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日照市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有答案)
_.__._山东省日照市五月底初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最后冲刺模考化学试题(满分5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u64S32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冬季雾凇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光合作用D.煤的干馏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加热液体C.称量固体质量D.稀释浓硫酸3.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物:H2ONO2Fe3O4B.碱:Ca(OH)2Ba(OH)2Na2CO3C.酸:CH3COOHCH4H2SO4D.盐:NH4NO3MgCl2CuO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实验①为检查装置气密性B.实验②为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C.实验③为验证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D.实验④为收集氧气6.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A.Na2CO3溶液、NaCl溶液、HCl溶液石蕊溶液_.__._B.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C.硬水与软水肥皂水D.硝酸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水7.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27D.该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有明显错误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NaOH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BCO少量H2O和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C铜粉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DH2气体HCl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9.在Cu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放入一粗铁丝,片刻后取出铁丝,发现粗铁丝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提CuO+H2SO4═CuSO4+H2O)()A.不溶物一定是铜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也可能含有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H2SO4,也可能含有CuSO4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也可能含有CuSO4和H2SO410.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_.__._A.图①表示的是在常温下,稀释KOH溶液,加入水的质量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B.图②表示的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溶液的总质量随加入的大理石的质量关系C.图③表示的是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的氧气与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情况D.图④表示的是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4分)11.(3分)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ABC⑴图2中n的值为;⑵若B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离子,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⑶写出溴和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12.(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的方法提纯A。(2)等质量A、C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A(填“>”“=”或“<”)C。(3)t2℃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b)g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为。13.(3分)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14.(4分)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17287+1628635Br溴79.90+m2818n8图1图2+12282空气N2O2其他气体NH3H2②一定条件催化剂③加热①NOH2OHNO3NH4NO3⑤O2④_.__._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1)D的化学式是。(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9分。)15.(5分))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K、K1、K2、K3为止水夹)。(1)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A”或“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用试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一个物理性质是。(3)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3,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4分)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①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②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成黑色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提出问题】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查阅资料】Ⅰ.氢氧化铜在室温下温度,70℃~80℃时分解生成氧化铜。Ⅱ.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假设】Ⅰ.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分解反应。Ⅱ.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亮蓝色溶液。甲同学认为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乙同学为验证猜想Ⅱ,进行了如下实验。【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号试管,······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得到亮蓝色溶液【解释与结论】(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1)进一步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铜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计算题(6分)17.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g。(3)某化工厂现有含铜为80%的废铜屑(假设废铜屑中杂质不参加反应),试计算制取80kg硫酸铜需要废铜屑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_.__._初中化学学业水平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题CCADDDCCAA二、填空题11.非金属BD失去K2S12.甲相等N降温结晶13.除锈CuSO4+2NaOH=Na2SO4+Cu(OH)2↓碳或氢气14.CO22NaOH+CuCl2=Cu(OH)2↓+2NaClCl-CuOBaCl2Na2SO415.AC\ADBD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16.II反应物中无氢元素I2Mg+2CO2点燃2MgO+C17.380%14.6%
本文标题:2020届日照市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卷(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4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