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几个问题-.ppt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几个问题1我国是教育大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2万所,学生2.7亿,教师1600万。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本科高校1170所,高职院校1321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教师150万人。普通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1170所高职院校1321所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普通本专科生2468万成人本专科626.4万研究生含博士硕士179.3万在学总规模3460万2高等教育承担着四大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3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是1998年的4.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比1998年提高了24.7个百分点;我国已经成为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34.5%9.8%1998年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我国目前处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5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深层次上都是办学理念、体制机制上的差距。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国高等学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于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7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优化结构作为战略支撑,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核心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培养的活力和潜力。把促进公平作为重要导向,保障人民群众平等的教育权利。把高考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加强党建和宣传思想工作作为重要保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8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出特点更加注重从单项改革转变为综合改革更加注重从增量改革推进到存量改革更加注重从表层改革深化到深层改革重点在“综合”,关键在“深化”9如何破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这道难题?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更加科学地评价和选拔人才?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差距?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更好地实现科学管理和依法治理?如何巩固好4%成果,把教育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应对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10第一个问题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1首先要解决理念的问题,也就是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有些时候,理念比做法更重要。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根子在观念上,所以要以观念的转变来带动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2要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规模、数量有多大,而主要是看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评价一个教师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不应该仅仅看论文发了多少、项目搞了多少,而应该首先看他培养的学生合格不合格、优秀不优秀。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3从根本上来说,看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是看一时的规模、数据,而是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杰出人才,看它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看它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4强化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的理念,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办学水平高不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大学要更加注重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把社会需求的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上。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5一个大学办的好不好,比什么?关键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个比度”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等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办学质量和效益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学生、家长、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6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大学校长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有希望;教师心中有学生,这所大学才能办好。对于教师,最高的评价是学生的肯定,让学生永久铭记。老师要把培养学生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把关爱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本能。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应该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内核。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7要抓住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也就是要把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着力提高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8怎么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一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部分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19立德不仅是要端正个人的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的要求体现在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之中。德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更重要的是用鲜活的事例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0如何解决创新精神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密不可分。要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南京大学提出“三三制”模式。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1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始终培养不出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必妄自菲薄。没有我国高等教育的贡献,就不可能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确实是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2特殊的人才需要特殊的成长通道选择了一部分学校,在物理学、数学等基础领域试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出一批好苗子搞“一制三化”培养,也就是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他们提供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选择一部分学院设立教学改革实验区: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上海交大的“致远学院”等。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3如何解决实践能力问题?一靠教学保障,就是强化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二靠社会保障,就是要通过社会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三靠法制保障,就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提高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4在实践育人上,要始终贯彻协同育人的思想。所谓协同育人,就是集聚各种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创立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5实施系列“卓越计划”探索部部、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推动26个省的地方党委宣传部门、4个中央新闻单位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会同中央政法委等部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在农林、医学、艺术、教师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推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6“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是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认识上要解决“从哪儿来、干什么事、产生什么效果”三个问题。解决“从哪儿来”的问题,要重点把握“三个来源于”。解决“干什么事”的问题,要重点把握“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解决“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要重点把握“三个转变”。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7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作用,关键在于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把对教师品行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确保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要改进对教师的科研评价办法。改变重论文轻实践,重论文数量轻论文质量的倾向,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8要解决好教师队伍活力不足的问题完善考核评价指标机制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完善流转退出机制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29第二个问题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0这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也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这是最有竞争力的。李克强总理指出,没有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缺乏根基。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1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的支撑,是大学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这两个“加快”必须是同步的,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2解决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问题,必须要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场革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响应迟滞。要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质上就是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倒逼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3调整结构,必须要合理定位,有选择性发展同质化没有出路,多样化才是方向。从国家布局来说,各类高等教育要合理定位。从学校自身来说,要坚持有选择性地发展。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4从国家布局来说,各类高等教育要合理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本科教育要稳定规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研究生教育要从严从紧、保持稳定,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35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布局结构调整的
本文标题: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几个问题-.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69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