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教学设计以与思维导图
生物圈中的动物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9课时,每周三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在生物圈中,动物是活动范围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动物的生活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和前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内容共同为学习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进化等内容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本章教材包括“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四节内容。其中“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内容为介绍“动物的运动”和“动物的行为”奠定了基础。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因此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又都与动物的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章和各节的引言部分,都是从“生物圈”的角度,用优美、富有文学韵味的语言,描绘出引人入胜的生活环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动物知识的浓厚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蝗虫”实验;“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实验;“观察家鸽”实验;各类群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动物运动的基础;动物的行为。教学难点是:动物运动的基础;动物的行为。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观察与思考自主探究动物的形态结构、讨论归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动物的运动”内容,先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了六种动物在其生活环境中的不同运动方式,希望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出不同运动方式的特点和与生活环境的适应。不同动物运动的形成机制不同,通过“观察关节的结构”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以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运动的本质。躯体的运动,是通过骨、骨骼肌和关节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通过体会伸肘和屈肘的动作,阐明运动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骨骼肌收缩受到神经系统的调控。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2、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4、概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实验、探究活动、调查活动、应用与实践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表达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1、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2、初步建立动物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生态学观点,建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3、认同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形成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对应课标1、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2、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观察周围环境中动物的行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4、概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初步确立生态学观点,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各类群动物有哪些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2、动物的运动是如何实现的?3、动物的各种行为对于动物生活有什么意义?4、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专题划分专题一:动物的主要类群(5课时)专题二:动物的运动(1课时)专题三:动物的行为(2课时)专题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课时)其中,专题二(或专题三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专题一:动物的主要类群所需课时本专题使用5课时专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建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专题问题设计1、各类群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2、各类群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3、各类群动物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生物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展示台,分组实验的材料和用具。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分组实验:观察蚯蚓问题引领:蚯蚓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2.小组按要求观察蚯蚓并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1)、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2)、蚯蚓是怎样运动的?(3)、在玻璃板和纸板上蚯蚓的运动有何不同?刚毛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4)、蚯蚓的体壁始终保持湿润有什么意义?3.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4.尝试归纳总结蚯蚓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5.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二】分组实验:观察蝗虫问题引领:蝗虫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2.小组按要求观察蝗虫并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1)、蝗虫的躯体可分为哪几个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3)、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4)、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3.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点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4.尝试归纳总结蝗虫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5.教师点评总结。【拓展活动】探究蝗虫气门的作用。【活动三】分组实验:观察鲫鱼:问题引领:鲫鱼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2.小组按要求观察鲫鱼并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1)鱼类的体形和体色,在鱼的水生生活中有什么意义?(2)描述鱼各种鳍的作用?(3)鱼口与鳃盖的交替张合,在鱼的水生生活中起什么作用?(4)鱼的脊柱是如何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5)鱼类是如何适应在水中阻力大、视野小、含氧少的环境,而自由生活的?(可引导学生从体形、体表、感觉、呼吸等几方面思考。)3.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点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4.尝试归纳总结鲫鱼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5.教师点评总结。【活动四】演示实验:观察家鸽:问题引领:家鸽有哪些特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教师利用家鸽、家鸽骨骼标本,多媒体充分展示。2.小组按要求观察并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1)家鸽的体型是怎样的?(2)家鸽的翼羽和尾羽的排列有何特点?(3)家鸽的骨骼、肌肉各有什么特点?(4)家鸽的形态、结构特点对其飞行生活有什么意义?(5)家鸽的消化和呼吸有哪些特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3.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点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4.尝试归纳总结家鸽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5.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五】观察思考:尝试描述家兔的主要特征:问题引领:家兔有哪些特点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1.让学生亲手摸一摸家兔体表的毛,体会家兔体表被毛对维持其体温恒定的作用,讨论家兔体表的毛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家鸽的羽毛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87页图2.2-24家兔的特征,了解家兔的特点。3、教师课件展示膈与呼吸的关系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膈与呼吸的关系;4、教师课件展示兔和狼的牙齿对比图片,比较它们的不同,了解兔的牙齿特点与生活习性的适应。5、教师课件展示家兔的神经系统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发达的神经系统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的意义。6、在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家兔的体毛具有什么作用?(2)胎生,哺乳对家兔的繁殖有什么意义?(3)家兔的门齿、臼齿各有什么作用?这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4)发达的神经系统对家兔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意义?7.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点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8.尝试归纳总结家兔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9.教师点评总结。评价要点可评价要素:1.分组实验的实验过程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评价要点:①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②观察用具的使用③善于合作,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④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2.演示实验的观察与思考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评价要点: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3.观察与思考栏目的评价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观察、思考、讨论、交流,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您好,欢迎您阅读我的文章,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也可以直接打印。阅读过后,希望您提出保贵的意见或建议。阅读和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坚持下去,让我们共同进步。
本文标题: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教学设计以与思维导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8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