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1页共14页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小升初语文试卷(附详细解析)一、基础知识与积累.(共20分)1.(8分)看拼音写词语。cuīmiánsùxiàngxiányíjiǎojìnnǎozhīfěicuìwēixiéduànliànchōngfēngxiànzhèn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以前一篇作文要写十几个错别字,经过努力,现在减少了两三倍B.据说,这片林区每年大约有50万棵左右的被混血砍滥伐C.每当沉甸甸的果实挂上枝头,农民伯伯的脸上就笑开了花D.遇到难题不要慌,只要认真作答、深入思考、细心审题,就能够得分3.(8分)填写诗句。①秦进明月汉关,。②剑外忽传收蓟北,。③日暮汉宫传蜡烛,。④,风雪夜归人。⑤写出含有“归”字的两句诗:,。⑥写出形容湖水的两句诗:,。4.(2分)今天你是学校值日生,检查戴红领巾的情况,一位六年级的男生没有载红领巾,还说反正快毕业了,不戴无所谓,你要怎样和他说话?二、阅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5.(11分)阅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点明季节的词是;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2)小令的主旨句是,的情感。(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并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第2页共14页写。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6.(8分)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鬻(yù):。誉:。其矛:。其人:。其人弗能应也:。或:。(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7.(12分)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出自《韩非子•五蠹》(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文:(3)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从本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第3页共14页四、记叙文阅读.(共12分)8.(14分)梅香林清玄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第4页共14页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集》)(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3)品读第(11)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4)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5)阳春三月,南京的梅花山上梅花盛开。历代文人墨客赏梅、咏梅。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咏梅的古诗句。五、作文(35分)9.(35分)“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他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要求:把题目《那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并写一篇记述文。第5页共14页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小升初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与积累.(共20分)1.(8分)看拼音写词语。cuīmián催眠sùxiàng塑像xiányí嫌疑jiǎojìnnǎozhī绞尽脑汁fěicuì翡翠wēixié威胁duànliàn锻炼chōngfēngxiànzhèn冲锋陷阵【考点】2B:看拼音写汉字.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解答】答案为:催眠塑像嫌疑绞尽脑汁翡翠威胁锻炼冲锋陷阵【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以前一篇作文要写十几个错别字,经过努力,现在减少了两三倍B.据说,这片林区每年大约有50万棵左右的被混血砍滥伐C.每当沉甸甸的果实挂上枝头,农民伯伯的脸上就笑开了花D.遇到难题不要慌,只要认真作答、深入思考、细心审题,就能够得分【考点】4A:修改病句.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解答】A.此句中“减少”与“两三倍”矛盾;B.此句中“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C.正确;第6页共14页D.此句中“认真作答、深入思考、细心审题”意思重复。故选:C。【点评】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3.(8分)填写诗句。①秦进明月汉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②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⑤写出含有“归”字的两句诗: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⑥写出形容湖水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考点】6B:诗歌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考查了诗词的默写,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解答】①唐朝王昌龄的《出塞》,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②唐朝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③唐朝韩翃的《寒食》,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④唐朝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⑤唐朝王维的《使至塞上》,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⑥唐朝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故答案为:①万里长征人未还;②初闻涕泪满衣裳;③轻烟散入五侯家;④柴门闻犬吠;第7页共14页⑤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点评】熟练掌握所要背诵的诗句并注意正确书写,注意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抓首字,加强背诵。4.(2分)今天你是学校值日生,检查戴红领巾的情况,一位六年级的男生没有载红领巾,还说反正快毕业了,不戴无所谓,你要怎样和他说话?这位同学,虽然快毕业了,但我们还是小学生,学校有佩戴红领巾的规定和要求,我们要从小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检查,把红领巾戴上,谢谢。【考点】C2:想象写话.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要求今天你是学校值日生,检查戴红领巾的情况,一位六年级的男生没有载红领巾,还说反正快毕业了,不戴无所谓,你要怎样和他说话,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语境,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解答】注意结合题目所给人物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故答案为:这位同学,虽然快毕业了,但我们还是小学生,学校有佩戴红领巾的规定和要求,我们要从小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希望你能配合我们的检查,把红领巾戴上,谢谢。【点评】想象写话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语境展开想象,写作时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行为,创造情景发挥想象。二、阅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5.(11分)阅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点明季节的词是枯藤;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夕阳。(2)小令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孤寂和思乡之情的情感。(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并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静的景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第8页共14页【考点】97:诗歌意境鉴赏.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内的学习与理解完成。【解答】《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1)考查了小令内容的理解。“枯藤”点明小令中的季节是秋天,“夕阳”点明了具体的时间。(2)考查了小令内容的理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将哀物与喜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想愁绪。(3)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立即以及小令内容的理解。“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静的景象。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故答案为:(1)枯藤夕阳(2)断肠人在天涯孤寂和思乡之情(3)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静的景象以乐景写哀情,反衬诗人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点评】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6.(8分)第9页共14页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填空,理解词句意思。鬻(yù):卖。誉:夸耀。其矛:他的矛。其人:那个人。其人弗能应也:那人不能回答了。或:有人。(2)这个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考点】A5:文言文阅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6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