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制订系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制订时间:2017年12月2《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设置在二年级,它既承担着通过该门课的教学,将学生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殿堂的任务;又将起着为下续的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做铺垫的作用,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兴趣与偏好。社会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出发,阐述一些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以及在社会中的运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性技术和方法,学会从社会、文化以及人际互动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更透彻的分析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问题,更坦然的面对各种社会现象。让学生树立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基本依据是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二、课程培养目标整体上通过案例分析型、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奠定基础。(一)理论知识目标1、通晓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2、通晓个体心理的相关知识,学习个体常见的心理规律。3、通晓群体心理的相关知识,学习群体常见的心理规律。4、通晓社会交往的相关知识,掌握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心理规律。35、掌握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知晓心理应激与应激障碍。6、掌握文化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二)实作技能目标1、掌握心理测量技术,会运用心理测验测查个体或群体的态度及其他心理状况。2、使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社会心理现象。3、能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成因、个体心理问题的成因,并且能够提出解决方法。4、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分析社会事件。(三)素质目标热爱心理学,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爱护心理帮助对象,耐心、体贴地与之沟通;努力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帮助求助者。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是《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程。(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同期和后续课程主要有《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学习核心课程的基础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时分配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方法及理论序号模块工作任务教学要求课时计划知识要求能力要求1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1、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学科的研究对象、相关的理论等。2、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建立起对社会心理学的感性认识。3、对学生的练习结果,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分析,贯穿有关的知识内容。1、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2、掌握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的原理与方法。3、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1、根据社会心理学教材知识初步建立起对该学科的认识能力;2、会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的社会问题或现象。6课时2社会知觉与印象归因1、讲授社会知觉与印象的形成。2、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掌握社会知觉及印象的形成;掌握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和正确归因;6课时42、用具体案例分析如何对印象进行管理。3、学会如何归因。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1、讲授态度的实质2、态度在社会生活中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去改变态度,有些什么方法,如何用理论支撑掌握态度的实质及其形成过程掌握态度改变的方法6课时4人际交往与人际吸引1、教师讲授人际交往的概念及形成;2、分析人际交往的心理基础。3、共同讨论人际吸引的条件。1、理解人际交往的概念与形成过程;2、掌握人际吸引的条件。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6课时5社会影响1、讲授什么是从众2、讲授服从的概念3、学习什么是依从了解从众、服从、依从这几种社会影响正确辨识和处理这几种社会影响6课时6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1、教师讲授职业心理的发展理论;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选择掌握职业心理发展理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6课时7领导心理1、学习领导者的影响力;用案例分析合理授权掌握领导的相关理论掌握如何进行授权4课时8社会文化与消费者心理1、教师讲授文化与消费心理的概念。2、分析消费者心理。3、流行的影响因素和演变。1、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心理;2、了解流行的演变和影响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8课时9婚姻与家庭心理讲授两性爱情的产生与发展;2、用案例分析夫妻心理特点与婚姻稳定;3、夫妻心理冲突与离婚。1、掌握婚姻与家庭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恋爱观6课时10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1、讲授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影响;2、分析人的现代化过程1、掌握社会变迁的概念;2、掌握变迁对人格和行为的影响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6课时五、教学评价(一)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三个部分:职业素养考核、知识考核、技能考核:(1)职业素养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听课态度,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40%。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努力的程度以及表现出来的效果。(2)期末考试,卷面考核学生对理论的实际掌握情况,占60%。5(二)考核标准试卷考试题库、实践操作考核标准等。六、教学资源(一)教材选用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欧阳辉《应用社会心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该教材从应用型社会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出发,构建内容体系,创新编写体例,使得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使用。(二)主要学习资料1、社会心理学.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现代社会心理学.时蓉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4、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20065、社会心理学.周晓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社会心理学(第12版).谢利·泰勒、戴维·西尔斯、崔丽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华夏心理网525心理网蓝心网中国心理学家网(三)实训教学条件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多媒体、相关视频材料和游戏材料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1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