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微写作训练汇总大全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微写作训练汇总大全“语用+微写作”板块限时练(一)一、语言文字运用(满分20分,限时12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________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________,其影响可见一斑。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________。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________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解析:选B 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句子中的“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A、C。后面的两句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可排除D。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B.远见卓识大展拳脚初露雏形星罗棋布C.高瞻远瞩大展拳脚崭露头角雨后春笋D.远见卓识摩拳擦掌崭露头角星罗棋布解析:选A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形容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根据语境,故选“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形容战斗、竞赛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是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是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故选“摩拳擦掌”。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指刚显露出某种才华(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故选“初露雏形”。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新事物出现,故选“雨后春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解析:选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4.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第二期节目因为剪辑失败,使得其中一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做了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肃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答:参考答案:①“失败”改为“失误”;②“曲解”改为“误解”;③“认可”改为“谅解”;④“散布”改为“传播”;⑤“严肃”改为“严谨”。5.下面是某医院为患者编写的就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答:参考答案:病人门诊导诊后先去挂号,然后去医生处诊断,去收费处交费。交费后需要检验的去检验,然后再找医生诊断或诊疗结束。不需要检验的,去药房拿药并治疗,或不拿药直接去治疗,诊疗结束。二、微写作主题(一) 回到大自然,感受天地无言之美——自然深刻思辨话主题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存,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就像是印度作家泰戈尔所描述的那样,我们沐浴在自然界的清新空气和灿烂阳光里。有灵性的事物之间是相通的。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义山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苏东坡可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高山流水一竖琴,知己苍松来共赏。当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托于山水树石的时候,他同时获得的是一种容百川而乃大的广阔的自然生存空间。让我们记住卢梭和爱默生的伟大口号——“回到大自然!”回到那充满生机的自然界,呼吸那清洁的空气,感受天地的无言之美。多角思考定立意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永恒的家园。2.真正的天堂就是生活在美的自然之中。3.保护自然界,保护我们的心灵免受污染。4.自然是一个大生命,比人类更强大,融入它的生命,才能为人类的生命注入无尽的活力。5.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精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6.利用地球资源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保护地球环境是为了人类生存得更久。7.我们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有足够的认识与反思,否则,我们就会在“战胜自然”的迷途中愈走愈远。化大为小写微篇找一条小溪,坐一块石头,然后静静地听着水流过的声音,流过你的脚边,也流过你的心间。轻快的水声,渐渐取代了一直盘桓在你心头的纷纭之声。单纯地聆听自然的声音,这时,你会感到身心一致的和谐,这是亲近大自然,也是亲近自己的心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荡气回肠的壮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种看到希望的欣喜;“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种悲秋的凄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一种对神人、对仙鹤的向往与留恋。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是知识的源泉,亦可说是生命的源泉,亲近大自然,让大自然多一些人类的足迹,也让心灵多一束大自然的光芒,寻求一个归宿之地。[点评] “自然”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如果不缩小写作的口子,就可能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致使作文中充满了大话、空话、套话。所以,本段文字就选择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小溪、流水作为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化大为小”集中笔力来抒写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人只有亲近自然,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美的滋养,让自己的生命找到源泉和归宿,以“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化虚为实,内容充实又富于感染力和深刻性。“语用+微写作”板块限时练(二)一、语言文字运用(满分20分,限时12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________,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________。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________的自然优势。当地________,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业,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衣食无忧 蔚为大观 得天独厚 因势利导B.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地制宜C.衣食无忧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地制宜D.安居乐业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势利导解析:选B 衣食无忧:不愁吃穿,形容生活小康,基本生活有保障。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从语境看这里是全面表现牧民的整体生活状况,应该选“安居乐业”。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大。从语境“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可见这里是形容苏木山的树木数量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没有“声威”可以形容,所以选“蔚为大观”。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天时地利:常与“人和”连用,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引申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从对象看,应该选“得天独厚”。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根据后面的内容可见应选“因地制宜”。故选B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B.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C.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D.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解析:选C 从这段最后一句“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蔚为大观”和括号后面对植树品种尝试过程中对华北落叶松的发现和栽培,可见此段主要陈述这些松树的栽培过程和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所以主语应该是“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排除A、B两项。D项说“恢复了当地的生态”说法过于绝对,且开头段“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起下文,并没有说“恢复了当地的生态”,故选C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B.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C.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D.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解析:选D A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利用……资源”,“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工程”,或者把“实施”改成“完成”;B项,动宾搭配不当,“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利用……资源”;C项缺宾语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微写作训练汇总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4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