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数学教学的有效就在于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出一系列小问题,即“问题串”。它们不仅仅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还能使学生向各自的高一级水平发展,推动或加速学生内部的发展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下通过设计问题来进行教学,不但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一、在问题情境中创设“问题串”如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推导这一课的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能满足我的要求吗?”国王一听笑了,心想几粒麦子加起来不过一小袋,就说把棋盘每格子里的麦粒数加倍给你吧。问题:(1)假设原来已经在棋盘上放好麦粒,国王将赏赐加倍后是不是要重新放过?为什么?国王一共需要准备多少粒麦粒?比发明者原来的要求多多少?(2)你能将解决上述问题的算法推广,求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吗?试试看,把你得到的结论写下来。(3)反思公式的证明过程,说说什么样的数列能用错位相减求和,为什么?设计意图:用国王与棋盘上的麦粒数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求和的主题,同时引起学生对求和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设计问题(1)的意图在于提供的一个“样本例”2S=2+22+23+…+263+264,S=1+2+22+23+…+263,使学生非常容易发现“错位相等”,为求“比发明者原来的要求多多少”自然地想到“错位相减”,从而揭示错位相减法求和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2)的意图是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将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到一般情况。问题(3)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反思推导过程,领悟“错位相等”、“错位相消”逻辑关系,进一步理解等比数列求和的核心思想。二、在领悟概念公式、掌握思想方法中创设“问题串”如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时,对(a+b)n探求展开式时,创设了如下“问题串”:(1)(a+b)2的展开式?(2)(a+b)3的展开式?(3)(a+b)4的展开式?(4)(a+b)n的展开式?这四个问题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蕴含着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我们所熟悉的完全平方式开始:(a+b)2=a2+2ab+b2(a+b)3=(a+b)2(a+b)=(a2+2ab+b2)(a+b)=a3+3a2b+3ab2+b3(a+b)4=(a+b)3(a+b)=a4+4a3b+6a2b2+b4归纳总结问题(1)、(2)、(3)发现展开式的系数为组合数,从而得出了(a+b)n的展开式。三、在例题求解中,创设“问题串”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例:已知数列{an}中,a2=2,an+1=(n∈N*),求数列通项公式an。拿到题目后,学生一看求数列的通项,太熟悉了,下面是学生的解题过程。错解由a2=、a2=2,得a1=-,故d=a2-a1=2+=∴an=a1+(n-1)d=n-问题(1):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引导发现错因是在没有判断数列类型,直接套用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出现了对公式盲目的“套用”现象。问题(2):a5是不是仍符合前四项的这个规律?a6、a7呢?通过引导,发现这位同学的结果只能算是对an的一个猜测(推测),但猜测需要证明。问题(3):观察猜测结果,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有何联系?引导学生根据猜测结果发现{}是等差数列,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暴露错误,进行错因分析,以错辩正,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全面性。四、在例题变式中,创设“问题串”求解一类问题例: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为p、q,则+等于()。A.2aB.C.4aD.本题的结论是过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则+是定值,选C。解完这道题后,将问题扩展到其余两类圆锥曲线椭圆和双曲线,设计如下“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索:(1)如果过椭圆+=1(ab0)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则+的值是多少?(2)如果过双曲线-=1(ab0)的焦点F作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则+的值是多少?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从一个问题演变为一类问题的历程。总之,问题更容易促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从观察现象的被动状态提升到探索现象的主动位置上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标题: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1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