示其全部的聪明才智。(1)呼唤为黄鹂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主题概括比较:(2)呼唤为各种美好事物创设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3)在艺术创作中,应为典型人物创设与之和谐相应的典型环境。(4)呼唤为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设安定、平和、自由的环境。四、体会课文后5段的语言特点?引用名句排比对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三个“这里的……”“它们的啼叫……,它们的飞翔……”增添文学色彩勾勒太湖环境优美对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江南风景图。“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适当的文言句子使文章增色1、引用名句,增添了文学色彩。2、排比和对偶。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错落有致语言特点:本文围绕黄鹂以时间顺序展开,记叙了作者对黄鹂的迷恋,对摧残这类鸟儿的丑恶行径的义愤,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物(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最佳结合的向往,从而给读者人生哲理的启迪。黄鹂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状态,说明“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道理。总结全文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著有短篇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还有一些散文集、论文集。优秀短篇小说有《荷花淀》《芦花荡》。形成于50年代后期,以河北地区作家为主的现代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就是因孙犁短篇小说《荷花淀》而得名。作品以农村题材为主,在现实主义基调上,洋溢着气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浪漫主义。走近孙犁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独特艺术风格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显示了其成熟的艺术风格: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大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是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贾平凹1993年《孙犁论》)关注孙犁
本文标题:黄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36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