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不求甚解》--教案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懂得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要努力追求知识的广博。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3.理解论证思路,了解文艺随笔的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预习】1.导入“不求甚解”这个词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只求知道个大概。这个词带有批评和贬义。今天,我们来听听作者邓拓对这个词的理解,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2.阅读课文仔细阅读课文,读懂每个句子,勾画疑难。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结合相关的语句加以概括。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一、领会文章主旨1.“不求甚解”的出处。2.给“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加上标点并翻译。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包含哪两层意思?据此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即主旨)。(第4段)主旨:读书要虚心,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4.“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是不是说读书不需要认真,马马虎虎,粗知大意即可?作者在哪一段对此进行了补充论述?第7段作了补充论述,使论证严密。二、学习论证方法1.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观点?(1)举例论证A.举普列汉诺夫的例子,说明他读书不虚心,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B.举诸葛亮的例子,论证读书的方法:不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是前后贯通,了解大意。注意: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时,是否只是列举事例?第5段的句和第6段的句能否删除?这些语句紧扣作者观点对事例加以分析论证。写议论文,不可只列举事例。(2)道理论证第8段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话,论证“不求甚解”的态度。除引用外,仍有分析论证。三、理解论证思路1.梳理思路竖靶子:开门见山,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引出处:介绍“不求甚解”一词的出处。释新义:正面阐述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本义。援例子:举例论证观点。引语录:引用名家的话论证观点。结上文:总结全文,重要的书反复读,方能“会意”。2.《燕山夜话》的写作“写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邓拓《燕山夜话》是作者(时任北京市市委书记)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的杂文,后汇为五集出版。3.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文艺随笔属于杂文的范畴。四、拓展延伸1.《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2.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你的阅读体会谈一谈。作者简介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笔名马南邨(福建人,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60年代初,以“马南邨”(cun1)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不求甚解》是《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
本文标题:《不求甚解》--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8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