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代内阁制的得失与影响专题报告姓名:蔡善生31班別:S.6A科目:中國历史明代內閣制1.形成﹕a.廢除宰相(太祖時期):明洪武十三年,太祖以左丞相胡惟庸謀反,廢中書省,由皇帝直領六部,此後不設宰相,臣下有敢奏請者,論以極刑。由於皇帝不能親自處理所有政務,故起用大學士為顧問,為新決策機關誕生造就了契機。b.內閣出現(成祖時期):成祖時,命解縉等七名翰林官入值文淵閣,參預機務,因避宰相之名,稱之為「內閣」,即皇宮內的君主私人辦公室。不過,此時大學士未有實權及切實職務,只是遵照皇帝意旨辦事。據《明會要》稱﹕“明成祖即位,特簡解縉、黃淮直入文淵,謂之內閣。”《明史》解釋﹕“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閣之下,避宰之名,又名內閣。”內閣制之出現廢相置四輔官翰林院殿閣大學士內閣詞語認識條旨:條旨即票擬,閣臣先在奏章上用小紙條寫上意見,再呈交皇帝由硃筆批閱為“條旨”。「凡中外章奏,閣臣俱用小票墨書,貼各疏面以進,謂之條旨」首輔:首輔又稱首揆,即內閣的首領,其他閣員稱次揆。「大事皆首輔主持,次揆以下,不敢與較。」司禮監:司禮監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之一,原掌宮廷禮儀,糾察觸犯禮法的內官。批紅:用硃筆在奏章上劃紅,以示認可。由司禮監擔任。明代內閣的優點一、履行部分宰相責任:自從君主兼理相職後,工作之繁重已令君主望而生畏,疏於朝政。但自廢相後,指揮各部院又非君主不可。內閣乃利用票擬、制詔等權,假君命指揮各部院,事實履行部分宰相責任,使政府運作不致於癱瘓。同時,又不用重立相制,違背明太祖立下的<皇明祖訓>。再者,宣宗後的“條旨”制度出現,內閣發揮了“參斷機務”的作用,助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在明中葉更發揮輔政的作用。由於此制造成君主不必與閣臣即位,英宗即位,中外奏章皆委內閣簽辦,決事權全掌內閣手上,有助皇帝理政。二、強化君主專制:明太祖廢相本意,由君主兼理相職,六部分理日常政務,大事決於由尚書主持的廷議。自內閣制度形成後,首輔脅君命指揮六部,六部權力遭嚴重侵蝕。然內閣只能依附君主,擴大閣權,無異擴大君權。加上,內閣能否重用及其人選刪減,全取決於皇帝一人,而內閣之權亦由君主委任得來,例如神宗初年,張居正掌內閣大權,但張死後,內閣權力便立即下滑,可見此制度間接加強了君主專制,君權無法節制。三、相具合議精神:英宗以後形成的首輔制度,由首輔作最後決定。閣臣甚至頗有以宰相自任者,如嚴嵩、張居正、葉向高等。就票擬進行商討時,各殿大學士皆可參與意見,頗能減低獨相時期宰相的獨裁機會。若此制運作良好,具有唐三省制的合議精神。三、維持君主權力:明有不立宰相之祖訓,大學士無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實。如此在不少朝臣眼中,無「名」而行「實」,等於「無權」而「越職」,即皇帝默許,亦難甘服。於是,內閣只有仗君威以箝制群臣。造成內閣只能依附天子,不能自行其是。故明代雖常見怠荒之君,但未嘗大權旁落。四、閣臣受一定程度的專重:自宣德閣體漸尊以來,大學士有忤旨不可施以廷杖的慣例。據杜乃濟<明代內閣制度>統計,一百七十名大學士中,卒於官及致仕共一百零九人,約佔六成半。獲罪的只有二十八人,約佔一成半。可見其地位相當穩定,一般都頗能直言。五、大學士質素不俗:明自宣德閣體漸尊以來,有非進士精英不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不得入閣的成例。明代科舉內容雖為史家詬病,其考選之公平則為人稱道。其優者入翰林修習,無一定期限,優者才受重用。明大學士多由此出身,故不乏智能之士。六、選任制度較公開:明代有廷推之制,大學士出缺,例由三品以上京官公推二或三人,請皇帝於名單中簡拔,皇帝不納可命再推。皇帝不由廷推任命的大學士稱「特簡」,但受朝臣鄙視,鮮能久安於位。由於受公議約束,大學士質素有一定水準。明代內閣的缺點一、助長了明室的君主專制:內閣制度隨君權的高度強化而建立,權力的來源,由君主所授予,對君權根本就無節制的作用,事無大小,內閣都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遂成為皇帝加強專制獨裁的工具,使明代的君主專制比歷代為甚,助長了君主專制。二、形成了明代宦官的專權:明代內閣因為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權力,只是政務的補助機關,透過票擬、條旨來輔政,但大學士的票擬最後決定於皇帝的硃批,而明制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章奏文書,宣宗時,大臣章奏除由皇帝親批數本外,皆由秉筆太監照內閣大學士之票擬批紅。宣宗以後,人主怠荒,深居內宮,硃批便由秉筆太監處理,從此宦官透過司禮監的職務得以正式與外廷往來,宰輔之權便為內臣所侵奪,司禮監有「太上內閣」之稱,造成了明代宦官的專橫。三、首輔有相權而名不正的流弊:內閣僅屬祕書機關,無宰相之名,亦無宰相之位,更無宰相之責,但皇帝信任時,又確有宰相之權力。明代內閣成立之後,事實的演變,產生首輔,權力堪比中國古代宰相。但此不過內閣中相沿的慣例,並非律定,故不為外廷所承認。《明史紀事本末》謂﹕「嚴嵩無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權;有丞相之權,而無丞相之責。」正道出內閣制度的流弊。內閣有宰相之權而無宰相之責,出錯時便諉過他人;無宰相之名位而有宰相之權,則朝臣不能信服。張居正任首輔,仍須與中官馮保結合才能執掌大政,方能施展抱負,便是明顯的例子。明代宦官之禍嚴重,內閣制度之名不正有著極密切的關係。四、演成朋黨的傾軋:內閣行使相權實在名不正言不順,容易造成內閣與外廷官僚的磨擦。明之內閣,上受君主的箝制,內受宦官的操縱,閣臣想握權,一方面須交結內監,另方面則又要傾軋同列的大學士,遂演成朋黨之禍。如嚴嵩任首輔,威權極崇,但卻為閣僚徐階所傾倒;張居正任首輔,也因內結司禮監馮保方能遂意,結成朋黨,方可行使權力,但在革弊振衰時,仍不免受言官攻擊,被指責為攬權專斷的權臣,甚至「禍發身後」,被奪爵抄家。明代朋黨傾軋激烈,實與內閣制度名實不符的矛盾有密切關係。五、導致政風因循:明代閣臣絕大多數由進士而入翰林,再而入內閣,多缺乏實際的政治經驗,一旦入閣,多保守因循。而且,內閣的權力,由皇帝授予,宦官又居中竊柄,閣臣為保官秩,於是只能對君主唯唯諾諾,對宦官俯首聽命而不敢有違,遂使政風因循腐化。如張居正之循名責實,積極有為,仍非議四起,故後人多不敢有為,多隨俗因循,政治更不堪聞問,對明室政治有極壞之影響。總之,內閣制乃明祖廢相後衍生的輔政機關,但名實不符,乃演生許多弊端。黃宗羲《明夷待訪錄》指出:「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相始也。」指出了廢相後的內閣無從發揮宰相之權責,致使政治敗壞,可見其影響之深。歷屆試題試述明代內閣制度之由來,演變及流弊。(82)試述明代內閣制度之由來,作用及影響。(84)試述明代內閣制形成之由來,並分析明清兩代此制之異同。(86)試述明代殿閣大學士制度/內閣之由來及其演變。(90,02)試言有明代內閣制度的由來,並論此制度之得失。(97)論者謂有明之無善政,自太祖廢相始。此說當否?試析論之。(05)試比較明、清兩代內閣制之異同,並論其得失。內閣指內廷之殿閣學士,此制始於明代。明太祖於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後,罷中書令,使六部直轄於天子,是集自古以來皇權、相權於一身,形成絕對的君主專制。但國事紛繁,皇帝一人根本無法處理,初設殿閣大學士備顧問,其後逐漸演化成內閣機關。清初沿明制,亦設內閣,總理政務。現試析述兩代內閣制度異同與得失如下﹕據《明史‧職官志》載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仿宋制,置殿閣大學士,成祖即位,而有「內閣」之名;按《清史稿》載順治十五年,改內三院大學士為殿閣大學士,改內三院為內閣,可見名稱一樣。至於職掌,以《明史‧職官志》所載明代內閣的職權與《大清會典事例》所載清內閣職掌比較,兩代大致相同,計有:「獻替可否」、「票擬批答」、「收發本章」、「撰擬徽號諡號」、「修撰實錄」等。至於明清兩代內閣制之不同,可從成立背景、內閣組織、權力發展、地位、性質各方面分析。就成立背景分析,明代內閣由翰林官發展而來。洪武十三年廢相之後,自理萬機,但天下事繁複,無法一一躬親處理,為切合實際之需要,乃於同年九月間設置四輔官,但四輔官既無行政大權,又乏練達人才,而君主處理政務,又必需有人輔佐,乃不得不藉重於翰林院編檢等官,而早在洪武十四年,《明史‧職官志》已有翰林官論決刑事,平駁諸司奏章之記載,故洪武十五年罷四輔官,置殿閣大學士後,入預機務之大學士,多由翰林院出身。因此,自翰林院官預政始,已奠內閣制度之根基。清天聰間設內國史院、內祕書院、內弘文院合稱內三院。順治十五年,才改內三院為內閣,但十八年,又恢復內三院,直至康熙九年再改內閣,自此成為定制。明清兩代行內閣制,雖同屬基於皇帝之私心,獨攬大權,但明是因環境之需要而由翰林院發展而成,清則因沿襲明制,由內三院發展而成。就組織而言,明代內閣大學士無定額,永樂年間有七人,正德年間十四人,萬曆年間二十人,崇禎年間五十人,沒有嚴格的規定。直至英宗以後,才有首輔與次輔之分。趙翼指出:「大事皆首輔主持,次揆以下,不敢與較。」故夏言為首輔,嚴嵩唯命是從,造成了首輔的權力甚大。而且據《續文獻通考‧職官志考》的記載,明內閣「票擬之外無他司」,可知明代內閣無官屬。但清代的內閣就有不同,清代內閣大學士的員額,《大清會典事例》載初年無定數,康熙年間,滿漢大學士均為四名,到乾隆十三年以後才規定滿漢大學士各二員,協辦大學士或一員或二員,若沒有空缺不可遞補;至於首輔、次輔,清初亦有分別,但不甚嚴格。至於內閣官員有大學士、學士、侍讀學士、侍讀、中書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設十二個小機構,為國家行政的中樞,總共有官員超過一百人以上,遠比明代內閣組織龐大。就兩代內閣權力之發展分析,明代內閣權力日增而清則日削。明太祖創設殿閣大學士之初,僅令其「侍左右,備顧問,並不與知國政」,至仁宣創設票旨制度之後,大學士已參預政事,其後,又有首輔、次輔之分,票旨僅決於首輔一人,加上皇帝不親政務,大學士之權力更重;但清則剛好相反,清內閣制成於康熙時代,然此時便有翰林院分去內閣一部分的職掌,因翰林院的職務亦為「掌制誥以備顧問」的機關。至雍正時為對西北用兵而另設軍機處,參掌機密,大有取代內閣的趨勢。就大學士的地位比較,明內閣大學士之官秩,一直都是正五品,地位在尚書侍郎之下,至於任用,初由皇帝特簡翰林院的官員擔任,後由大臣會推,請旨簡用,神宗時,由首輔決定,崇禎時則用枚卜方式;清初大學士的品位倣明制,正五品,康熙時正二品,雍正升為正一品,內閣之選任,均由特簡。就性質比較,明代內閣大學士委寄雖隆,但法制上,僅係侍左右,備顧問之正五品官,必兼保傅尚書而後尊,其兼任職銜反處於本銜之上。清代沿襲明制,將運行中之內閣加以法律化,官秩列正一品,本銜在兼職上,職位自始即居六卿之首,故就性質而言,前者係政治上之中樞機構,後者則除當然為政治上之中樞機構外,又為法律上的最高行政機關。(一)明清內閣制比較:(1)大體情況:一、明代內閣誕生於太祖廢相後,皇帝兼理相職,工作過於繁重,繼體之君尤不能堪。又格於明太祖立下子孫不復立宰相的祖訓,只能設立一個有宰相之責,而無宰相權位的輔政機關。因此,明內閣位卑而權重,且因應時勢而變動。二、清代內閣誕生於清太宗之世,時滿清尚未入據北京,國家大政仍決於由親貴王公、八旗重臣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故內閣只能處理日常庶政。及入主中華,則以之籠絡漢族士大夫,故崇其品位,輕其權責。清代內閣位高權輕,因而變動較小,大異於明代,但二者大體都能達成其立制的動機。(2)組織方面:一、以任簡任而言,明代大學士大多出自廷推,會議大體由三品以上京官組成,由首輔主持,一般推定二、三人供君主簡拔,但皇帝可令再推。明代閣臣間有出自君主特簡,但鮮能久安於位。清代癈廷推,全由皇帝特簡,可見清代君權較重。二、明代大學士無定員,一般有三至五人,最多時有十五人,最少時空無一人。清代大學士規定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有缺方補。明代嘉靖時定制為四(文華、武英、中極、建極)殿二(文淵、東)閣,清代至乾隆時定制為三(保和、文華、武英)三(體仁、文淵、東)閣,分別不大。三、明清大學士均同時在兩個衙門掛職,但都專理閣務,另一職大體掛名。明代大學士秩正五品,大體由尚書(二品)侍郎(三品)升任,故閣職在後,如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清代大學士至雍正時定制為正一品,為名義上的百僚之長,故閣職在前,如文華殿大學
本文标题:明朝内阁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57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