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1《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28页)
1.了解《西游记》相关内容,掌握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2.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3.学习孙悟空随机应变、不畏强暴、积极斗争、永不言弃的斗争精神。学习目标1.作者名片作者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现在江苏淮安)人评价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作品有长篇小说《西游记》,还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2.经典回眸《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全书一百回,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81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为了目标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3.背景介绍《小圣施威降大圣》是《西游记》中的第六回,原题是“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本回主要写二郎神与孙悟空的一场激战。这实际上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经历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孙悟空因嫌纱帽小,反下天宫,打败了天兵天将,玉帝无奈之下封他为“齐天大圣”。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题目“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小圣指,大圣指,写了他们之间的次变化。(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并用一个成语形容小圣与大圣打斗的经过。1.梳理情节:(1)阅读课文,找出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部分,填写下表。大圣小圣变化争斗法天象地法天象地麻雀鱼鹰现原身土地庙\\大圣小圣变化争斗法天象地法天象地麻雀饿鹰大鹚老大海鹤鱼儿鱼鹰水蛇灰鹤花鸨现原身土地庙\二郎爷爷\我来说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示例:大圣变作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圣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我觉得这是文章中最精彩的情节。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我说你说2.赏析人物形象本文塑造了大圣和小圣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请在文中标出表现大圣和小圣性格特点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仿照参考示例进行赏析。参考示例: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赏析:此处属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大圣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机智的性格特点。一试身手:(1)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这句话属于心理和行动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大圣看到妖猴惊散,有些心慌;另一方面也看出他的机智。(2)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做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这句话属于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的机智,善于动脑的性格特点。(3)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这句话属于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二郎神行动迅速、机智善战的特点。(4)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这里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善于观察、聪明、勤于思考的特点。本文主要生动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畅所欲言孙大圣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坚毅勇敢无畏真君本领高强(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神通广大变化多端问题探讨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真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问题探讨这种写法叫做欲扬先抑。本文主要表现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和机智,就先写孙悟空的小变化,最后写他最厉害的大变化,这样即能增加文章语言的情趣,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又能更好地表现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会使得文章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且文章的曲折性就没有了。拓展延伸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启示1: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启示2: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启示3: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课外阅读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课外的结局。
本文标题:1《小圣施威降大圣》ppt课件(28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75139 .html