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但经调查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一、要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和坚强的“计算意志”。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2、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坚持练一练。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二、要把计算教学融于情境创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计算的兴趣。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如在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整堂课中,我都以学生的实际材料作为数学学习的情景,通过秋游前的准备,乘车到旅游区游玩等一系列环节,把整堂课自然的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计算教学。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样的课堂。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计算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确保准确无误。四、要加强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算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口算不熟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2、加强估算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如: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432÷8商一定是两位数等等。五、要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算数上的失误,有的是由于算理不清造成的等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错题积累起来,分析、辨别出错的原因,针对计算中出错的原因,上好计算教学的“纠错课”,1、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如:(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2)算理不清,概念不明算理不清,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学生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这样计算的道理,算理不明确,从而导致计算错误。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85×99+85=85×(99+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85加上1个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85),造成失误。再如,32×101=32×(100+1)也是同样的道理,101个32相加也就是100个32再加上1个32。(3)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4)计算时不打草稿。(5)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6)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对于学生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如何使他们改正过来,这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次改了,下次还可能出现,甚至屡改屡犯,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批改作业上下功夫,对每个学生的计算错误之处,标上符号或批上批语或打上“?”。2、举行小型竞赛。规定时间、题目,做完后马上对答案,让计算出错的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表扬做对的学生同时也表扬认真找出错误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3、给学生讲清“计算”的意义,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讲计算的故事来说明计算的重要性,计算错误的笑话及给国家的经济带来损失等,使学生对计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4、设计相应的趣味练习,如:针对学生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教师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小树生病了,请你赶快帮帮她。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改正自己的错误。总之,计算教学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51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