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新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姓名:博士生学号:入学日期:2012年9月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导师姓名:学习年限:三年制订培养计划时间:2012年9月30日填表说明1.本培养计划应按照新疆大学关于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及博士生个人的实际情况,由博士生导师负责制订,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2.本培养计划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考核、审核及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应在博士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完毕并送交研究生院。3.本培养计划按每位博士生制定,一式四份;研究生院、博士生所在学院、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本人各一份。4.本培养计划中所有填写的内容,均需打印。博士生姓名性别男族别汉出生年月籍贯重庆政治面貌群众学历1997年9月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2001年9月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前工作单位新疆大学职称副教授一.博士生现有业务水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外语水平等)该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全面学习过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并扩展到电力系统领域,关注新能源发电技术、洁净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电力市场、电力环境保护、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交叉性领域,知识面宽,能主动把握当今国内外电力技术的最新发展,具有认真的科研态度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该生在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11篇,第一作者发表6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5篇。二.所攻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简介(该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所解决的主要问题等)作为微电网的重要的组成,利用微网技术可整合多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考虑当地配电网的特点,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直接将分布式电源、电力网络和本地用户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微网可以方便地实现(冷)热电联供,并可以结合电蓄冷(热)技术,缓解电网高峰用电压力,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动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为将来智能电网(smartgrid)的实现提供必备的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是开发各类可再生能源和发展分布式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微网的特殊需求,需要研制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些新型的电力电子设备,如并网逆变器、静态开关和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在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中,并网变换器、静态开关以及电能质量控制装置等作为关键部件,对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毕业□√获学士学位□肄业□未获学位□√毕业□√获硕士学位□肄业□未获学位三.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类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授课教师考试方式授课方式备注ⅠⅡⅢⅣⅤⅥ姓名职称考试考查公共课第一外国语必修课7244√讲授①“公共课”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②博士生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必修课5433√讲授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必修课5433√讲授基础理论课电力系统动态控制理论必修课5433教授√讲授现代电力控制技术必修课5433教授√讲授小波分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选修课5433教授√讲授讨论专业课现代电力系统分析必修课3622教授√讲授微机继电保护必修课3622教授√讲授洁净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选修课3622√讲授讨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选修课3622教授√讲授讨论跨学科课程现代电力通信选修课3622教授√辅导自学其他讲座位论文选题报告备注:①“课程类型”一栏,需填写:1.必修课;2.选修课。②“授课方式”一栏,需填写:1.讲授;2.讲授讨论;3.讲座讨论;4.辅导自学。三.生产实习与社会调查计划(内容及起止日期等)2012.9~2013.9学位课学习,文献阅读,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与研究重点2013.9~2014.9到清华大学进行科研调查,参与本专业的科研项目。2014.9~2015.7到达坂城风电场或金风科技生产实习。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计划(内容及起止日期等)2012.9~2013.9: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与研究重点,到内地高校或研究院所进行科研调查,参与本专业的科研项目。2013.1~2013.9:在广泛调研和已发表的有关论文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汇总、概括、深化和提高。2013.9~2014.11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选题和开题。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尽可能多地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2014.12~2015.6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按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五.必读文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等)1.《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原理控制应用》李永东,肖曦,科学出版社2005年2.《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李永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3.《现代电力电子学——原理及应用》李永东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4.《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徐青山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5.《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技术》张建华,黄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6.《智能电网微电子系统测试性评价》陈晓梅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年七.其他说明签名博士生本人:年月日博士生导师:年月日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人:(盖章)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盖章)年月日
本文标题:博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0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