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最新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端午粽叶飘香主题班会CONTENTS端午粽情,开心快乐第一部分端午起源第二部分端午习俗第三部分端午保护第一部份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端午节简介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1纪念屈原2纪念伍子胥3纪念孝女曹娥4古越民族图腾祭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源于纪念屈原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源于纪念屈原第二部份端午节的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采药(采百草)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悬艾叶、菖蒲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避邪驱瘟,实际是用于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佩香囊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悬钟馗像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给孩子涂雄黄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拴五色丝线端午诗歌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为什么而设立的?只是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我站在楚江上追思,眼前一片烟泼浩淼,空空荡荡,我轻蔑地笑了,为什么如此宽阔的大江,就不能包容一颗爱国的心,不能为敢于说真话的人洗刷冤屈呢?!第三部份民俗是我们和中国文化联系的血脉,没有继承和积淀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端午祝福一年春事,桃花红了谁?一眼回眸,尘缘遇了谁?一句珍重,深情送了谁?又到端午,一见“粽”情,思了谁?是你!让我醉相思!祝:端午快乐!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香,龙舟舞。香飘万里,舞动祝福。祝:生活美好,事事顺心!端午节快乐!端午文化的保护与端午假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申请“非遗”及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民俗文化。1、端午节放假期间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并拍照上传班级微信群,分享端午当天吃鸡蛋、系绒、洗艾叶澡、划龙舟等的图片。周日上学时班主任统一上传至教师群。2、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3、端午期间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每生至少2首),或介绍屈原的故事。课后作业
本文标题:最新端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2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