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7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1一、光学实验1.小明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应选择_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理由是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2)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B(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3cm,那么像向(靠近或远离)镜面的方向移动cm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乙是小明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填序号)。(5)实验中要求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蜡烛B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小明用一把直尺放在蜡烛A和蜡烛B之间,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____关系;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题17-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3)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移动。(4)如题17-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地烛焰像?为什么?答:。(5)如题17-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在17-3图中,把烛焰和光屏位置换,所成像是、的实像。(6)在17-3图中,晓红在凸透镜前放了一副眼镜,光屏要向右移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这一副眼镜是透镜,是用来矫正(远或近)眼的AB2(7)在题17-3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8)在某次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写出两个原因(9)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cm像的性质160②①23030倒立、等大的实像32060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10)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③。(11)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三、“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观察“水的沸腾”3、用如图4甲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A.水蒸汽B.小水珠。是经(填物态变化)形成的(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看出,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0min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5)萘的熔点是℃。萘熔化过程热。温度,通过的方式内能。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两个错误之处:,。(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甲)(乙)所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4)如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当地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如下图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4图甲图乙3(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可以看到沸腾现象在液体的同时发生,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但温度,内能。(7)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13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d'”或’c”、“b”、“a(选填图中“五、测定物质密度实验测液体的密度5、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步骤测量牛奶的密度:⑴调节天平横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移动,才能使天平平衡。⑵他按甲、乙、丙、的顺序进行试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量筒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_cm3,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kg/m3。⑶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______,这样调整顺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六、研究杠杠的平衡条件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勾码1N(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调节后,把右端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拉,也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如果测力计斜拉,示数将(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4)实验数据的记录如下表,请将表头栏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补充完整。七、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7、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实验次数①动力臂L1/m阻力F2/N②120.330.2240.48③35④60.25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图38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右表。(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全。(2)分析图9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3)分析图38中的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图9中的D、E两图,可以得到结论:。(4)金属块的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煤油的密度为g/cm3八、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8、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进行了如图4-3-5所示的操作:(1)图1所示的仪器叫__________;实验前,应调整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_________的压强大小关系.九、压强的的大小与哪些因素与关9、在建立压强概念时,做了如图所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1)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2)丙、丁两图所示的实验是为了说明;(3)根据(1)、(2)的结果可以看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有关。(4)此实验用到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实验序号ABCDE排开液体的质量/g0100300240排开液体的重力/N01235十、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0、下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甲、乙两图中木块是在木板上运动,丙图中木块是在毛巾上运动)。(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前进。据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2)由甲、乙两图可知。由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由甲、乙、丙三图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大小和都有关(4)若图甲中木块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0逐渐增大到恰好为2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应为N,此时木块处于(填“静止”或“运动”)状态。十一、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11、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回答以下问题:(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3)让同一的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的关系(4)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5)若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钢球对木块______越多,从而判断钢球的动能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6)此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法和法(7)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物体质量m/kg速度v/m·s-1动能E/J牛约600约0.5约75中学生鸡50约6约900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十二、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36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图366(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十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12、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⑴在图甲中填入电流表电压表,并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连接电路时,开关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要移动处有三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帮他们分析存在什么问题,甲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探究分两步进行:a.保持_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保持_______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所起的作用有: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7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2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