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2012年秋天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指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承‘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当今世界将向何处去?这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回答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博大胸襟,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早在美苏尖锐对抗的冷战时期,中国就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做出了永不称霸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江泽民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作为中国外交创新的核心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个美好的愿景,蕴含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互利共赢的合作之道,交流互鉴的文明之路,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道出了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与向往。正因为这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成为联通各国人民梦想的桥梁,照亮人类未来的明灯。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大国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思想;“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新中国缔造者立下的雄心壮志。迎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3亿多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书写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新篇章。
本文标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48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